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说课稿(优质3篇)

时间:2011-08-09 08:36: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说课稿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影响。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能够了解中国青铜文明的特点和意义,了解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和用途,以及青铜文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青铜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掌握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3)了解青铜文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讲、讨论和观察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青铜文明的欣赏和喜爱;

(3)培养学生对古代手工艺的敬佩和向往。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青铜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掌握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2.难点:理解青铜文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与展示

通过展示一些青铜器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青铜文明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知识讲解

(1)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介绍青铜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重点介绍商代的青铜文明。

(2)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讲解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3)讲解青铜文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贡献,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权力集中和文化艺术繁荣等方面。

3.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青铜器进行介绍和展示。要求学生结合课上的知识,介绍青铜器的制作过程、用途和历史背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问题导向的讨论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青铜文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贡献有哪些?青铜器在古代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通过问题导向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与反思

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对青铜文明进行欣赏和喜爱,培养他们对古代手工艺的敬佩和向往。

六、板书设计

主题:灿烂的青铜文明

核心词汇:青铜器、制作过程、用途、社会贡献

七、课堂反馈

通过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小组展示和问题讨论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八、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青铜文明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青铜文明的理解和喜爱。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说课稿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影响。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能够了解中国青铜文明的特点和意义,了解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和用途,以及青铜文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青铜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掌握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3)了解青铜文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实物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青铜文明的欣赏和喜爱;

(3)培养学生对古代手工艺的敬佩和向往。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青铜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掌握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2.难点:理解青铜文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与展示

通过观察一些青铜器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青铜文明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时,播放一个关于青铜器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青铜器的制作过程。

2.知识讲解

(1)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介绍青铜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重点介绍商代的青铜文明。

(2)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讲解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3)讲解青铜文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贡献,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权力集中和文化艺术繁荣等方面。

3.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青铜器进行介绍和展示。要求学生结合课上的知识,介绍青铜器的制作过程、用途和历史背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问题导向的讨论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青铜文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贡献有哪些?青铜器在古代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通过问题导向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践体验

安排学生进行一次青铜器制作的实践活动。通过亲自动手制作青铜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点。同时,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6.总结与反思

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对青铜文明进行欣赏和喜爱,培养他们对古代手工艺的敬佩和向往。

六、板书设计

主题:灿烂的青铜文明

核心词汇:青铜器、制作过程、用途、社会贡献

七、课堂反馈

通过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小组展示和问题讨论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八、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青铜文明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青铜文明的理解和喜爱。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地考察和观察,了解更多关于青铜文明的知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说课稿 篇三

  第二步:问题导读

  阅读课文第一目内容,并思考:

  (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 。

  (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 。

  (3)青铜制造中的精品有: 、 。

  (4)除青铜制造外,夏、商、西周的 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这个时期, 的制造也很兴盛。

  设计2:拓展交流

  拓展一:展示图文资料,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农民发现司母戊鼎的经过,引起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配以模型或照片,讲述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冶炼过程,使学生对当时青铜制造业的高超水平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拓展二: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录像资料,展现“三星堆”文化的独特神韵。

  文字介绍:北纬30°线,一条看不见的.曲线然而却具有非凡的神奇魔力,它所经过的是地球上最亮丽、最神奇的风景线: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沟、最奇怪的湖泊、金字塔百慕大、撒哈啦、神农架…… 我们不得不惊诧三星堆文化遗址也位于这条神奇的北纬30°线上。

  设计3:合作探究

  青铜器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在学习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深入探究,讨论并概括出这个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幻灯:夏、商、西周的青铜器特点是什么?(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设计4:自主学习

  第一步:学法指导

  关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这一内容,结合“问题导读”栏目的设计,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互交流,然后以选择、填空、列举等练习形式提出。

  第二步:归纳升华

  夏、商、西周时期,农业、畜牧业和青铜制造业高度发达,我国奴隶制文明出现了辉煌灿烂的景象。教师进一步指出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广大奴隶辛勤劳动的结果。

  通过欣赏“商朝戴枷的奴隶俑”“人牲”“殉葬”或安阳商王大墓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的残酷、野蛮的本质,并得出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基础上这一历史结论。

  设计5:各抒己见

  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男孩:我认为考古学家说得很对。这是祖国历史上的一个光辉时代。

  女孩:不对!那时候多么残酷,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有什么好?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启发学生指出商代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当然这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3.课堂活动

  设计1:课堂感悟

  谈一谈学习本课的感想或启发。

  第一步:学生谈论夏商周时期青铜器文明高度发展的表现。

  第二步:教师提出问题:“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经过学生讨论,结合图表,通过推理的方式突破难点,深入浅出地解释“青铜文明”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青铜文明”与青铜制造业的区别。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发展阶段。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

  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设计2:史海泛舟

  结合课程标准,本栏目设置了请你选择、知识园地和问题探究等形式新颖的栏目,进行复习巩固。通过多种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1)请你选择

  (2)知识园地

  说一说:本课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三件青

铜器的名称。

  (3)问题探究

  你能列举出汉语中有关“鼎”的成语

吗?它的含义是什么?

  4.结束语

  青铜的发现的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每当我面对青铜器,无不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震撼:那硕大的形体,显示了青铜文化的恢宏;那铜绿斑驳的外表,昭示着青铜文化历史的久远;那通体所饰的精美图案,展示着传统文化的深邃与璀璨。商周青铜器凝聚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取得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全部成果,它所构成的青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七、说教学手段

  本课主要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八、说板书设计

  采取提纲式板书,便于学生从板书中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内在联系,更加条理地梳理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说课稿(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