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精简3篇)

时间:2015-07-05 01:12: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一

标题: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小学的数学教师,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我的一堂数学课。本节课的主题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以下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1. 教具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计算器、数学游戏卡片等;

2.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引导、讨论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和讲述,引导学生思考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习新知(20分钟)

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3. 拓展应用(15分钟)

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归纳总结(10分钟)

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技巧,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他们对数学思维的兴趣和热爱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弱,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二

标题: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小学的数学教师,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一堂数学课。本节课的主题是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三、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以下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1. 教具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数学游戏卡片等;

2.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游戏、小组合作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和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2. 学习新知(20分钟)

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拓展应用(15分钟)

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4. 归纳总结(10分钟)

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积极,需要更多的激励和引导。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

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三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如此,改变教材直接呈现三个城市的温度方法,让学生拨一拨,可以化静为动,通过小小的“拨”,唤起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也就是在温度计中0刻度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感悟到: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则用负数表示。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兴趣盎然,既将正数、负数、零有机地整合到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中,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教学难点。紧接着设计一个基本练习,写出三个地方的温度,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初步感知正数、负数的大小比较。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既然负数是在生活中发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使学习变得既有趣又有用。

  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2种练习:

  1、基础性练习:以书上做一做第一题为基础,我将题型以“快速抢读并判断”的游戏方式出现来刺激学生的思维,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知识。再用书上做一做第二题作巩固,山峰的海拔高度和盆地让学生再次感受“负数真的是无处不在”啊!另外我还增加了一个类似的习题,多样化的练习,既不枯燥,又检查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

  2、形成性练习。课件演示平时生活方位中的负数,向东走1米,向西走1米,这些不仅针对教学重点“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而且又紧密联系生活,学生好学、乐学。

  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课堂的总结和延伸可以帮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激发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负数,并以《生活中的负数》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小学数学说课稿(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