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说课稿(精彩3篇)

时间:2015-05-06 05:35: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有理数说课稿 篇一

标题:有理数的引入与认识

引言:

有理数是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一、引入(5分钟)

1. 引发学生兴趣: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如:小明花了50元,买了一束花还剩下30元,我们来思考一下,花的价格是多少?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测。

2.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3. 引入有理数: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引入有理数的概念,解释有理数的定义和特点。

二、认识有理数(15分钟)

1. 定义有理数: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并引入有理数的概念,解释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2. 有理数的表示:通过示例,教授学生有理数的表示方法,如分数、小数、整数等。

3. 有理数的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有理数的分类,如正数、负数、零等,并通过图形表示进行讲解。

三、有理数的大小比较(20分钟)

1. 引导学生观察: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不同有理数的大小关系,并引导学生总结判断有理数大小的规律。

2. 学习有理数的比较方法:教授学生有理数的比较方法,如同分母比大小、同分母同分子比大小等。

3. 实例演练:通过一些实例,巩固学生对有理数比较的方法和规律的理解。

四、有理数的加减运算(20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规律。

2. 学习加减运算方法:教授学生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如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和演示。

3.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有理数加减运算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要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回顾。

有理数说课稿 篇二

标题:有理数的乘除运算与应用

引言:

有理数是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本节课我们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除运算规律。

一、引入(5分钟)

1. 复习上节课内容: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规律。

2. 引发学生兴趣: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如:小明买了3个一样价格的书,共花费了12元,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测。

3.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0分钟)

1. 引导学生观察: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律,并引导学生总结乘法运算的规律。

2. 学习乘法运算方法:教授学生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如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和演示。

3.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有理数乘法运算方法。

三、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0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2. 学习除法运算方法:教授学生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如同号相除得正、异号相除得负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和演示。

3.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有理数除法运算方法。

四、有理数的应用(1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实际问题解决: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有理数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分享与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要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回顾。

有理数说课稿 篇三

  基于上面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2、能力目标:发展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乐于接受社会环境的教学信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本节课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为主线,通过师生互相交流和协商的'方式展开教学,而在拓展延伸部分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

  三、说学法

  借用生活场景引出问题,从而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教师启发引导,及时了解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节。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回顾知识

  练习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6,,3.8,0,-4,-6.2,,-

  1223.8,1, 72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起到复习知识的作用。这里主要复习:正负数的分类,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二)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月球表面白天气温可高达零上123℃,夜晚可低到零下233℃,我们规定温度零上为正,则零上123℃记做123℃(或+123℃),零下233℃记做-233℃.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你能用正数、负数表示这些量吗?

  强调:①正、负数能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注意意义相反,其值任意;②不要混淆“意义相反”与“意义不同”(如上升3度与零下3度).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身边的问题开始,能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易于学生学习新知识。)

  (三)探索阶段

  这一环节我将通过三部分来进行

  学生列举:0、-7、5.2、3、5、7、-7、-9、-10,

  议一议 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1、分类数的名称

  1,2,3,4„„叫做正整数;-1,-2,-3,-4„„叫做负整数;0叫做零。 1128,, +5.2(即5)„„叫做正分数; 253

  1614,,-3.3(即3)„„叫做负分数; 327

  得出结论: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资料共享平台

《有理

数说课稿》()。即有理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方法也常常不同,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先把有理数按“整”和“分”来分类,再把每类按“正”与“负”来分类,如下表:

  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 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

  (2)先把有理数按“正”和“负”来分类,再把每类按“整”和“分”来分类

  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 有理数零

  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

  3.数的集合

  我们曾经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负数集合。同样把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合;把所有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分数集合;把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合。

  (设计意图:通过对以上三部分的讲解,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和数的集合)

  (四)拓展阶段

  练习:(1)把有理数6.4,-9,123,+10,,-0.021,-1,7,-8.5,334

  25,0,100按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分成四个集合。

  正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负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

  (2)把下列有理数:-3,+8,

  应的集合:

  整数集合11,+0.1,0,,-10,5,-0.7填入相32,分数集合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五)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有理数的分类方法和数的集合;从而起到了对本节课巩固深化的作用

  (六) 最后布置本节课的作业

  (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____;整数包括___、___ 和零,分数包括____和_____。

  (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持号内:

  -3,4,-0.5,0,8.6,-7

  整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

  (设计意图:课外作业是整个学习环节中不可少的一环,课外作业的布置有利于发展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

有理数说课稿(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