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淮阴侯韩信列传》阅读答案与翻译|鉴赏|全文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  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瓯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汉王南出,之宛、叶间,得黥布,走入成皋,楚方复急围之。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修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太史公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谍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
B.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
C.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
D.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授予官职。古代表示任职授官的词常有:任、除、授、征、辟等。
B.郡,汉代是州的下级行政单位。郡的行政长官称“太守”、“尹”等。
C.传舍,原指贵族供门客食宿的地方。文中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D.血食,享受祭祀。因为古代祭祀时要杀牛、羊、猪三牲,所以叫血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年韩信投奔项梁,在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后来又投奔蜀地的刘邦,虽有腾公推荐,但未受重用。
B.攻打魏王豹时,韩信假装要在临晋渡河,实则从夏阳渡河偷袭安邑,最终俘虏了魏王豹,平定了魏地。
C.在赵军营垒,韩信和张耳被刘邦突袭,刘邦夺取了他们的兵权,命令韩信防守赵地,并派张耳攻打齐国。
D.在汉王被困荥阳时,韩信趁机要求封自己为王。汉王经张良、陈平劝说答应,并派张良前往册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2)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14.文末司马迁评价韩信“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10.D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是说“魏王豹以探望亲人疾病为由请假回乡”,“视亲疾”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AB;
“即绝河关反汉”是说“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反汉”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C。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六月,魏王豹以探望亲人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
故选D。
11.A.“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故选A。
12.C.“命令韩信防守赵地,并派张耳攻打齐国”错误。从“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可知,应该是命令张耳防守赵地,并派韩信攻打齐国。
故选C。
13.(1)韩信攻克魏,摧毁代国后,汉王就立刻派人调走韩信的精锐部队,开往荥阳去抵御楚军。
(2)假使韩信学会道家的谦虚忍让(译成“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亦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那就差不多了。
14.(1)对韩信不得善终的惋惜;
(2)对刘邦杀戳功臣的不满;
(3)对后世能臣名将的告诫。
【分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下,攻克;破,“使……破”,摧毁;辄,于是,就;诣,去,开往;距通“拒”, 抵御。
第二句中,假令,假使;伐,夸耀;矜,夸耀;庶几,表示希望或推测,或许可以,差不多。
14.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的思想观点的能力。
从前文“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可知,作者是说如果韩信谦恭退让,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一样,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表达了对韩信不得善终的惋惜;
从“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谍畔逆,夷灭宗族”可知,作者是说韩信不知谦虚忍让,最终导致被诛灭宗族,表达了作者对后世能臣名将的告诫;
而从作者阐述韩信屡立大功,最终却被诛灭宗族的结局,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刘邦杀戳功臣的不满。


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项羽任命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
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于是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听到他的话很惊奇,又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滕公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向汉王谈到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出奇超众之处。
汉二年,出兵函谷关,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也相继投降。汉王又联合齐王、赵王共同攻击楚军。四月,到彭城,汉军兵败,溃散而回。六月,魏王豹以探望亲人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设立为河东郡。韩信攻克魏,摧毁代国后,汉王就立刻派人调走韩信的精锐部队,开往荥阳去抵御楚军。
楚军正把汉王紧紧地围困在荥阳,汉王从南面突围,到宛县、叶县一带,接纳了黥布,奔入成皋,楚军又急忙包围了成皋。六月,汉王逃出成皋,向东渡过黄河,只有滕公相随,去张耳军队在修武的驻地。一到,就住进客馆里。第二天早晨,他自称是汉王的使臣,骑马奔入赵军的营垒。张耳、韩信还没有起床,汉王就在他们的卧室里夺取了他们的印信和兵符,用军旗召集众将,更换了他们的职务。韩信、张耳起床后,才知道汉王来了,大为震惊。汉王夺取了他二人统率的军队,命令张耳防守赵地,任命韩信为相国,让他收集赵国还没有发往荥阳的部队,去攻打齐国。
正当这时,楚军在荥阳紧紧地围困着汉王,韩信的使者到了,汉王打开书信一看,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汉王的脚,凑近汉王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很好地待他,让他自己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汉王也醒悟了,又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就派遣张良前往,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
太史公说:假使韩信学会道家的谦虚忍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一样,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可是,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竟然图谋叛乱,被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