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说课稿(最新3篇)

时间:2011-01-01 02:17: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我和我的祖国》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导语:《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背景的电影,通过讲述几个普通人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国家发展和面临困境时的爱国情怀。本说课将围绕着电影的主题,介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该电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教材分析

《我和我的祖国》是中国电影工作者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共同创作的一部献礼片。该电影以七个故事片段组成,分别讲述了普通人在国家重大历史时刻中的感人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电影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国家发展和面临困境时的爱国情怀,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历史渊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观看电影,感受故事中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自豪感;

3.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电影中感受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方法

1.导入法: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入课题;

2.合作学习法:小组观看电影片段,讨论并总结故事中的爱国情感;

3.思维导图法: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制作思维导图,展示个人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4.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感受;

5.教师点拨法: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以及爱国主义的历史渊源。

2.观看电影片段(20分钟)

分组观看电影片段,讨论并总结故事中的爱国情感。

3.思维导图展示(15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制作思维导图,展示个人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4.小组讨论(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感受,教师进行点拨。

5.总结(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与祖国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 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历史渊源

- 通过观看电影感受爱国情怀

-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电影的观看和讨论,学生对爱国情怀产生了共鸣。同时,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然而,教学中还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爱国主义的理念融入到实际行动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我和我的祖国》说课稿 篇三

《我和我的祖国》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给大家分享《我和我的祖国》说课稿,欢迎借鉴!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和我的祖国》,下面我会从以下七个方面去说课: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重点难点4、课时安排5、学情分析6、教法7、教学程序。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选自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单元爱我中华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是我国现代题材的一首优秀创作歌曲。演唱者以第一人称手法,用歌声诉说了我和祖国息息相连、一刻也不能分割的心情,是许多著名歌唱家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歌曲的旋律舒展流畅,歌词纯朴无华,旋律与歌词结合,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歌曲为6/8与9/8拍子结合,为主歌、副歌的两段体结构,旋律在B段从1-1八度变换至高音的段落,令人心潮澎湃,把与祖国的永不分离的情感比作大海永不干涸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首歌曲不管是独唱还是合唱,虽然风格不同,但对祖国眷恋之情依然表现得令人神往。

  二、说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对作品的聆听和演绎,激发起学生爱国情感。

  2、过程与方法:聆听、模仿、探究、练习。

  3、知识与技能:能够初步感知复拍子的音乐律动感,学会歌曲并能独唱与合唱作品。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歌曲的不同版本的演绎来认识人声并辨别唱法。

  2、通过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难点:

  1、乐理知识学习:对歌曲中复合拍子的把握和学习,并能区分单拍子和复拍子,并且学习附点音符。

  2、演唱:要让学生克服对自己声音的自卑感和激发学生对歌唱的热情,并能在合唱中学习团队精神。

  四、说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

  五、说学情:

  借助听、看、说、唱等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想象力;共同完成对复拍子的律动感掌握、适用的旋律和情感表达和总结作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男女生均可能独立完成作品的演唱并能合唱作品;能认识独立演唱和合唱的区别;认识人声演唱的类别;总之,始终把音乐的参与感受活动放到重要位置。

  六、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的要求,我确定的教法是:在依据初中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

  ①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②设置唱、朗读、伴奏、划拍子等不同的参与方式,引导复拍子的不同歌曲的.比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③参照课本创造加工,整合体联相关内容,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七、说教学程序:

  (一)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钢琴

  (二)设计思路:初中的学生,是一个变声时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踏进初中,不单只是环境的变化,更多的是心理和身理的变化。很多学生在这个时期都因自己的声线而对歌唱产生恐惧或厌恶之感,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讨厌歌唱,只是对自己的声音产生怀疑和困惑。所以,我想利用这个节课,让学生首先认识人声,并能认识男声、女声和合唱各种不同唱法的演绎的效果。然后我们再针对歌曲中出现的复拍子进行认识,并能区分单拍子和复拍子。我将利用划拍子的方法,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单拍子和复拍子的律动性。当学生能把握到歌曲的律动性和旋律线条后,就开始学习歌曲,因为歌曲比较通俗易懂,我将会在用钢琴的伴奏形式带领学生先学会唱谱,再加入歌词来学习。在学生学会歌曲后,我会随机挑选任意男生或女声担任歌曲主歌的领唱,然后进入副歌将全班齐唱,第二段时更换领唱的学生。

  在这个歌唱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在歌唱中体验到各种唱法的区别,又能感受到复拍子的律动,并能学习到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更能激发其爱国之情。

  (三)教学流程:我将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

  1、导入阶段: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主要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新课导入。

  2、展开阶段:用约15分钟进行歌曲欣赏,学生通过听、想、说、理解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人声认识、演唱方法认识、乐理知识和对歌曲旋律初步感知的学习。

  3、形成性阶段:约15分钟进行歌曲学习和演唱,通过讲练结合来完成对歌曲中乐感的把握、情感的处理、演唱领悟、相互合作体会的学习。

  4、结束阶段:约5分钟进行课后总结和反思,有学生为主作总结,老师为辅作反思。

  (四)板书设计: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一、关于我们的祖国

  二、童声人声的认识女声男声

  三、独唱声乐演唱形式

  齐唱同声合唱合唱混声合唱重唱无伴奏合唱对唱

  四、拍子单拍子复拍子

  五、附点音符我的说课完毕。感谢老师耐心考察。

《我和我的祖国》说课稿(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