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和牵牛花》说课稿(经典6篇)

时间:2012-09-02 03:49: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鸟和牵牛花》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1. 教材分析

本篇教材为一篇童话故事,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故事以小鸟和牵牛花为主角,通过描述它们之间的友谊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友爱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故事结构简单,情节紧凑,适合学生理解和接受。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篇故事,学生能够了解小鸟和牵牛花的友谊故事,理解友爱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2.2 能力目标

通过听故事、观察插图和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2.3 情感目标

通过故事情节的渲染,引导学生体验友爱和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3.1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认识友爱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3.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友爱和帮助他人的意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

通过展示一张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故事主题,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4.2 讲述故事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主题和人物形象。

4.3 听故事

播放录音或教师讲述故事,让学生听故事,同时观察插图,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故事中小鸟和牵牛花的友谊作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

4.5 课堂活动

安排合作活动,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模仿故事中小鸟和牵牛花的对话和行动,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4.6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小鸟和牵牛花的友谊故事,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友爱和帮助他人的看法。

5. 教学资源

教材、插图、录音设备

6.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参与情况,以及学生对友爱和帮助他人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小鸟和牵牛花》说课稿 篇二

第二篇内容

1. 教材分析

本篇教材为一篇描写小鸟和牵牛花的童话故事,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故事通过描述小鸟和牵牛花的友谊和互帮互助,让学生感受到友爱和合作的重要性。故事结构简单,情节紧凑,适合学生理解和接受。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篇故事,学生能够了解小鸟和牵牛花的友谊故事,理解友爱和合作的重要性。

2.2 能力目标

通过听故事、观察插图和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2.3 情感目标

通过故事情节的渲染,引导学生体验友爱和合作所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合作的情感。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3.1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认识友爱和合作的重要性。

3.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友爱和合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

通过展示一张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故事主题,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4.2 讲述故事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主题和人物形象。

4.3 听故事

播放录音或教师讲述故事,让学生听故事,同时观察插图,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4 分组合作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故事中小鸟和牵牛花的友谊作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

4.5 课堂活动

安排合作活动,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模仿故事中小鸟和牵牛花的对话和行动,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4.6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小鸟和牵牛花的友谊故事,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友爱和合作的看法。

5. 教学资源

教材、插图、录音设备

6.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参与情况,以及学生对友爱和合作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小鸟和牵牛花》说课稿 篇三

  《小鸟和牵牛花》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这是一篇童话,课题已经明确交代了童话的两个主人公:小鸟和牵牛花。文本内容也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小鸟和它的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学生一读就能懂。课文中第一自然段写他们都生活在一起,"每天小鸟都飞下窝来,跟小花、小草一起玩儿。"可见,他们平时相处得很和睦。小鸟生病以后,请求凤仙花、小草上去陪他,他们不是不想去,而是他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他们俩也很发愁。此时的牵牛花主动帮助了凤仙花、小草去陪小鸟,给他带来了快乐,使小鸟的病好多了。让学生们感受到邻居、朋友之间的关爱、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即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准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读准"蒙蒙亮"、"蔓儿"、"缠在"等难读的字词。

  2.体会小鸟生病的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了解凤仙花、小草、牵牛花植物的生长特 点,感悟凤仙花、小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3.用"蔓儿"、" 缠"、" 榆树"等词语说说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体会牵牛花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牵牛花能陪生病的小鸟的原因。

  2.体会牵牛花、小草及凤仙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

  根据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到邻居朋友之间互帮互助的关怀、关爱、和谐共处生活的美好。我设计了课前聊天,聊自己的好朋友,以及好朋友在一起玩些什么游戏。学生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各抒己见,看到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不仅为他们有这么好的朋友而感到高兴。

  本课教学,我主要引导学生读课文。初读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出示几个学生较难读准的儿化音,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读。第六自然段生字较多,我就用大屏幕出示第六自然段,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生学得较扎实。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我引导得不是很到位,比如:让学生说说自己生病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从而指导学生读好小鸟生病的这段话时,学生并没有完全把自己融入到这个情景中,所以小鸟那种难过、痛苦的感觉也读得不是非常明显。在指导牵牛花为了去陪小鸟而使劲爬呀爬呀这个自然段时,虽然我预设了很多,但是我自己的情感还不够投入,没有达到预期的那种效果。

