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词中看出“80后”求职心情【优质3篇】

时间:2013-01-08 05:36: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网络新词中看出“80后”求职心情 篇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网络新词也随之不断涌现。这些新词不仅是我们日常交流中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是对当下社会现象和心态的一种反映。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网络新词,我们可以看出“80后”一代在求职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首先,网络新词中的“996”和“007”可以体现出“80后”在求职中所面临的压力和困惑。在网络上,“996”一词被广泛使用,指的是每天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状态。这种长时间的工作强度无疑对“80后”求职者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相对而言,“007”则是一种对自由职业者的称谓,代表了可以随时随地工作的自由和灵活性,然而,这种自由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求职过程中,面对着如此多的选择和不确定性,80后的求职者们不免感到犹豫和困惑。

其次,网络新词中的“迷茫”和“佛系”可以反映出“80后”在求职过程中的心态和态度。网络上经常出现“迷茫”的说法,意指对未来的方向和目标感到困惑和迷失。在求职过程中,面对着繁多的职业选择和不确定的就业环境,80后的求职者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佛系”的说法,意指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是“随缘”和“无所谓”。这种佛系心态的背后,隐藏着对于求职压力的逃避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无奈。这些网络新词的出现,说明了80后的求职者们在面对未来时所感受到的困惑和无力。

最后,网络新词中的“剁手党”和“996.ICU”可以体现出“80后”在求职中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在网络上,“剁手党”一词被用来形容那些购物欲望强烈的人,他们喜欢购买各种商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然而,在求职过程中,80后的求职者们往往不得不面对经济压力和生活成本的增加,他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消费观念,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求职和职业发展中。与此同时,“996.ICU”是一种呼吁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口号,要求遵守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这种呼声的背后,是对过度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满和抗议。这些网络新词的出现,反映了80后的求职者们对于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和分析网络新词,我们可以看出“80后”一代在求职过程中的心情变化。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惑,同时也采取不同的心态和态度来面对求职的挑战。他们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在求职过程中发生着转变。这些变化和转变,不仅反映了80后的求职者们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更是他们对于未来的思考和探索。

网络新词中看出“80后”求职心情 篇三

网络新词中看出“80后”求职心情

  日前,在某求职网站进行的一项网络新词投票中,与求职、职场相关的热门词汇纷纷胜出,“面霸”“面经”“海投”等词在投票中排前三位,参与投票的大多是“80后”,

网络新词中看出“80后”求职心情

。很多求职者表示“面经”就是自己的求职宝典,虽然专业不同,就业领域不同,但是“面经”里有很多的东西是相通的,值得借鉴的。

  在解读这些大学生求职新词汇时,我们不仅感受着他们的求职经历,他们的焦虑、不安,他们的幽默、乐观;也能分享到带有“80后”特色的求职心态。

  【海投】

  名词解释:不加选择地向各大公司发出简历,这种做法被学生们戏称为“海投”。这也是BBS上的一个高频词。经常参与“海投”的,被叫成“投霸”。

  “今天你投了多少?”这是求职者们互道问好的一声招呼,不问职位大小、不管薪水多少、不看公司好赖,只要有公司招聘,就把自己的简历投出去。你有海选,我有海投,雪片似飞撒的求职简历中既有求职者的无奈,也是一种辛酸的`调侃。

  【网申】

  名词解释:即apply online(网络在线申请),一些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来收集简历和初步筛选应聘者。

  如今,很多大牌公司(比如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宝洁)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招聘的,

资料共享平台

《网络新词中看出“80后”求职心情》(https://)。通过繁琐的申报程序,考验求职者的诚意和耐心。

  对此,求职专家的意见是千万少犯低级错误,注意拼写、语法等细节问题。

一般大公司都比较注重专业精神,即使是网络申请也要注意严谨。

  【面霸】

  名词解释:指那些常常去面试找工作的人;也有说是指没有获得面试通知,却强行参加面试的找工作者。

  当面霸由一个新闻现象变成一个常态的求职模式;当面霸由一个英雄似的个人行径变成群体行为;当面霸由“象征着一种勇气一面就成”到被招聘公司拒之门外,是“面霸”不再灵了还是招聘公司见怪不惊了。不过也有不少面霸过来人抱有这样的想法,面得太多了,自己都可以做面试官了。

  【群殴】

  名词解释:一对多的面试。一些公司喜欢在面试时让一组学生坐在一起,出一个题目,然后以团队为单位让大家讨论,最后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有的人做领导,有的人做组员。这种面试模式被戏称为“群殴”。

  以“群殴”为代表的招聘方式,是伴随着跨国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在国内的业务拓展而流行起来的。这种面试方式,能在情景设定中全面考察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面经】

  名词解释:求职者把面试经验写下来发布在BBS上供他人参考。

  每年毕业生求职期间,此类帖子都成倍增加,成功的应聘经验、精彩绝伦的回答还会被整理收录到论坛精华区。很多求职者表示“面经”就是自己的求职宝典,虽然专业不同,就业领域不同,但是“面经”里有很多的东西是相通的,值得借鉴的。

责任编辑:未兰
网络新词中看出“80后”求职心情【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