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鲸》的说课稿(最新3篇)

时间:2016-06-07 01:38: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语文《鲸》的说课稿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的主题是鲸鱼。通过对鲸鱼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点的描写,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鲸鱼是海洋中的巨兽,也是非常温顺的动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鲸鱼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点;

(2)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鲸鱼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点;

(2)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描写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

1.热身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鲸鱼的视频,引起学生对鲸鱼的兴趣,并简单询问学生对鲸鱼的了解程度。

2.新课呈现(10分钟)

教师将《鲸》课文的标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课文学习(2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同时进行语音、语调和停顿的指导。

(2)教师解读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课文理解(15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鲸鱼是如何生活的,以及它的外貌特点。

(2)教师提问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回答。

5.课堂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6.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对鲸鱼进行更多的观察和思考。

小学语文《鲸》的说课稿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的主题是鲸鱼。通过对鲸鱼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点的描写,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鲸鱼是海洋中的巨兽,也是非常温顺的动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鲸鱼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点;

(2)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鲸鱼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点;

(2)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描写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

1.热身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鲸鱼的视频,引起学生对鲸鱼的兴趣,并简单询问学生对鲸鱼的了解程度。

2.新课呈现(10分钟)

教师将《鲸》课文的标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课文学习(2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同时进行语音、语调和停顿的指导。

(2)教师解读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课文理解(15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鲸鱼是如何生活的,以及它的外貌特点。

(2)教师提问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回答。

5.课堂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6.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对鲸鱼进行更多的观察和思考。

小学语文《鲸》的说课稿 篇三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鲸》的说课稿,欢迎大家的阅读。

  

、教材简析。

  今天我要说的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二十二课《鲸》的第一课时。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首先以生动有趣的开头介绍鲸是特大特生的动物,接着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鲸的演变进化过程,说明鲸是哺乳动物,最后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学、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理解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五、教学程序。

  (一)反馈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课前预习的好坏是课堂教学效果优劣的关键。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学生平时较少接触鲸,更要通过课前去收集相关材料,才能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也体现了大语观教学,把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第一环节在了解预习收获后,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还想知道鲸的什么内容,导入新课,调动学习的兴趣。

  (二)紧扣训练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是为学生会学,教师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第二环节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即相知道的内容,教师适机疏理,再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提出具体要求。如本单元根据教材编排要求学生阅读时要能用较快的速度,并能从课文重点展开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汇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

  1、掌握字词。《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的识字要求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所以要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可通过学生自主汇报或抽查方式检查、巩固语基知识,适机引导学生能从课文语言环境中理解新词,并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读懂的,达到学习方法的交流和积累。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突破重点。在学生交流读懂内容时,教师要及时疏理,围绕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问题展开学习,教师适当板书,同时结合朗读指导,训练语感,加深学生印象。

  3、体会课文说明方法,突出课文重点。在环节过渡上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因为合作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我们平时要加强培养,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去发现,认识列数学、作比较、举例子、比喻等说明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读和联系实际说话,进一步理解,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

  (四)质疑问难,拓展思维。

  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学信息反馈和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和时间,充分肯定学生善思好问的精神,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像课前的质疑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后的质疑,不仅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使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文向课外读物发展,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布置作业。

  根据学习后的收获,和还想知道的问题,课外去搜集材料,办一份小报,第二课时展示交流。

  六、板书设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第一篇课文《鲸》。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对这节课的思考。

[小学语文《鲸》的说课稿]

小学语文《鲸》的说课稿(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