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乙】燕地寒,花朝节后阅读答案与翻译|鉴赏|全文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一处)(1分)
   每  冒  风  驰  行  未  百  步  辄  返。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客此    ⑵是日,更定矣     ⑶ 飞沙走砾     ⑷而此地适与余近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猿则百叫无绝
B. ①是日更定矣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 ①冻风时作             ②作亭者谁
D. ①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②然则北通巫峡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⑵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9.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5.(1分)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6.(4分,每词1分,意思对即可)
⑴客居    ⑵这    ⑶ 使……飞  ⑷正好
7.(3分)A. 停止、消失 ( B.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还  C. 起,兴起  建造  D. 但是  如此)
8.(4分,每句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
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⑵(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4分)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2分)乙文:(1)表达了作者置身大自然时舒畅欣喜的心情;(2)流露出其对官场沉闷生活的厌倦,淡泊名利。(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来,刮起来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在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镜新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麦苗高约一寸。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猛,但走路背部就湿透了。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一切动物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有这个官儿罢了。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录?(这是)万历二十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