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优选3篇)

时间:2016-01-04 03:37: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 篇一

在学校中,领导班子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强大的领导班子能够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学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领导班子建设制度,以确保领导班子的稳定与发展。

首先,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应该明确领导班子的职责和权限。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核心力量,他们需要负责学校的整体管理和决策。制度应该明确领导班子的职责范围,包括学校的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此外,制度还应规定领导班子的权力范围,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行使职权,推动学校的发展。

其次,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应该规定领导班子的选拔和任用程序。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学校的领导工作。制度应该规定选拔和任用领导班子成员的程序,包括招聘流程、评选标准、考核机制等。同时,制度还应该规定领导班子成员的任期和轮岗制度,以保证领导班子的稳定和发展。

第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应该强调领导班子的团队建设。领导班子成员应该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共同协作、共同进步。制度应该规定领导班子的团队建设机制,包括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等。通过团队建设,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支持和协作,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最后,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应该注重领导班子的培养和发展。领导班子成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适应学校发展的需求。制度应该规定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包括参加培训班、开展学习研讨等。通过培养和发展,领导班子成员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更好地履行领导职责。

综上所述,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可以确保领导班子的稳定和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 篇二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的重要性。

首先,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能够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连续性发展。一个稳定和强大的领导班子能够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可以确保领导班子成员的选任和任期,避免频繁的人员变动对学校的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核心决策机构,他们需要负责学校的整体管理和决策。通过制度的规定,可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避免个人意志和偏见对决策的干扰。同时,制度还可以规定决策的程序和流程,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能够促进领导班子成员的能力提升和自我发展。制度可以规定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包括参加培训班、开展学习研讨等。通过培养和发展,领导班子成员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更好地履行领导职责。

最后,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能够促进领导班子的团队建设和协作精神。制度可以规定领导班子的团队建设机制,包括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等。通过团队建设,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支持和协作,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总之,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对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可以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连续性发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促进领导班子成员的能力提升和自我发展,以及促进领导班子的团队建设和协作精神。因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 篇三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

为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班子成员思想、道德和业务水平,特制订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制度。

一、校长要加强班子心理建设

由于班子成员在知识、能力、气质、分管“条”“块”等因素上的不同,作为核心人物的校长,重视领导班子的心理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学校领导班子心理建设的基本原则:认同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和谐性原则、相容性原则、互补性原则。

二、建立领导班子自我完善制度

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和领导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的传统、特色。因此,抓办学质量必须重视领导班子的建设、培养和提高,实现自我完善。

1.建立领导班子学习制度。

学校领导除按学校规定时间和教师一起学习外,还应另行安排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学习,还要分批分期地参加培训,提高领导班子群体结构的政治业务水平。班子成员必须做到十个一:每天一次网上业务学习、文件学习;每天一次校园巡视,每天一次分管工作督察;每周一次听课或常规检查,每周一次组内活动;每月一次专题会议,每月一份工作简报,每月与上级主管领导进行一次工作汇报或外出学习交流;每期阅读一本管理专著,每期一次岗位示范及工作创新总结。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中,要敢于接触难点,善于集中热点,以大量的信息提供构筑一个较高层次的理论学习积极班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

通过学习使领导干部首先牢固树立为学生、为教师服务的思想。通过学习,使领导班子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工作方法更科学,指挥和管理不断创新。

2.完善领导班子自我调节制度。

要定期发动师生对领导班子进行民主评议,做出客观评价;在学期末,班子成员向职代会做述职报告,接受大家的批评,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一系列活动,使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3.完善领导岗位责任制度。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产生不团结现象往往来自工作上的分歧,而工作上的分歧,又往往与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有关。因此,领导班子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使分工明确。职责清楚,人人有职、有责、有权。在分工的基础上,强调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不断增强集体意识,树立整体观念,促使学校工作整体优化。

三、树立领导班子务实作风

务实,是指朴实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行为、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树立务实作风,就要扎扎实实为师生服务。在一个时期内,对关系到全校师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和工作,进行分类排队,把其中最迫切的事项突出出来。然后集中人力物力加以解决。这样做,使师生感到温暖,从而调动起工作学习的积极性。要树立全局观点,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每位成员都要从整体出发看待自己的工作,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关心、支持他人的工作,每位成员应根据学校的管理目标和班子动态,随时调节自己的心理、修正自己的言行,使班子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的平衡状态。平时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给自己压担子的同时,促进教师的提高。

四、加强领导班子的业务锤炼

领导班子在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要深入实际磨练自我,全面了解和掌握学校各方面情况,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要站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主动听课、兼课、参加教研活动,摸索教学特点和规律。带头实干加巧干,和教师一起研讨教育教学规律,把学到的教育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实际中,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思路赢得教师的信赖,从而以领导班子的模范形象凝聚人心。