  一、说教材

  《 小鸟和牵牛花》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这是一篇童话,课题已经明确交代了童话的两个主人公:小鸟和牵牛花。文本内容也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小鸟和它的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学生一读就能懂。课文中第一自然段写他们都生活在一起,"每天小鸟都飞下窝来,跟小花、小草一起玩儿。"可见,他们平时相处得很和睦。小鸟生病以后,请求凤仙花、小草上去陪他,他们不是不想去,而是他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他们俩也很发愁。此时的牵牛花主动帮助了凤仙花、小草去陪小鸟,给他带来了快乐,使小鸟的病好多了。让学生们感受到邻居、朋友之间的关爱、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即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二、根据教学目标说教学设计及教学感悟。

  任教五年来,虽然在一直在不停地学习,但直至近来才真正理会"教材不过是模本","教材要为我所用"的含义,尝试着对教材通过不同形式的挖掘和处理,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之前,我对文本进行了反复地研读,发现文本本身有七个自然段,将近*五百多个字,对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就是一个很大的难点。王荣生教授在其专著《语文课课程论基础》中指出,语文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讲,主要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上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教学中对对现有材料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从王教授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就一篇具体课文的教学来说,课文内容只有经过教师合理的教学化处理后,才能转化为合适的教学内容。

  三、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句,指导

  1.抓住课文主线,让学生感受小鸟生病时孤单寂寞的心情。

  学生都有生病的时候,我以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生病时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理解小鸟生病时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就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好一、二自然段。

  我由段到重点的句子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小鸟孤单、寂寞的心情怎么样?这样通过反复地读和各种形式情感体验,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小鸟生病时孤单、寂寞的心情,从而把句子读好。

  2.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牵牛花"一段是本文的重点段,体会牵牛花的精神是本课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可是我执教这篇课文是借班上课,学生课前不能预习,学生对文本不够熟练。于是,我让学生在自由朗读6、7、8自然段的同时,选用"蔓儿 缠 榆树"等词语说说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但我觉得这还不够,于是又现场采访牵牛花,现在大家都是牵牛花,我想采访一下:牵牛花,牵牛花,榆树那么高,难道你不累吗?(生答)既然那么累,那你为什么还要使劲爬呀爬?学生说为了让小鸟早日康复,我再累也不怕。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牵牛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本课教学给我的最大感触是学生的有感情朗读需要教师的不断的去引导,去示范,并踏踏实实的去强化练习。通过反思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最好的进步方法,它可以让我更快的成长,帮助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

《小鸟和牵牛花》说课稿 篇四

  一、说教材

  《小鸟和牵牛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文本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小鸟和它的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学生一读就能懂。在开学的时候,我已经引导学生进行了自学,大部分孩子对故事内容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当我得知自己要上这篇课文时,心中是担心而害怕的。但后来针对文本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我经过仔细斟酌,还是确定了以下几条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

  1、通过重组教材,挖掘和创造课文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通过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3、通过朗读感悟和想象体验,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说教学设计及教学感悟。

