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精简3篇)

时间:2019-03-03 05:30: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篇一

标题:医院工作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对人员岗位职责的影响

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工作制度能够为医院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同时也对医院人员的岗位职责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医院工作制度的建立能够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医院内部分工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都是固定的,有了明确的工作制度,每个人员都能够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知道自己在医院中的定位和责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避免因为职责不清导致的工作纠纷和责任推卸。

其次,医院工作制度的执行能够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医院是一个高度协作的机构,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需要紧密配合,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至关重要。良好的工作制度能够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流程和沟通渠道,促进信息的畅通和工作的协调。只有各个人员按照制度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够实现高效的团队协作。

此外,医院工作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还能够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医院是一个关乎生命健康的场所,医疗质量和安全是最重要的关注点。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能够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和操作,确保医疗过程的规范和安全。例如,医院可以制定手卫生操作规范,明确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前后的手卫生要求,从而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最后,医院工作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还能够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医院是一个大型组织,需要进行复杂的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能够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医院工作制度还能够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和服务标准,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口碑。

综上所述,医院工作制度对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改善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明确人员岗位职责,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医院应当高度重视工作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工作制度,为医院的发展和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

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篇二

标题:医院人员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及其对工作制度的要求

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每个人员的岗位职责都是至关重要的。岗位职责的明确与执行不仅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运转效率和质量,也对医院的工作制度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首先,人员岗位职责的明确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工作冲突。医院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机构,涉及多个部门和岗位。如果每个人员都能够清楚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就能够避免因为职责不清导致的工作冲突和责任推卸。同时,岗位职责的明确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让每个人员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避免出现重复劳动或者遗漏工作的情况。

其次,人员岗位职责的执行能够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医院是一个高度协作的机构,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需要紧密配合,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至关重要。每个人员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履行职责,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工作的协调。只有团队中的每个人员都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够实现高效的团队协作。

此外,人员岗位职责的明确与执行还能够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医院是一个关乎生命健康的场所,医疗质量和安全是最重要的关注点。通过明确人员岗位职责,能够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和操作,确保医疗过程的规范和安全。例如,医院可以明确手术室护士的职责是在手术前准备手术器械和材料,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最后,人员岗位职责的明确与执行还能够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医院是一个大型组织,需要进行复杂的管理工作。通过明确人员岗位职责,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人员岗位职责的明确与执行还能够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和服务标准,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口碑。

综上所述,人员岗位职责的明确与执行对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提升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减少工作冲突,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医院应当重视人员岗位职责的明确与执行,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为每个人员明确岗位职责提供保障。

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篇三

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门诊例会:由医务科或门诊部正、副主任主持,所有在门诊工作的各科负责人

参加,每月一次,研究解决医疗质量、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急诊抢救、病人

就诊以及门、急诊管理等有关问题,协调各科工作。

8. 晨会:由病房负责医师或护士长主持,全病房人员参加。每晨上班十五分钟内

召开,进行交接-班,听取值班人员汇报,解决医

疗、护理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布置当日工作。

9. 住院患者座谈会:由病房护士长或指定专人召开,患者代表参加。院每季一次,

科室一般每月一次,听取并征求住院病员及家属的意见,相互沟通,增进了解

和信任,改进工作。

10. 医、护、技联席会议:由业务院长主持,相关职能管理与医疗、护理、医技科

(室)主任或负责人参加,汇报对诊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整改与协

调的意见与措施。

三、请示报告制度(82-3)

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院领导或有关部门请示报告:

1. 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及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

的病员时;

2. 凡有重大手术、重要脏器切除、截肢、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

和自制药品首次临床应用时;

3. 紧急手术而病员的单位领导和家属不在时;

4. 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和贵重药品,发现成批药品

变质时;

5. 收治涉及法律和政治问题以及有自杀迹象的病员时;

6. 购买贵重医疗器械及重大经济开支报批时;

7. 增补、修改医院规章制度、技术操作常规时;

8. 工作人员因公出差、院外会诊、参加会诊、接受院外任务时;

