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通用3篇】

时间:2013-02-03 05:33: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1000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整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实物操作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整数。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黑板、粉笔、实物。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教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读法。

2. 游戏活动:教师将数字卡片混合放在桌上,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数字读出相应的卡片。

3. 实物操作:教师准备一些小球,每个小球上写有一个数字,要求学生根据数字读出对应的小球。

4. 讨论合作:教师给出一个数字,要求学生合作讨论该数字的读法,并写在黑板上。

5. 拓展延伸:教师出示一些大于1000的数字卡片,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尝试读写这些数字。

五、巩固提高

1. 练习册完成:布置适当的练习册作业,巩固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读写。

2. 小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规律和要点。

六、教学反思

通过游戏、实物操作和讨论,本节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大于1000的数字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在后续课程中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同时,需要更多的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

《1000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整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字卡片、数轴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整数。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数轴、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教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读法。

2. 数轴活动: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数轴,让学生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将其贴在正确的位置上,并读出对应的数字。

3.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数字,要求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写出对应的数字。

4. 讨论合作:教师出示一些大于1000的数字,要求学生合作讨论并写出这些数字的读法。

5. 拓展延伸:教师给出一些大于1000的数字,要求学生观察规律并写出这些数字的读法。

五、巩固提高

1. 练习册完成:布置适当的练习册作业,巩固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读写。

2. 小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规律和要点。

六、教学反思

通过数轴活动和写作练习,本节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大于1000的数字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在后续课程中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同时,需要更多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000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 篇三

《1000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000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说明

  鉴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离不开直观的模型。“形”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能将抽象的数形象化,可以较好地理解数的意义和读写数的方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图、直观模型,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掌握较抽象的内容,深化对大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大数的意义,通过估算,深化对大数的认识。

  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为学习万以内的数做好准备。同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估计结果,在讨论中找到合理的方法和结论,从而积累对大数的感性经验。

  2.数形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大正方体建立“千”的直观模型,直观认识计算单位“千”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掌握数数的方法和规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结合计数器的有效利用,将点子图和小棒引进课堂,使学生从数的概念等各个方面认识数,体会表示数的多种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理解“大数”。

  (1)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都想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估计:这个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3)学生讨论后汇报估计的结果。

  (4)引导学生进行思考:1000和我们以前认识的100相比有什么不同?

  2.揭示课题。

  大家估计的数都是比我们学过的100多得多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0多得多的数——1000以内数的认识及读写。(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及读写)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使学生理解大数的意义,从而引出课题,并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二、探究新知,引导发现

  1.教学教材75页例1。

  (1)复习旧知。

  ①说一说一(个)、十、百之间的进率。

  ②说一说自己数数的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成课堂活动卡。

  (3)全班交流汇报。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4)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你们有什么发现?(这个大正方体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发现: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5)介绍“千”这个新的计数单位。

  (6)教师质疑: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面对不同的数量,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数方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7)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数一数小棒,依次数出十根、一百根和一千根小棒,进一步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8)体验一千。引导学生摸一摸,感觉一张纸的厚度。再出示一百张纸,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觉一百张纸的厚度。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一千张纸的厚度,出示一千张纸,让学生实际感受一下一千张纸的厚度。

  (9)师生共同总结: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千”是我们今天新认识的一个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1000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