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及反思(精简5篇)

时间:2014-08-07 04:18: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及反思 篇一

标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课程。我们经常在数学课上学习除法,但是当商中间或末尾有0时,很多学生会感到困惑。因此,本节课将重点讲解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引入问题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27除以6等于多少?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商为4余3。但是,当商中间或末尾有0时,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

二、解题方法

1. 商中间有0的情况

当商中间有0时,我们可以通过将被除数的个位数加上0,再进行除法运算。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320除以8等于多少?我们可以将320的个位数0加上,得到32,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32除以8等于4。

2. 商末尾有0的情况

当商末尾有0时,我们可以通过将被除数的个位数去掉0,再进行除法运算。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720除以9等于多少?我们可以将720的个位数去掉0,得到72,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72除以9等于8。

三、练习题

现在,我给大家出几道题目进行练习,以加深对这个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1. 420除以7等于多少?

2. 640除以8等于多少?

3. 810除以9等于多少?

请大家在纸上进行计算,然后把答案告诉我。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解决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题目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出答案,提高我们的计算效率。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题目中是否存在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以便能够正确地应用这些解题方法。

谢谢大家的聆听!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及反思 篇二

标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课程。在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除法的知识,但是当商中间或末尾有0时,这些题目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因此,本节课将重点讲解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引入问题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27除以6等于多少?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商为4余3。但是,当商中间或末尾有0时,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

二、解题方法

1. 商中间有0的情况

当商中间有0时,我们可以通过将被除数的个位数加上0,再进行除法运算。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320除以8等于多少?我们可以将320的个位数0加上,得到32,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32除以8等于4。

2. 商末尾有0的情况

当商末尾有0时,我们可以通过将被除数的个位数去掉0,再进行除法运算。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720除以9等于多少?我们可以将720的个位数去掉0,得到72,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72除以9等于8。

三、练习题

现在,我给大家出几道题目进行练习,以加深对这个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1. 420除以7等于多少?

2. 640除以8等于多少?

3. 810除以9等于多少?

请大家在纸上进行计算,然后把答案告诉我。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解决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题目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出答案,提高我们的计算效率。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题目中是否存在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以便能够正确地应用这些解题方法。

谢谢大家的聆听!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及反思 篇三

说课稿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于求两个数的商。通常情况下,我们要求被除数能够被除数整除,也就是没有余数。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会遇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商中间有0的除法。当被除数无法整除除数时,我们需要在商的中间位置填充0来保持运算的正确性。比如,当我们计算100除以3时,结果是33余1,但我们通常会将结果表示为33.3,其中小数点后面的0表示商中间的0。

然后,我们将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当被除数能够整除除数,但商的末尾有一串0时,我们需要在商的末尾添加0以保持运算的正确性。比如,当我们计算240除以12时,结果是20,但我们通常会将结果表示为20.0,其中小数点后面的0表示商末尾的0。

最后,我们将进行一些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能够正确地进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但也有一些同学在填写0的位置上出现了错误。这主要是因为对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在填写0的位置上出现了错误。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示范和讲解,并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供同学们练习。在批改练习题时,我对同学们的错误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并给予了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概念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及反思 篇四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及反思 篇五

  (一)学生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规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二)教材分析: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也就是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我通过阅读教材、教参和新课标,认为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去教学这一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会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至于“商中间为什么要写0”这一点学生根本不知道,只是盲目地按照老师所讲述的分东西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数学的活动中了。所以,在教学时我准备采取以下策略:

  1、创设现实情境,重视有意义的计算

  [片断1]

  师:我们学校快开运动会了,为了选拔出参加跳绳比赛的人员,我昨天测试了几个学生跳绳的情况(出示课件:两个学生跳绳的情境):蔡芳3分钟跳绳309下,屈代乔4分钟跳了520下。小朋友们,如果让你来选参加跳绳的人员,你会选谁?为什么?

  思考片刻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有的说选蔡芳,有的说选屈代乔,并且各有各的理由。此时,我装做一种很无助的样子说:“到底选谁比较合适呢?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1:我可以根据他们跳绳的总个数来看。

  生2:不行,因为他们用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可以算出屈代乔3分钟跳了多少,然后再比较。

  生3:你的方法太麻烦了。我认为可以算出谁1分钟跳的多,我们就可以选谁,这样比较公平。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下面请你们自己列式计算。

  [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更注重的是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把计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应用意识。

  (二)巧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知道不学不行

  [片段2]

  在学生试算的过程中,当算到十位上的0除以3时,很多学生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问学生:“0除以3究竟等于多少呢为什么?”

  生1:0除以3等于0,因为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算除法想乘法,只有0乘3等于0,所以0除以3。

  生2:等于0,因为把0个东西平均分给3个人,什么都分不到。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说到这儿,老师想到了一个故事(师边出示课件,边讲述课本28页“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现在你能算出0除以4、0除以9、0除以376分别等于多少?为什么?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生2:任何数除0都得0。

  生3:不对,应该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师:为什么呢?

  生1:我昨天在书上看到的。

  师:不错,你已经养成了预习的习惯。不过,书上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教师出示两个问题:2除以0等于多少?0除以0得多少?能说说你的理由吗?(教师引导学生弄清楚此规律)

  师: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后,现在你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请你们再次带着这个规律计算。

  算完后,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算一遍,用笔算的方法或用估算的方法都可以。

  [反思]

  为了使学生体会出学以致用的观点,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知识不学不行,不学我就解决不了问题。在教学时,我重组教学内容,将有关0的除法安排到学生需要的地方。学生有了上述心理,自然也能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了。此外,在教学中,我适时渗透验算方法,使学生自觉养成做后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朴实无华、扎实高效。所有知识都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亲身体验出来的,在这里教师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生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在新课开始时,我创设了帮老师选参加跳绳人员的生活情境,学生对这类事感兴趣,符合儿童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很好地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下发现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2、学习需求来自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时,教师能够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跳出教材,辨证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该着力的地方花时间、下功夫。一是能改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将例题中的两题同时出现,便于学生比较;二是将探究有关0的除法的规律放到例题中进行,教师不直接告诉,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创造条件地展现学生的聪明才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进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3、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学生在试一试、辩一辩、算一算等过程中,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掌握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及反思(精简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