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论坛上的发言稿【推荐3篇】

时间:2019-08-01 01:24: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在教师论坛上的发言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一名教师,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个教师论坛上与各位分享我的一些教学心得和经验。

首先,我想谈谈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白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几种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有效。

第一,创设情境。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能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场景,而不仅仅是枯燥的书本知识。通过实际案例、角色扮演或者实地考察等方式,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二,运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通过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我们可以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三,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合作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第四,注重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参与到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决策中,可以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上就是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当然,每个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经验和做法,我希望我们可以在论坛上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在教师论坛上的发言稿 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一名教师,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关于教育技术的应用经验和观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个人认为,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教育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轻松获得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教学软件、在线课程等。这些资源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

其次,教育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为主导的,而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比如,通过在线讨论、网络互动等方式,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教育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评估手段。传统的评估方式主要依靠考试和作业,而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比如,通过在线测验、作品展示、学习记录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最后,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等方式,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教育技术应用的一些观点和经验。教育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我希望我们可以在论坛上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谢谢大家!

在教师论坛上的发言稿 篇三

在教师论坛上的发言稿范文

  一、特优生特点

  1、一难——难于影响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特优生一般都比较有思想,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和看法,而如果你的理解和认识不能得到他的认可,就很难影响他;

  其二,特优生成长的背后,往往有一些优秀的家长和曾经培养教育过他们的优秀的教育同行,如果你要想影响他们,而你又和他们的心中喜爱的老师相去甚远,他往往不信服;

  其三,特优生,特别是重点中学的特优生,都是被小学、初中到高中一直宠上来的好学生,他们身上的缺点,都一直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包容甚至是支持的,无法轻易改变。

  所以,作为高中教师,教给特优生知识不难,但改变他们在成长中待人、处事等的方法态度却不容易。

  2、两好——学习好、纪律好

  (1)学习好

  在这里,特优生之所以被称为特优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品行如何优秀,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理由是他们成绩拔尖。所以很多老师都是比较喜欢教实验班,因为实验班的学生往往一学就会、一点就透。按照华师大李政涛教授的话说这叫没有成效,他们“本来就好”,我们的教学应让他们“好上加好”。如果师生的这个观念不改,这就是蕴含在特优生培养背后的突出问题。

  (2)纪律好

  特优生除了学习好外,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纪律好。按照我的理解这主要得益于特优生自身对环境的要求——在高效的学习中,他们相对一般学生更喜欢较安静的环境。

  二、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1、无为论——特优生是天生的宝物,可望不可求,不是后天的努力所能培养的;

  2、无用论——特优生很聪明,根本用不着老师去培养,或者说,培养起不了多大作用;

  3、有害论——老师培养不出特优生,如果去培养的话反而会影响特优生的健康成长。

  以上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老师培养特优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确立正确的观念,我们才可能坚定不移地做好特优生的培养工作。

  三、培养方法

  1、选苗

  我认为,特优生不仅要学习好,更要素质高。这一点听起来像是唱高调,实际上并非这样。老师们想想,从重点中学实验班走出来的学生,以后做的肯定是不平凡的工作,如果思想不过关,贪汅受贿,当官不能造福一方百姓,说不定若干年后,我们反会受这些“高智商”的伤害。如果真是那样“养虎为患”,我们反而成了罪人。

  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一位学生毕业后分到了交警队工作,有一次他的高中老师开车出了事故,正好是他出的现场,他老远地看到是高中老师就溜号了,没去现场。这样的学生,我认为就是素质低下的表现,你不帮老师可以,但你不能亵渎了你的工作——说不定你晚到现场就会有更大的事故,更不用说不出现场了。

  另外,特优生的“选苗”工作不能仅仅把“宝”押在几个人身上。要让特优生形成群体。

  2、管理

  (1)因人而异

  不客气地说从小学到高中,大部分特优生是在“温室”里渡过的。但是我认为要想让特优生更优,决不能放纵特优生,也不能把他们管的太死。我们不能硬把每一个特优生都塞到同一个班级管理的模式中来,应该针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所以我带的班内没有明确的班规,只有相对的纪律。

  (2)发挥“特长“

  任何一个特优生都有他的“过人”之处,我们必须将他的长处发挥出来,才能带动他个人的全面发展。我对特优生培养的一个原则就是“用其所长”。我带的班内,每科都是两个科代表,一个是单科成绩最好的特优生,另一个是管理能力较强的。

  (3)要鼓励,更要激励

  “赏识教育”提了很多年,但要真正做到由衷地赞美学生,我发现还是很难的`,因为中国人习惯于追求完美,习惯于恨铁不成钢。但在高三我们必须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这是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种手段。但对于特优生有时候这样的表扬显得苍白无力。俗话说“劝将不如激将”,针对个别学生,我有时就有故意贬低他们,抓住把柄把他们贬得一无是处,利用他们不服输的心理,激发求胜的斗志。只要火候掌握得当,效果还特别明显。比如去年的一个学生叫马延友,在一模考试结束后,成绩不理想,精神颓废。我就叫他到办公室,狠批一通,对他放下狠话:你就这水平,你也不用自责,你也与张同会不是同一个档次,你也比不过人家……。这话听起来像挖苦,但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我的这番话确实起到了激励的作用,马延友去年高考以总分647分位居全班第三名。今年寒假同学聚会时他还提到这事,从他的言谈中我能感到他对我的感激。他说要不是我当时那一番话他可能还会颓废下去。

  (4)特优生之间要不断思维碰撞

  把特优生放在群体中才显出他们的优秀。我带的班内有个特优生小组,要定期组织讨论,有专人负责记录。让他们之间相互讨论,以引起共鸣。一来可以解决一些困惑,再则也可以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特优生培养的一点粗浅认识。由于我对特优生的认识和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当然,以上烦言碎语间如果能有一两处可供各位班主任同行参考,则是我的最大快乐。

在教师论坛上的发言稿【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