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说课稿(实用3篇)

时间:2011-08-05 02:42: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儿童诗说课稿 篇一

标题:《小星星》儿童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为儿童诗《小星星》,收录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

本诗是一首简单而朗朗上口的儿童诗,以小星星为主题,通过对星星的形象描绘和表达,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旋律优美,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并掌握《小星星》这首儿童诗的内容和意义。

(2)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诗中的文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对星星的描绘,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模仿诗中的语音语调。

(2)通过观察、绘画和互动等多种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中的意义。

(3)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习并理解《小星星》这首儿童诗的内容和意义。

(2)正确朗读和模仿诗中的语音语调。

2.教学难点

(1)通过诗中的描写,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通过多种活动和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中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热身导入

(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星星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对星星的认识和想法。

2.诗歌朗读

(1)教师朗读诗歌,并引导学生一起朗读。

(2)分段解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义。

(3)与学生一起模仿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

3.观察绘画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星星,并让他们想象星星是什么样子的。

(2)分组让学生进行绘画,画出他们心目中的星星。

(3)展示和分享绘画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赞赏。

4.情感体验

(1)与学生一起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引导他们倾听夜晚的声音和感受星星的美丽。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星星的样子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5.小组合作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编排表演,通过动作和语言来表达诗歌的意义。

(2)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小组进行观看和评价。

6.课堂总结

(1)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和活动。

(2)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他们对本课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儿童诗说课稿 篇二

标题:《小鸟》儿童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为儿童诗《小鸟》,收录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

本诗是一首以小鸟为主题的儿童诗,通过对小鸟的描绘和表达,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和美好。诗歌内容简短,语言朴实,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并掌握《小鸟》这首儿童诗的内容和意义。

(2)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诗中的文字。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模仿诗中的语音语调。

(2)通过观察、绘画和互动等多种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中的意义。

(3)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习并理解《小鸟》这首儿童诗的内容和意义。

(2)正确朗读和模仿诗中的语音语调。

2.教学难点

(1)通过诗中的描写,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和美好。

(2)通过多种活动和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中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热身导入

(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小鸟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对小鸟的认识和想法。

2.诗歌朗读

(1)教师朗读诗歌,并引导学生一起朗读。

(2)分段解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义。

(3)与学生一起模仿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

3.观察绘画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小鸟,并让他们想象小鸟是什么样子的。

(2)分组让学生进行绘画,画出他们心目中的小鸟。

(3)展示和分享绘画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赞赏。

4.情感体验

(1)与学生一起出门,在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观察小鸟。

(2)让学生观察小鸟的飞翔和叫声,并形容他们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5.小组合作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编排表演,通过动作和语言来表达诗歌的意义。

(2)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小组进行观看和评价。

6.课堂总结

(1)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和活动。

(2)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他们对本课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儿童诗说课稿 篇三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是本册教材第二组中的最后一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使学生感受童年的生活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从习作上讲也很重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本课是阅读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这节课主要讲《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布置自学。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两首儿童诗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所以学生兴趣浓厚,能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融于写作之中。

  三、说目标

  1、知识与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鼓励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通过朗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2、过程与方法

  1)朗读儿童诗,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四、说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观念及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读书,边读边想象,同时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1.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小诗,赶紧去读读吧。(出示幻灯片一二)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导入后首先进行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大家自读,读准字音,解决生字词的障碍。读错老师纠正,同时对本课生字词出示,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考察。(出示幻灯片三)接着指名读,谈感受,使同学整体感受本诗的内容和节奏。然后比赛读:看谁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给出激励性的评价,同时指出朗读诗歌应该注意的问题:(出示幻灯片四)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重音,该停顿的地方停顿,该重读的词语重读,同时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老师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1).用斜线画出朗读的节奏。

  (2).哪些词语重读,做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3).注意文中“啊”的读法。(出示幻灯片五六七八九)画出节奏和重音后让学生模仿读,接着让他们展示读,想读的自己站起来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老师进行评价指导,最后男女生对读。老师评价。

  3.谈梦想,感受意境

  再读课文,在这一环节首先提问每一小节分别写了小作者什么梦想,(出示板书)这些梦想中你最想往哪个?为什么?让学生明确内容,体会情景。哪些词用的准确生动?读通诗句,读好诗句,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变成什么??接着让同学边读边想象每个梦想的情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然后教师进行引读: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象自己的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读一小节);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自己把脚丫接在柳树枝上??(读二小节);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 风筝飘飞, 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欢乐,我想??(读三小节);阳春三月 ,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我把自己想象成大地??(读四小节)。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然后进一步提问:大自然的一切是那么美好,我还想??鼓励同学说说自己的梦想。(出示幻灯片十)

  4.明结构,写小诗

  再读小诗,体会作者是怎样八把理想表达出来的,提问你发现小诗在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出示幻灯片十一)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它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再写一小节,(出示幻灯片十二)表达自己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写完后小组评价,最后把几位同学的小作连起来就是一首小诗《我想》。

  5.举一反三,布置课后作业

  按照这节课的学习方式自学《童年的水墨画》。

儿童诗说课稿(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