  1、着眼课文空白处,培养学生想象力。

  这是本堂课我最感到自豪的一点,因为能够独立的处理教材是一个教师水平的体现,任教四年来,虽然在一直在不停地学习,但直至近来才真正理会“教材不过是模本”,“教材要为我所用”的含义,尝试着对教材通过不同形式的挖掘和处理,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之前,我对文本进行了反复地研读,发现文本本身有七个自然段,将近靠五百多个字,对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就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如果不进行取舍显然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我肯定无法进行任何有效地语言训练。考虑到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进行大胆地取舍,选择几个重点段进行扎扎实实地语言训练。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选用了符合我教学目标的第一、二、五、六,四个自然段着重展开教学。同时为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还在反复地比较中,确定了几处比较有效的课文空白点,促进学生的想象,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如: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抓住文本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小鸟会与好朋友做哪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鸟没有生病之前,与伙伴们幸福愉快的生活,为下文能更好地体验小鸟的孤独和伙伴之间深切的友谊做好了铺垫。在第二段的教学中,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畅谈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想法,由此迁移到小鸟的感受,为指导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而最成功的一处想象,是我挖去了文本的两个自然段,特意创设的。首先我从文本引发:“小鸟那么痛苦,如果你是它其中的一位好朋友,会想出哪些好办法来安慰它?”让学生将自己作为故事的一个人物展开想象,在学生尽情畅谈的基础上,来学习文本中的“牵牛花”一节,在体会牵牛花的坚持不懈和甘为朋友付出一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孩子将想象和仿写相结合,这是本堂课最出彩的亮点。

  2、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牵牛花”一段是本文的重点段,体会牵牛花的精神是本课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牵牛花精神的体会总是不够到位,于是,我就利用自己的范读,让学生在我的读中去感受,这一招果真很效果,学生思维马上就跟上来了,可是我觉得这还不够,于是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牵牛花的这种坚持不懈”,通过引导学生找重点词句、学着牵牛花做动作、让学生想象“牵牛花就象你现在一样头也酸了,背也痛了,她当时会想些什么呢?”的方法,让孩子多维的感知牵牛花的精神,这样他们的朗读才会有真情实感,他们模仿写作的东西才会更有血有肉。

  四、说遗憾

  一堂课下来,总会留下各种遗憾,我的课也不利外:

  1、课时安排比较紧张,许多孩子的习作没写完就下课了,放到后一节课,从连贯的情感上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破坏吧!

  2、在引导学生做动作的过程来看,虽然意图是让孩子感受牵牛花的艰辛,但操作过程中,孩子们爆发出来的笑声,成了本堂课最不和谐的音符。

《小鸟和牵牛花》说课稿 篇五

  一、说教材

  《小鸟和牵牛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这是一篇童话,主要讲述了小鸟和它的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表达了邻居、朋友之间的关爱,让学生们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以及结合这篇文章自身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与技能:

  准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读准“蒙蒙亮”、“蔓儿”、“缠在”等难读的字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凤仙花、小草、牵牛花植物的生长特点,感悟凤仙花、小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用“蔓儿”、“缠”、“榆树”等词语说说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体会牵牛花乐于助人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们感受到邻居、朋友之间的关爱、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牵牛花能陪生病的小鸟的原因

  2、体会牵牛花、小草及凤仙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这是一篇很感人的童话故事,所以我把朗读作为本文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

  这又是一篇看似浅显,实则耐人寻味的童话故事,所以我把教师精巧设问、层层深入与学生的积极质疑、主动探究紧密结合起来,作为本文的又一教学手段。

  这是一篇很表达友爱的文章,所以,我尝试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道德反思,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最后一个环节请学生自己续写故事,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

  (二)学法

  在学法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自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1、课件出示小鸟以及牵牛花的图片,请同学们认识新朋友,并伸出小手与老师一块儿书写新朋友的名字“小鸟”、“牵牛花”。

  2、猜想:小鸟与牵牛花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本节课,就一块儿学习这个童话。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出示难读的词语:蔓儿、缠、蒙蒙亮、喇叭、嗒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加强学生的记忆,如齐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

  (三)再读课文,感悟赏析

  1、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们会一起玩儿什么?怎么玩?

  2、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朋友们生过病吗?生病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两点的设计意图是:先让学生想象小鸟没生病之前与朋友愉快的生活,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畅谈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想法,由此迁移到小鸟的感受,为指导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

  3、角色扮演:请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鸟、凤仙花和小草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读完后现场采访凤仙花和小草:为什么你们不能去陪小鸟呢?现在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这一点的设计意图是:采访凤仙花和小草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凤仙花和小草不是不愿意帮助小鸟,而是它们也无能为力,它们同样也很发愁。

  4、小组合作读剩下的课文,并且讨论:为什么牵牛花能帮助小鸟?

