中班社会活动《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设计【精选5篇】

时间:2018-09-06 02:32: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班社会活动《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名称:我是家乡小导游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幼儿的家乡自豪感和认同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家乡地理环境:山、河、湖等。

2. 家乡名胜古迹:介绍家乡的著名景点和历史文化。

3. 家乡民俗风情: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教学准备:

1. 图片、卡片等教具。

2. 家乡地图和景点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与幼儿一起观看家乡的照片和图片,引导幼儿谈论家乡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2. 活动一:家乡地理环境的认识

- 准备一幅家乡地图,让幼儿观察地图上的山、河、湖等地理特征,引导幼儿说出家乡的地理环境。

- 制作地理特征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图片说出对应的地理特征,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活动二:介绍家乡名胜古迹

- 准备家乡名胜古迹的图片和简单介绍,让幼儿观看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名胜古迹。

- 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座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介绍,幼儿们可以借助图片和简单的资料进行介绍。

4. 活动三:了解家乡民俗风情

- 准备家乡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图片和简单介绍,让幼儿观看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节日和习俗。

- 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传统节日或习俗进行介绍,幼儿们可以借助图片和简单的资料进行介绍。

5. 小结:与幼儿一起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教学延伸:

1. 组织幼儿进行家乡游览活动,实地观察家乡的地理环境和名胜古迹。

2. 组织幼儿参与家乡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

评估与反思: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程度。

2. 反思教学过程,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中班社会活动《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名称:我是家乡小导游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幼儿的家乡自豪感和认同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家乡地理环境:山、河、湖等。

2. 家乡名胜古迹:介绍家乡的著名景点和历史文化。

3. 家乡民俗风情: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教学准备:

1. 图片、卡片等教具。

2. 家乡地图和景点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与幼儿一起观看家乡的照片和图片,引导幼儿谈论家乡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2. 活动一:家乡地理环境的认识

- 准备一幅家乡地图,让幼儿观察地图上的山、河、湖等地理特征,引导幼儿说出家乡的地理环境。

- 制作地理特征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图片说出对应的地理特征,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活动二:介绍家乡名胜古迹

- 准备家乡名胜古迹的图片和简单介绍,让幼儿观看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名胜古迹。

- 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座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介绍,幼儿们可以借助图片和简单的资料进行介绍。

4. 活动三:了解家乡民俗风情

- 准备家乡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图片和简单介绍,让幼儿观看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节日和习俗。

- 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传统节日或习俗进行介绍,幼儿们可以借助图片和简单的资料进行介绍。

5. 小结:与幼儿一起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教学延伸:

1. 组织幼儿进行家乡游览活动,实地观察家乡的地理环境和名胜古迹。

2. 组织幼儿参与家乡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

评估与反思: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程度。

2. 反思教学过程,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中班社会活动《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设计 篇三

教案名称:我是家乡小导游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了解家乡的历史、人物和传统文化;

2.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 提高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 家乡的历史照片或图片;

2. 家乡的传统服饰或手工制品;

3. 播放器或录音机。

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展示家乡的历史照片或图片,向孩子们介绍家乡的历史和文化。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问他们对家乡历史的认识和感受。

2. 游戏:传统文化体验

让孩子们穿上家乡的传统服饰或手工制品,体验家乡的传统文化。可以让他们参与传统舞蹈、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观察家乡的名人

介绍家乡的一些名人,让孩子们观察他们的形象、特点和成就。可以使用录音机记录孩子们的描述,让他们听到自己的声音。

4. 团队合作:制作家乡传统文化展览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负责制作家乡传统文化展览。可以使用图片、文字、手工制品等展示家乡的传统文化。鼓励孩子们讨论和合作,可以互相提供帮助和建议。

5. 小结

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制作的家乡传统文化展览,并简单介绍展览中的内容和特点。鼓励孩子们互相欣赏和学习,可以提问孩子们对家乡传统文化的新认识和体会。

6. 结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孩子们继续关注家乡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希望他们可以成为真正的家乡小导游。

中班社会活动《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设计 篇四

中班社会活动《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设计 篇五

  设计意图:

  近几年来,我们家乡----宝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使幼儿能了解我们家乡的变化,对我们家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通过以小导游的形式来向同伴介绍家乡的主要风景、建筑及有关特产,让幼儿在介绍中交流与分享,获取家乡发展变化的信息,进一步挖掘"本土"的资源和提升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让幼儿从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和名胜古迹基础上,自然过渡到产生爱家乡的情感。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丰富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对家乡的进一步了解,更好的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语言大胆连贯地介绍家乡。

  2、通过收集有关家乡的.土特产、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照片、图片等资料,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3、尝试学做小导游4、通过剪剪贴贴画画,提高幼儿动手制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请父母带孩子参观家乡的主要风景点、标志性建筑物,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名人

  2、事先收集有关家乡土特产、名胜古迹、风俗景观的照片、图片等

  3、家乡风光介绍ppt、家乡宣传画一张

  4、剪刀、双面胶、油画棒、水彩笔

  5、小旗、导游证若干、音乐《今日宝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小旗,导游证教师与幼儿谈话:"现在我们家乡的景色越来越美,引来了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游客到我们家乡来旅游,旅行社想增加一批小导游,介绍家乡出色者将颁发小导游证,你们愿意当导游吗?"

  2、谈话引出家乡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家乡--宝应,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家乡的土特产和名胜古迹。

  (1)师:我们家乡物产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你知道哪些?(慈姑、莲藕、大闸蟹、)老师可以

用实物加以提示。

  教师结合图片进行介绍。(演示文稿)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老师找的土特产是否和你说的一样。

  (2)师:宝应不仅物产丰富,名胜古迹更美。小朋友,让我们坐上巴士一起去游览一下好吗?坐稳了!

  教师结合图片(演示文稿),引导幼儿回忆各名胜古迹:荷园、生态园、扬州宝应湖

  2、制作"水乡宝应宣传画",帮助游客介绍宝应

  (1)情境:(电话铃响),家乡旅游团叫小朋友去小导游帮忙向游客介绍宝应师:您好!你们刚到了一批外国小客人,想请我们班的孩子去当小导游,向他们介绍宝应。哦,好的好的。

  师:孩子们你们愿意吗?好!那我们每人把自己最能讲的景点或特产等制作一张宣传画,介绍给小客人们听。

  (2)教师讲解宣传画范例,激发幼儿制作家乡宣传画的欲望。

  师:老师已经把荷园的景点制成了一幅宣传画,等会就拿着这张宣传画,给他们介绍我们家乡宝应的特色景点"水泗荷园"。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学当小导游介绍自己的宣传画。

  三、结束部分:

  1、今天每个小朋友表现都很不错,学习当了小导游,更加认识到了我们美丽的家乡。以后我们有机会可以带从外地来的亲戚来宝应时,再好好地给他们当回小导游。

  2、情感教育:我们家乡特产丰富,名胜古迹很多,建设发展特别快,一座座高楼不断建成,一条条马路越来越宽,大大小小的广场到处都是,每一个地方都是一处风景,国内国外游人不断,大家都在夸呢?小朋友生活在这里,高兴吗?你喜欢我们的家乡吗?现在咱们就来夸一夸我们美丽的家乡。

  3、欣赏歌曲《今日宝应》

  4、结束:让我们把这首歌曲唱给更多的人听吧!(唱着歌曲出教室)。

中班社会活动《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设计【精选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