五、发挥领导班子顶梁柱作用

对领导班子提出“要求高、作风硬、敢抓善管”的要求,在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领导班子要抓住发展的机遇,从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形象、办学效益等方面全盘考虑,明确学校发展思路。要树立“理念兴校、创新立校、质量强校、改革活校”的意识,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顶梁柱的作用,不折不扣完成上级布置各项任务,遇到特殊任务或艰巨任务要挺身而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从而维护学校集体的荣誉和形象。

六、加强分管工作的督导力度

对照学期初制定的计划状和布置的分管工作,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使质量管理横向到室,纵向到教师的目标责任制。要定期督查,及时整改,平时做好督查记录,及时公示。可每月通过积分进行考核与评比,或通过民主评议,对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实绩进行客观评价,以调动班子成员的工作激情。

七、加强领导班子自身修养

领导需要有一种平常心,有一种荣辱不惊的胸怀,豁达大度的境界,特别是反面的意见,要多思,善思,少说,多做,以自己的言行来教育教师,感染教师,影响教师。要充分认识和谐的情感是“下好一盘棋”的前提。要带头用积极的健康的情感去影响他人,陶冶他人。同时,要不断强化情感的纽带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培养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是每一位称职的管理者应有的能力。我们要和教师打成一片,更多的接触教师,和教师做朋友,取得他们的信赖。

班子各成员必须做到对人公正,处事公平;与人相处思想境界要高一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大局出发,为了整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不居功,不自傲,甘做铺路石,不断培养积极情感。班子成员要胸怀坦荡,宽容大度,有容人之量,能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和批评。

附:

学校领导班子心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力量。它的群体优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活动的成败。一般谈到群体优化,人们往往只涉及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气质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建设。事实上,一个领导班子组建以后,由于各成员在知识、能力、气质、分管“条”“块”等因素上的不同,难免会产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和分歧。为减少内耗,协调平衡,凝聚力量,发挥1+1>2的巨大整体功效,作为核心人物的“班长”(校长),重视领导班子的心理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认同性原则。所谓认同性是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认识上的一致性、共同性。认同性是学校领导班子心理建设的首要因素。

贯彻认同性原则应切实做好以下三点:(1)育人是学校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要依据学校教育目标制定出管理目标,并分解成各部门的子目标,分别和班子各分管成员达成心理契合,从而起到统一认识、鼓舞斗志的作用。(2)每一位领导成员要有整体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处处从整体利益出发,置个人名利得失于度外,把个人分工负责与集体领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下好一盘棋”。(3)要建立共同的价值观,采取正确的方法消除分歧,不断提高各成员的认识水平,逐步形成共同的信念。

2.平等性原则。平等性是指班子成员必须用平等的观点处理相互关系,坚持上下左右之间在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特别是“班长”,对各成员要一视同仁,即对成员可以有职务上的、工作上的区分度,但切不可有感情上的亲疏,更不能培植“心腹”。要秉公办事,一碗水端平,与下属保持等距离接触,搞大团结,不能搞小圈子,做到“公事以外才是朋友”。

3.和谐性原则。和谐性是指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心情舒畅、配合默契的特征。和谐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具有两极特性,决定了人在工作和交往中的积极或消极的心态。

贯彻和谐性原则应做到:(1)要充分认识和谐的情感是“下好一盘棋”的前提。“以情感人”是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中的“高级投资”,“班长”要带头用积极的健康的情感去影响他人,陶冶他人。同时,班子中其他成员也要不断强化情感的纽带作用,促使整个班子人际关系的和谐化。(2)要充分认识到培养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是每一位称职的管理者应有的能力。班子各成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对人公正,处事公平;与人相处思想境界要高一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大局出发,为了整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不居功,不自傲,甘做铺路石,不断培养积极情感。对消极情感要进行适当的调控,变消极为积极,以形成团结有力的战斗集体。

4.相容性原则。相容性是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容纳、气氛融洽的心理状态。它能创造一种愉悦的心理气氛,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从而促进团结,发挥个体的心理潜能,提高管理效能。

贯彻相容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要胸怀坦荡,宽容大度,有容人之量,能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和批评。(2)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3)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要有自知之明,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清楚自己的短处,摆正自己在班子中的位置。评价他人不能凭老印象,也不能遇问题往坏处想,专挑毛病和缺点,要多看他人的长处。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协调关系。

5.互补性原则。互补性是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密切合作的心理状态。为尽可能发挥班子中各成员的优点和特长,组合成最优化的群体状态,取得管理的最佳效能,必须进行心理上的互补性建设。

贯彻互补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要树立全局观点,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每位成员都要从整体出发看待自己的工作,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关心、支持他人的工作,甚至随时提醒他人将要懈怠或疏忽的工作,做到在工作上互相补充,分工不分家,彼此建立起风雨同舟的亲密关系。(2)每位成员应根据学校的管理目标和班子动态,随时调节自己的心理、修正自己的言行,使班子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的平衡状态。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