  引导学生重复做牵牛花向上绕的动作,并采访学生“为什么这么累了还要往上爬”?

  这一点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学着牵牛花做动作、让学生想象牵牛花的辛苦,感知牵牛花的精神,这样他们的朗读才会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体会到蕴藏在文字背后的牵牛花精神。

  5、全班分成五大组,分别扮演读者、小鸟、凤仙花、小草、牵牛花,合作朗读课文,读完后请各个角色分别说说各自的感受。

  这一点的设计意图是:学完整篇课文后,再让学生体验角色,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四)巩固拓展,展示提升

  小组合作续写故事:小鸟和它的朋友们之间以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这一点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自编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五)归纳总结

  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赞颂友情的名言:

  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太阳。——古罗马西塞罗

《小鸟和牵牛花》说课稿 篇六

  一、说教材

  《小鸟和牵牛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文本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小鸟和它的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学生一读就能懂。在开学的时候,我已经引导学生进行了自学,大部分孩子对故事内容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当我得知自己要上这篇课文时,心中是担心而害怕的。但后来针对文本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我经过仔细斟酌,还是确定了以下几条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

  1、通过重组教材,挖掘和创造课文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通过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3、通过朗读感悟和想象体验,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说教学设计及教学感悟。

  1、着眼课文空白处,培养学生想象力。

  这是本堂课我最感到自豪的一点,因为能够独立的处理教材是一个教师水平的体现,任教四年来,虽然在一直在不停地学习,但直至近来才真正理会"教材不过是模本","教材要为我所用"的含义,尝试着对教材通过不同形式的挖掘和处理,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之前,我对文本进行了反复地研读,发现文本本身有七个自然段,将近*五百多个字,对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就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如果不进行取舍显然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我肯定无法进行任何有效地语言训练。考虑到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进行大胆地取舍,选择几个重点段进行扎扎实实地语言训练。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选用了符合我教学目标的第一、二、五、六,四个自然段着重展开教学。同时为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还在反复地比较中,确定了几处比较有效的课文空白点,促进学生的`想象,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如: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抓住文本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小鸟会与好朋友做哪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鸟没有生病之前,与伙伴们幸福愉快的生活,为下文能更好地体验小鸟的孤独和伙伴之间深切的友谊做好了铺垫。在第二段的教学中,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畅谈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想法,由此迁移到小鸟的感受,为指导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而最成功的一处想象,是我挖去了文本的两个自然段,特意创设的。首先我从文本引发:"小鸟那么痛苦,如果你是它其中的一位好朋友,会想出哪些好办法来安慰它?"让学生将自己作为故事的一个人物展开想象,在学生尽情畅谈的基础上,来学习文本中的"牵牛花"一节,在体会牵牛花的坚持不懈和甘为朋友付出一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孩子将想象和仿写相结合,这是本堂课最出彩的亮点。

  2、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牵牛花"一段是本文的重点段,体会牵牛花的精神是本课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牵牛花精神的体会总是不够到位,于是,我就利用自己的范读,让学生在我的读中去感受,这一招果真很效果,学生思维马上就跟上来了,可是我觉得这还不够,于是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牵牛花的这种坚持不懈",通过引导学生找重点词句、学着牵牛花做动作、让学生想象"牵牛花就象你现在一样头也酸了,背也痛了,她当时会想些什么呢?"的方法,让孩子多维的感知牵牛花的精神,这样他们的朗读才会有真情实感,他们模仿写作的东西才会更有血有肉。

  四、说遗憾

  一堂课下来,总会留下各种遗憾,我的课也不利外:

  1、课时安排比较紧张,许多孩子的习作没写完就下课了,放到后一节课,从连贯的情感上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破坏吧!

  2、在引导学生做动作的过程来看,虽然意图是让孩子感受牵牛花的艰辛,但操作过程中,孩子们爆发出来的笑声,成了本堂课最不和谐的音符。

《小鸟和牵牛花》说课稿(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