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有益动物》说课稿【优质3篇】

时间:2014-07-04 05:39: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爱护有益动物》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保护蜜蜂,促进生态平衡

引言:蜜蜂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有益动物之一,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美味的蜂蜜,还承担着重要的传粉工作。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蜜蜂正面临着生存的威胁。本文将介绍蜜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它们,促进生态平衡的建设。

正文:

一、蜜蜂的重要性

蜜蜂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传粉昆虫,它们在植物繁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全球三分之一的粮食作物和许多草地植物都依赖于蜜蜂进行传粉。蜜蜂通过携带花粉,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传播花粉,帮助植物进行繁殖,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没有蜜蜂的传粉工作,许多植物将无法繁殖,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威胁。

二、蜜蜂面临的威胁

然而,蜜蜂正面临着生存的威胁。现代农业使用大量的杀虫剂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对蜜蜂产生了极大的危害。蜜蜂在采集花粉时会接触到这些农药,导致其免疫力下降,甚至死亡。此外,城市化进程加速,蜜蜂的栖息地日益减少,食物来源也变得匮乏。这些因素使得蜜蜂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了严重威胁。

三、保护蜜蜂的措施

为了保护蜜蜂,促进生态平衡的建设,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减少使用农药和杀虫剂:农业生产中应减少对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选择对蜜蜂友好的农药,或者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进行种植,减少对蜜蜂的危害。

2. 保护蜜蜂的栖息地:加强对蜜蜂的栖息地保护,创建蜜蜂保护区,提供充足的花草资源供蜜蜂采集花粉,增加蜜蜂的食物来源。

3.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增强公众对蜜蜂保护的认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蜜蜂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蜜蜂的方法。

结论:

蜜蜂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有益动物,保护蜜蜂不仅是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也是维护人类自身利益的需要。通过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蜜蜂的栖息地以及提高公众意识,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保护蜜蜂,促进生态平衡的建设。只有当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蜜蜂,保护地球的未来!

《爱护有益动物》说课稿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保护海洋生物,守护蓝色星球

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生物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本文将介绍海洋生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它们,守护蓝色星球的美丽。

正文:

一、海洋生物的重要性

海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陆地生物相互作用,维持了地球生态的平衡。海洋生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是许多人类社会的重要经济来源。此外,海洋生物还承担着调节气候、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海洋生物面临的威胁

然而,海洋生物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过度捕捞、水污染、海洋温度升高和海洋酸化等问题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种群急剧减少,生态平衡被打破;水污染使得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遭受破坏,生活环境恶化;海洋温度升高和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了严重影响。这些问题使得海洋生物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三、保护海洋生物的措施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守护蓝色星球的美丽,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限制捕捞量:加强对捕捞行业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捕捞配额,限制捕捞量,保护海洋生物的种群数量和生态平衡。

2. 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对污水、废水和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减少污染物对海洋的影响,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3. 加强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建立更多的海洋保护区,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减少非法捕捞和破坏行为。

结论:

海洋生物是地球上重要的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生物不仅是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也是维护人类自身利益的需要。通过限制捕捞量、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加强海洋保护区的建设,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保护海洋生物,守护蓝色星球的美丽。只有当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海洋生物,守护地球的未来!

《爱护有益动物》说课稿 篇三

《爱护有益动物》说课稿

  一、说教材

  《爱护有益动物》是湖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本第六册第十课课文。本课属遵守公德德目,是根据《课程标准》中“举例说明有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他们”和“自觉爱护有益动物,不伤害它们”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而设置的。

  本课图文并茂,由导入、课文、“学一学”和“读一读”四部分组成,是一篇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课文。

  故事《楼板下的燕子窝》选材于农村,是一个生活小故事。讲的是环境变化了,燕子不能安家了,作为燕子的好朋友,就应该帮助它们,解决安家的困难。

  根据课文内容和德目要求,我将课文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

  认知目标:

  知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有益动物消灭害虫,是保护庄稼的功臣,要爱护有益动物。

  情感目标:

  激发爱动物、爱大自然的情感。

  行为目标:

  自觉爱护动物,不捕捉不伤害有益动物。

  二、说教法、学法

  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当的情感宣泄。本课情景交融、情理兼备,需要我们去充分利用,去挖掘其各种因素,采取各种手段去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明理,指导学生行为。为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采用情感体验模式,以入境育情——明理激情——融情入理——育情于行为主线,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并借助形象逼真、画面优美的CAI课件,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我设计的教法有猜谜、看录像、听故事、讨论、表演、辨析、游戏等,另外,我还特地设计了两个人物穿插于教学过程中,他们分别是动物学博士和青蛙妈妈,这样就使教学过程更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动态性、审美性。

