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阅读答案与翻译|鉴赏|全文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迁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主文:主持考试。镪:成串的钱。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C.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D.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轮对,又称“轮当面对”,宋代制度,指官员轮值上殿策对时政利弊。
B.秋试,又称会试,科举时代为选拔举人在秋季举行的考试,故称秋试。
C.路,宋代的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其长官称为经略安抚使。
D.丁钱,我国封建社会向成年男子征收的一种赋税,始于汉,历代相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秦桧当权,其亲党密告萧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桧子秦熺,遭到萧燧拒绝。
B.萧燧恪尽职守,弹劾不法官员。宦官甘昪之的朋友胡与可、都承旨王抃和堂叔王秬都在外担任地方官,有所仗恃,不做好事,萧燧上奏都罢免了他们。
C.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4分)
(2)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4分)
14.萧燧出知严州,政绩卓著。这在文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0.D(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11.B(秋试又称乡试)
12.B(都承旨王抃的堂叔王秬都在外担任地方官)
13.(1)监察御史有了缺额,朝中的议论大多属意萧燧,但因为他没有在县任职的经历,于是任命他为左司谏。(“阙”“属”“历”各一分,语意通顺一分)
(2)皇上正在严格限制职务升迁,没有功劳不给职位,下诏说萧燧治理郡县有功。(“靳”“予”“劳”各一分,语意通顺一分)
14.①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②皇上因萧燧治理郡县有功,升迁他去治理婺州;③转任婺州时,严州父老拦住道路,萧燧几乎不能动身上路,送他出境的人数以千计。(一点一分)

参考译文: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萧燧生下来就聪颖异常,自小就能写文章。绍兴十八年,考中进士,成绩列为优等。被授予平江府观察推官的官职。当时秦桧主掌朝政,他的亲信密告萧燧,秋试时他一定会在漕司主持考试,萧燧追问其中的缘故,那人说:“丞相有个儿子要参加科举考试, 想要把他托付给你。”萧燧愤怒地说:“刚刚当官就敢欺骗自己的良心吗!”秦桧对他怀恨在心, 不久他就被调到秀州,到了那里官员的定额已经满了,萧燧到府院就任,换了一个人任职漕闱,秦 熺果然中举并名列前茅。孝宗初年,担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值策对时,阐述“ 官位应当选择合适的人才,不应当因人而选择官位。”皇上很高兴,撰写了《用人论》赐给大臣。淳熙二年,升任起居郎。在此之前,监察御史有了缺额,朝中的议论大多属意萧燧,但因为他没有在县任职的经历, 于是任命他为左司谏。当时宦官甘昪之的朋友胡与可、都承旨王抃的堂叔王秬都在外担任地方官,因为有所仗恃,不做好事,萧燧上奏都罢免了他们。当时正在重新讨论进攻北方的事,皇上拿这件 事询问萧燧,萧遂回答说:“如今有才德的人和无才德的人混杂在一起,风俗浮薄,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谋求国内太平安定。如果依仗经济稍有宽裕,萌生骄傲之心,其后果就不 是我所知道的了。”皇上说:“这是忠言啊。”萧燧趁机劝谏皇上严肃法令制度,包容正直的言论;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以赏赐财物,不可赋予权力。皇上都很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出任严州知州。严州土地狭小财物匮乏,萧燧刚到任的时候,公家的钱不满三千串,萧燧勤俭理政, 使财用丰足。两年之间,用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正在严格限制职务升迁(靳,吝惜),没有功劳不给职位,下诏说萧燧治理郡县有功,任命为敷文阁待制,调任婺州知州。严州父老拦住道路,萧燧几乎不能动身上路,送他出境的人数以千计。婺州与严州相邻,人们都熟知他的法规教令,不费什么辛苦就治理得很好。有一年闹旱灾,浙西常平司请求从婺州调粮食到严州,萧燧 对他说:“东西两州不属同路,按理说不应当给粮食,但哪里忍心对于原管辖地区坐视不救呢?” 为他们向朝廷请示,打开太仓的粮食赈济严州百姓。熙宁八年,召回朝廷,萧燧说:“江、浙连续两年遭受水旱灾害,希望下诏征求意见,再命令诸司对郡县征收财赋时要灵活变通,不要只是一味催促逼迫。”熙宁十年,上书说广西诸郡的百姓身受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庆典时推布恩泽,丁钱减免一半,也是从萧燧发起的。绍熙四年去世,时年七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