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红碱淖湿地遗鸥资源分布与保护管理对策【优秀3篇】

时间:2018-08-05 07:44: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陕北红碱淖湿地遗鸥资源分布与保护管理对策 篇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湿地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退化。然而,在陕北地区,却存在着一个独特而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红碱淖湿地。该湿地是陕西省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家重点湿地保护项目之一。在红碱淖湿地中,栖息着许多珍稀的鸟类,其中包括了一种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背鹞鹰。本文将重点探讨陕北红碱淖湿地遗鸥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对其保护管理的对策。

陕北红碱淖湿地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湖泊湿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水源和湿地植被。这里的水鸟资源非常丰富,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迁徙至此过冬。其中,红背鹞鹰是一种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鸟类,其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红碱淖湿地的东南部。红背鹞鹰是一种猛禽,以鱼类和两栖动物为食,对维持湿地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红碱淖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湿地的水质下降、湿地植被减少等问题,进而影响了红背鹞鹰等湿地鸟类的栖息和繁殖。为了保护红背鹞鹰等湿地鸟类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管理对策。

首先,加强湿地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开展湿地保护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倡导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其次,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通过湿地植被的恢复和湿地水质的改善,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为红背鹞鹰等湿地鸟类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此外,建立严格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加大对红背鹞鹰等湿地鸟类的监测和保护力度,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加强对非法捕猎、破坏湿地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事业。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共同保护红背鹞鹰等湿地鸟类资源。

综上所述,陕北红碱淖湿地的遗鸥资源分布情况及其保护管理对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只有通过加强湿地保护意识、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建立严格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红背鹞鹰等湿地鸟类资源,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陕北红碱淖湿地遗鸥资源分布与保护管理对策 篇三

陕北红碱淖湿地遗鸥资源分布与保护管理对策

鄂尔多斯繁殖群作为自然界中的全球遗鸥的最大种群,其对遗鸥有效种群(全部繁殖个体的总量)的保有量应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红碱淖湿地的遗鸥数量从2000年调查报告初步估计的约200只发展到了2005年测定的11 000多只,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种群.红碱淖湿地不仅挽救了鄂尔多斯种群,并为其发展成为全球最稳定、最庞大、最富生机的种群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对其进行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在研究红碱淖湿地遗鸥种群的资源分布及保护意义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保岛护岸"、建立保护观察站等保护红碱淖湿地及其遗鸥种群所采取的多样综合管理措施,为湿地保护及发展提供借鉴.

作 者:徐振武 冯宁 王中强 常秀云 肖红 XU Zhen-

Wu FENG Ning WANG Zhong-Qiang CHANG Xiu-yun XIAO Hong 作者单位:徐振武,冯宁,常秀云,XU Zhen-Wu,FENG Ning,CHANG Xiu-yun(陕西省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站,陕西,西安,710082)

王中强,WANG Zhong-Qiang(陕西省榆林市林业局,陕西,榆林,719000)

肖红,XIAO Hong(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32)

刊 名:西北林学院学报 ISTIC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年,卷(期): 200621(2) 分类号: Q958.12 关键词:红碱淖 遗鸥 鄂尔多斯种群 资源保护
陕北红碱淖湿地遗鸥资源分布与保护管理对策【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