  本课的学法可以归纳为六个字:猜—看—思—议—辨—行,这样,可以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真理,实现自我教育。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程序分为四步:

  1. 猜谜激趣,入境育情;

  2. 学习课文,明理激情;

  3. 辨析讨论,融情入理;

  4. 指导行为,育情于行。

  具体操作如下:

  (一)猜谜激趣,入境育情

  “猜谜”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能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想象。我在课文导入部分设计了一则文字简练、通俗易动、琅琅上口的谜语:“身披绿衣裳,嘴宽舌又长。常在池边坐,捉虫本领强。”待学生猜出谜底后,我请学生观看一段青蛙捕食的录像,真实、生动、形象地再现青蛙捕虫的敏捷动作,仿佛把学生带入了大自然的怀抱,情境的美感激起了学生的情绪,这时,我告诉学生,像青蛙这样捕捉害虫,保护庄稼的动物,我们把它称为有益动物,然后自然引入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理激情

  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明确其中包含的道理,从而形成道德认识,初步培养道德情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将本部分分为两小步:

  1.学文明理。

  本课将“爱护有益动物”的道理寓于“甜甜爱护燕子”这一典型事例中,教师要借助故事,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必须就事论事,围绕事例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点破其中的道理,恰倒好处地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

  讲述这一部分时,我设计了一下几个问题:

  小燕子的老家不见了,它们飞来飞去不知怎么办,甜甜对小燕子说了啥?

  为了让小燕子在光滑的水泥墙上造好窝,甜甜和爷爷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小燕娃娃从燕窝里掉下来了,甜甜是怎么做的?

  甜甜和爷爷为什么对小燕子这么好呢?

  当学生回答出四道小题后,我出示燕子捕虫数量资料卡,资料卡上的数字闪烁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情感,此时我再引导学生看燕子捕虫图,同时提问:

  看着燕子飞来飞去捕捉害虫,甜甜笑得更甜了,猜一猜,甜甜心里在想什么?

  通过对这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学生对为什么要“爱护有益动物”的道理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如何进一步激发情感,使其加深理解呢?我设计了这一部分的第二步:

  2.拓展激情。

  激情是品德形成中的关键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情感多于理智,只要诱发正确,饱满的热情很快会焕发出来,我布置学生学习讨论课后“读一读”中介绍的有益动物的有关资料,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内容,以动物学博士召开“有益动物评功会”的形式,鼓励孩子们扮演的形式,鼓励学生扮演有益动物,夸夸自己为人类作的贡献,大家集体评议,给有益动物颁发奖状,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有益动物对人类的贡献,然后组织讨论:“如果没有有益动物,世界将会怎样?”激发爱护动物的情感,使学生对本课的道德要求有更明确的认识。

  (三)辨析明理,融情入理

  辨析是在明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辨别事例,分清是非。我根据课后“学一学”中四幅图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明白红光小学少先队员哪里做得好,另一个孩子为什么不对,形成道德的“定向”。

  在最后一幅图片“不伤害青蛙”讲完后,我设计了一道来自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辨析题,以青蛙妈妈来信引入,叙述自己的孩子小蝌蚪不知被哪位小朋友捉走了,提问:“如果你看到捉蝌蚪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后,我设计了两个小游戏:①看图识别有益动物 ②判断对错,使学生对这节课所讲的道德要求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为下一步提出行为训练的规范要求作好准备。

  (四)指导行为,育情于行

  思品课的教学过程,是由“知”转化为“行”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目的.。这一部分我设计了几个问题:①你们当中有哪些同学特别喜爱动物,爱护有益动物做得特别好?②学了这篇课文,你准备以后怎样爱护有益动物呢?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行动方向。

  此时,我再将青蛙妈妈的第二封信展示给大家看,告诉孩子们,捉蝌蚪的孩子已将蝌蚪送回了池塘,暗示学生不伤害有益动物,同时以青蛙妈妈的名义出示结语,让学生读。这种首尾呼应式的处理,给学生一个前后照应、结构完整的感觉。

  明朝人谢榛曾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然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精彩的结尾不仅会使学生精神振奋,还能升华情感。本课结尾处,我设计了大家在倡议书上签名的环节,使教学的结束成为了学生今后爱护有益动物这一行为的起点,起到了开拓延伸的作用。

  四、说板书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课堂教学一样,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突出板书设计形式上的匀称美、色彩美、简洁美,本节课我设计的板书以有益动物的图片为主,将“不捕捉,不伤害”板书出来,这样,不仅强调了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又将本课的德目要求体现出来,突出了学习课文的主要目的。

《爱护有益动物》说课稿【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