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说课稿(经典3篇)

时间:2016-06-08 03:15: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地球上的水说课稿 篇一

地球上的水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不仅构成了我们身体的大部分,也维持了地球上丰富的生态系统。本文将从水的来源、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增加学生对地球水资源的了解和重视。

首先,我们来探讨水的来源和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来自于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其中,海洋是地球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占据了全球水资源的97%。而地表水和地下水则占据了剩下的3%。不同地区的水分布情况也不一样,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或地形条件限制,水资源非常紧缺,而另一些地区则水资源相对丰富。

其次,我们来了解水的利用和保护。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使用水来饮用、洗涤、种植农作物、发电等。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地球上的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水资源。例如,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控;改善水质,防止水污染等。

最后,我们来思考如何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首先,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水的重要性和珍贵性。其次,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他们可以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研发新技术,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的质量。

总结起来,地球上的水是不可或缺的资源,我们需要重视和保护它。通过加强水资源教育、加大保护力度以及推动科技创新,我们可以共同保护地球上的水,确保它能够持续供应给我们和未来的世代。

地球上的水说课稿 篇二

地球上的水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不仅构成了我们身体的大部分,也维持了地球上丰富的生态系统。本文将从水的循环、用途、短缺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增加学生对地球水资源的了解和重视。

首先,我们来探讨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不断地在大气、地表和地下进行循环。太阳能引起水的蒸发,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形成云,然后通过降水的形式返回地表。一部分降水渗入土壤,补充地下水;另一部分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这个过程被称为水循环,它保证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我们来了解水的用途和短缺。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使用水来满足饮水、洗涤、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需求。然而,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地球上许多地区正在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这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最后,我们来思考如何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首先,我们需要加强节约用水的意识。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减少浪费。其次,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大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力度。他们可以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研发新技术,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的质量。

总结起来,地球上的水是宝贵的资源,我们需要重视和保护它。通过加强节约用水、加大保护力度以及推动科技创新,我们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水能够持续供应给我们和未来的世代。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地球上的水资源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球上的水说课稿 篇三

地球上的水说课稿范文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地球上的水》,从小到大,孩子们天天跟水打交道,特别是我们这里的孩子身处美丽的长江之滨,拥有非常充足的水资源,干净的自来水的使用使他们无法或者很难体会到世界上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那么如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这种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内心产生感悟:地球上的水资源太少了,我们要节约水。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①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知道水污染的三种不同分类情况以及常用的节水措施。

  ② 能力目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能善于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③ 情感目标:能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的好处,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为了很好地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除了准备一些必须的材料和实验器材外,还要求学生课前查找地球上水的分布资料,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并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产生强烈的节水、护水的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程改革凸现了科学探究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课始至终我都注意到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基础,借以生动的课件演示,给学生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自己主动去体会地球上水资源分布的广泛,但淡水资源却十分地缺乏,有效激发学生保护水、珍惜水、节约水的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

  学法是教法的支撑点,没有学法指导,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我更重视学法指导:在教学中以观察、交流、小组讨论、学生动手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感悟、深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根据以上的设想,我设计了3大教学板块:1、感知淡水资源的缺乏,2、认识水污染现象,3、提高节水意识。

  1.感知淡水资源的缺乏:

  本环节围绕“一大一小”展开,“一大”是指水的存在范围大,美丽的水体图片的欣赏不但让学生了解到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广泛,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展开的地球平面图”和“美丽的蓝色星球图”的出示直观地让学生感知到地球上的海洋面积要远远大于陆地的面积,认识到地球其实就是一个“大水球”,让学生脑中形成“地球上的水很多”的印象。“一小”则是说可供利用的淡水存量小,前面的介绍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他们可能很难一下子体会到这个“小”,于是我使用了圆形统计图的形式,将咸水与淡水的比例关系进行形象的比较,先让学生在脑中形成“淡水少”的概念,然后淡水资源的分布比例表又浅显地向学生表达这样一个信息:人类可直接开发利用的淡水很少很少。为了引导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几个数量之间的差距,接下来我边操作边给学生打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的水,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然而,就是这宝贵的一滴水又遭到了人类不同程度的污染。

  2.认识水污染的危害:

  三年级的学生初涉科学,相应的知识储备也比较少,所以对“水污染”的理解有一定的认知障碍。但生活是一本活教材,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认识就是新课学习的基础,所以在这个教学板块中,我设法把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和延伸。所以我设计了“家乡的水”这张调查表,课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家乡水资源的情况,在了解的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我们天天使用的是净化了的自来水,而身边的很多河流、水井里的水遭受了人们很严重的污染,这时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再进行适时的点拨、总结、提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到了水污染的各种现象。

  当学生了解了水污染后,让学生再谈谈由于水污染而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从而意识到水污染的极大危害。该环节中,可能会因为学生年龄小,经历少,认识不会太深,我又借助课件让学生亲眼目睹大量的悲惨画面,让学生震撼,激发心灵的危机感、紧迫感。

  3.提高节水意识:

  当学生已经意识到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时,自然而然会产生“护水、惜水、节水”的思想共鸣。接下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净化水、淡化水的两个小实验的动手实践,让学生懂得人类为获取可用淡水而进行的技术方面的努力,同时几个常见的“家庭节水小妙招”也给学生指明了在今后的生活中节水的方向。最后一句发人深省的广告语引发学生的深思,将本课的节水、护水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情感和行为动因,使学生自觉节水、护水。最后我又布置学生在课后做这样一个对比实验:将两个洋葱头分别置于盛有清水和洗发水的容器中,观察两种不同的生长情况,以便学生进一步体验水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当然,以上只是教者根据个人的理解对教材进行初步解读,从而形成的教学预案。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相关的知识基础将会对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一些不确定性,我将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充分的关注,并进行及时的调控,努力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掌握水资源知识的过程中,思想得到熏陶,情感得以升华,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在他们的内心孕育下一颗公民责任的种子。

地球上的水说课稿(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