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案蹲距式跳远-初一体育说课稿-初中体育教案【精简3篇】

时间:2014-07-06 09:22: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体育教案蹲距式跳远-初一体育说课稿-初中体育教案

引言:

大家好,我是XX中学的体育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节初一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题是蹲距式跳远。这是一项基本的田径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力量、速度和协调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正确的蹲距式跳远技巧,提高自身的爆发力和跳远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习和掌握蹲距式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

2) 熟练掌握蹲距式跳远的技术要求和规则;

3) 了解蹲距式跳远的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 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掌握蹲距式跳远的技能;

3) 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 蹲距式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

2) 蹲距式跳远的技术要求和规则。

2. 教学难点:

1) 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蹲距式跳远的技能;

2) 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能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室内体育馆;

2. 教学器材:跳远场地标记、测量工具、计时器等;

3. 学生准备:运动服装和鞋子。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热身活动,包括慢跑、拉伸、关节活动等,准备身体;

2) 分组进行热身游戏,如接力赛、踢毽子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 技术讲解:

1)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蹲距式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分步讲解蹲距式跳远的技术要求和规则,包括起跳、飞行、着地等环节。

3. 技术练习:

1)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和要求,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

2) 分组进行技术练习,互相观摩、指导和纠正。

4. 比赛实践:

1) 学生按照分组进行比赛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技能;

2) 教师进行实时观摩和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总结:

1. 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和点评,夸奖他们的表现和进步;

2. 学生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空间;

3.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蹲距式跳远,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掌握了蹲距式跳远的技能。通过比赛实践,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动作不够规范,需要加强个别学生的指导和纠正。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蹲距式跳远的正确技巧。

体育教案蹲距式跳远-初一体育说课稿-初中体育教案 篇三

体育教案蹲距式跳远-初一体育说课稿-初中体育教案

课题:蹲距式跳远

--助跑与踏跳相结合技术

(广东省教育厅编著初一下册)

说教材

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与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是学生喜乐见闻的、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又是现代奥林

匹克体育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体会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

(2)能力目标:

1、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2、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练习过程中不断的尝试跨越新的障碍(可喻为生活中的困难)。

三、教学难点:

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时机

说对象

五个班学生年龄都在13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说教法

将教学内容溶合在游戏中,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游戏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较差,宜多做示范,以让学生模仿练习,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与兴趣。

一、游戏参与法

将教学寓于"跳球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示范法

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心理、身理特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词)跳远是人体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即助跑和起跳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越过水平障碍的一项运动。整个动作由四个部分组成(助跑、踏跳、腾空、落地),(1、助跑:为获得水平加速度。2、踏跳:为创造最大的腾空速度,即垂直速度3、腾空:获得空中水平距离。4、落地:保护身体。)着重讲解与重复示范本课的难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部分的特点:1、放脚2、时间3、蹬地4、腾空角度。

1、原地起跳模仿教与练:(说词)两脚前后站立,摆动腿稍屈在前,起跳腿自然弯曲在后,动作开始摆动腿蹬地,起跳腿向前迈出,并积极下放,模仿踏板、缓冲和蹬伸的起跳动作,同时两臂配合腿的动作,积极向前上方摆动,要求身体各个部分协调配合,重心迅速前移。

2、助跑3-4步结合起跳教与练

三、指导、纠正错误法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优美的动作。

四、障碍练习法

运用助跑3-4结合起跳的方法跨越一定的高度。(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说学法指导

一、水平段练习法

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与学习新事物的接所能力可做完整动作练习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目的:做到因人施教,保持学习兴趣并兼顾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注:分两个沙池进行教学)

二、大胆尝试练习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做跨越障碍练习。(目的:认识到我们面对困难或新生事物的时候有了尝试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就谈不上成功,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出最佳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www.3edu.net)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课堂常规

强调纪律、宣布内容

/

准备活动

徒手操(4╳ 8拍)

1、腕、踝关节活动2、原地高抬腿

3、原地单腿纵跳4、全身运动

做好准备,预防损伤。

课堂游戏

跳球接力

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在无形中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主内容教学

1、完整示范2、分解讲解

3、学生练习

1、学习、改进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

2、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小结

1、整队

2、总结本课的学习目的

3、下课

使学生认识"尝试"。

转载自:体育教案-初一体育说课稿_初中体育教案

体育教案蹲距式跳远-初一体育说课稿-初中体育教案【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