9. 参加院外进修学习,接受来院进修人员等。

10. 国内、外学者来院访问、交流、开展临床诊疗活动。

四、院总值班制度(82-4)

1. 院总值班由院级领导、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参加,负责处理非办公时间的医务、

行政和临时事宜,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签收重要文件,承接

未办事项。负责检查夜间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2. 三级医院及二级甲等医院根据医疗(救治危重病人)工作量需要,可在夜间及

节假日增设医疗总值班,由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及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员参加。

3. 总值班应掌握全院重患情况,对病危患者,要到床前了解病情及治疗监护情况,

协调处理有关会诊抢救问题,掌握外转病人的情况,了解转诊原因,根据规定

做出决定,做好记录,交-班时报医疗管理部门和业务副院长。

4. 医院要确定总值班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做好值班记录,认真交接-班,不得擅自

离开岗位。

五、卫生工作制度(82-5)

1. 把国卫生运动列入医院工作的议事日程。成立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或小组,

每年至少开会四次。

2. 为服务人群提供卫生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提高卫生与健康意识,增进服务人

群的身体健康素质

3. 要认真搞好室内、环境和个人卫生,切实贯彻饮食卫生“五、四”制,认真执

行隔离消毒制度,搞好污水、污物、垃圾处理,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4. 坚持突击与经常相结合,建立每日清扫和每周大清扫的卫生制度,节假日大搞

突击卫生运动。

5. 认真抓好卫生检查、竞赛、评比,定期公布检查结果。

6. 有计划地植草、种树,美化环境。

7. 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按国家规定,对“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进行

无害化处理。

六、病历管理制度(82-6)

1. 医院应加强病历管理,严格遵循《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严禁任

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2. 医院必须设置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全院病案(门诊、急诊、

住院)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至少要为医疗与工伤保险、急诊留观与住院

患者建立病历及保存病案。有条件的医院应为所有患者建立与保存病历。

3. 对病历应有适宜的编号系统,病历编号是患者在本院就诊病历档案唯一及永久

性的编号。

4. 医院要求医师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规定书写病历,并加强病

历的内涵质量管理,重点是住院病历的环节质量监控,为提高医疗质量与病人

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5. 病员出院(死亡)时,由医师按规定的格式填写首页后,由病案管理人员在出

院(死亡)后24 至72 小时内回收病历,并注意检查首页各栏及病历的完整性,

不得对回收的病历进行任何形式修改,同时要做好疾病与手术名称的分类录

入,依序整理装订病历,并按号排列后上架存档。

6. 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

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借阅病案要办理借阅手续,按期归还,

应妥善借用病历保管和爱护,不得涂改、转借、拆散和丢失。除公、检、法、

医保、卫生行政单位外,其它院外单位一般不予外借,持介绍信,经医疗管理

部门核准,可以摘录病史,

7. 有病历的安全管理制度、设施与具体措施能到位,病历封存,或提供病历复印

服务应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

规定》等法规的规定。

8. 本院医师经医疗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借阅死亡及有医疗争议等特定范围内的

病历,但不得借阅本人亲属及与本人存在利益关系的患者病历。

9. 住院病历原则上应永久保存,门诊病历至少保存15 年,住院病历至少保存30

年,涉及患者个人隐私的内容应按照《统计法》予以保密。

10. 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专门从事住院病历管理的人员与医院病床位比不得少于

1:50;专门从事门诊病历管理的人员与医院日均门诊量的比不得少于1:300。

七、医疗统计制度(82-7)

1. 医院必须建立和健全登记、统计制度。

2. 各种医疗登记,要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并妥善保管。

2.1 临床各科要填写好病案首页、出院卡片、出入院登记,并按时填报病员流

动日报。

2.2 门诊各科应填写好病员流动情况和门诊登记。

2.3 医技科室应做好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登记。

3. 医疗质量统计,至少应包括出入院数、治愈率、病死率、床位使用率、床位周

转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病员疾病分类、初诊与最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

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无菌手术化脓感染率、手术并发症,以及

医技科室工作数量、质量等。

4. 医院应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

题,改进工作。

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