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通用6篇】

时间:2013-07-01 03:10: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

调查主题:城市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情况

调查目的:了解城市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情况,探讨其对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0份。

调查结果:

1. 垃圾分类政策的宣传普及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听说过垃圾分类政策,但只有30%的受访者对其具体内容有所了解。这表明虽然政策的宣传普及程度较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传达不到位的问题。

2. 垃圾分类的参与意愿

约有80%的受访者表示有意愿参与垃圾分类,其中6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来进行垃圾分类,但也有约20%的受访者表示对垃圾分类政策持怀疑态度或不愿参与。

3. 垃圾分类设施与便利性

在调查中发现,约有50%的受访者表示垃圾分类设施的设置相对较为便利,但也有30%的受访者认为设施设置不够充分或不够方便。此外,还有约20%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周围是否有垃圾分类设施。

4. 垃圾分类政策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0%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政策对改善环境质量有积极影响,但也有约40%的受访者认为政策影响有限或难以评估。此外,还有约20%的受访者表示垃圾分类政策给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结论与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 加强垃圾分类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政策内容的了解程度。

2. 提高垃圾分类设施的设置和便利性,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地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3. 加强对垃圾分类政策影响的评估与监测,及时调整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实效性。

4. 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社会调查报告 篇二

调查主题:中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影响分析

调查目的:了解中小学生普遍的手机使用情况,探讨手机对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0份。

调查结果:

1. 中小学生手机拥有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有80%的受访学生拥有手机,其中小学生手机拥有率为60%,初中生手机拥有率为90%。此外,还有约10%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并不拥有手机。

2. 中小学生手机使用时间

在调查中发现,约有50%的受访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1-2小时,约有30%的受访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2-3小时,还有约20%的受访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3小时。

3. 中小学生手机使用内容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受访学生主要使用手机进行社交媒体的浏览和聊天,约有20%的受访学生主要使用手机进行游戏,还有约10%的受访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学习或其他用途。

4. 中小学生手机使用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0%的受访学生认为手机使用对学习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降低等。但也有约40%的受访学生认为手机使用没有对学习产生明显的影响。此外,还有约30%的受访学生认为手机使用对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包括睡眠不足、社交能力降低等。

结论与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 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的引导和管理,确保手机使用的合理性和适度性。

2. 学校应加强对中小学生关于手机使用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学生对手机使用的风险意识。

3.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娱乐资源,以减少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和使用。

4. 学生应自觉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社会调查报告 篇三

社会调查报告 篇四

  格式(20xx春最新要求)

  (全部使用A4纸排版、打印)

  一、封面(第一页):

  关于××的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行政管理专科

  年 级:20xx级(秋)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二、调查提纲与调查过程记录(第二页):

  调查提纲

  (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标题统一为“调查提纲”,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正文为四号宋体)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常用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查阅资料法)

  二、调查内容:(根据调查的目标列出要点)

  (一)??

  (二)??

  (三)??

  调查过程记录(示例)

  (标题统一为“调查过程记录”,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正文为四号宋体;不少于300字)

  一、分别访谈了东山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项目开发联系人、行业管理股负责人、以及旅游界业内人士。

  (一)采访东山旅游经济开发区项目开发联系人——XXX

  问:目前东山有哪些现成旅游资源?

  答:根据东山历史和现实情况,我们已形成六大旅游精品线路。一是以东山关帝庙、博物馆、郑成功水操台、寡妇村展览馆、宫前天后宫等为代表的对台特色游精品;二是??

  问;从东山的地理和人文景观来看,目前还有哪些可开发的旅游资源?

  答:通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勘察,我们挖掘了如下主要开发项目: ??

  (二)采访东山旅游经济开发区行业管理股负责人——XXX

  问:20xx年我县旅游总体收入如何?接待旅游人次较20xx年可否有所提高?

  答:20xx年,??

  (三)采访旅游界业内人士

  问:这几年来政府对旅游项目开发支持情况怎样?

  答:??

  二、分别到东山县外经贸局、东山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及下属单位查阅有关资料。

  三、正文(第三页起):

  (题目用黑体小二加粗字型,正文用宋体四号字型,1.5倍行间距,要点加粗,字数20xx-3000)

  关于××的调查报告

  姓名学号

  前言

  (简要介绍社会调查的基本情况,包括社会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等。) (示例:)为深入了解XXXX在??管理的相关情况,笔者于XX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对??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在这次调查中主要采用了“多看、多听、多问、多查以及多想”的方式,在为期三周的调查过程中,得到了??的热情支持与协助,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XXXX的基本情况

  (围绕调查内容和目的,根据调查所获得的信息综合反映被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 ??

  二、XXXX在??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

  (二)??

  (三)??

  三、XXXX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二)??

  (三)??

  四、改进建议

  针对XXXX在??管理方面的不足,结合本人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一)??

  (二)??

  (三)??

  五、调查体会

社会调查报告 篇五

  这次暑假在xx省xx市xx县xx镇外山口社区进行了关于农村的社会实践。参加了栗子园村的几项实践活动。在调查期间让我感受到了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利民措施,让我全面了解了新农村。在实践期间我 主要做了一下几项工作。

  我调查了农民的生活状况,情况显示:农民的蔬菜、肉类基本自给。但由于今年干旱比较严重,粮食收入大大减少,所以村名们都要去城中购买粮食。这样,大大加深了农村的生活费用,每个家庭大约在500左右,对于农村来说,这算是很高的了。对于今年的干旱,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的生活补贴。

  我还调查了农村的受教育状况,村民中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受过幼儿教育,百分之二十的人受过高等教育,村中高中以上的只有13人。如今儿童年龄限制在6周岁,但好多孩子都七岁了才上学。显示说明村中应加大孩子的受教育程度,按时上学。

  通过这一时期与村民的接触,我深深的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不及。甚至越是贫困的地区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不足。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家庭中三分之二的收入用于对孩子的教育,家长都非常渴望孩子能够上大学。因此,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是不全面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根本应该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是因为落后他们才比城里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每个人都上大学。

  这次暑期间,政府还对村上进行了修水、修路、电网改造等利民农村建设。

  由于今年干旱,村中的水井不足以供应全村的生活用水,于是,村上进行了修水的活动,我也参加了他们修水,帮忙挖沟,安放水管,找水源等,还是比较辛苦。不过都是村中自己的劳动,帮忙也是应该的。在将要开学的时候,我们村的自来水也修好了,节约了我们许多实践,也便利了农民的生活。

  我回家的时候,我们村正在修路,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因为以前只要每到夏天下雨,我们村的路都很胀很乱,还有许多淤泥,让我们出行很不方便。这次修路后,以后出去那里都会方便许多,因此村里的人都非常的积极参与修路活动。不过由于时间有限 ,我来上学时还没有修好,不过今年回家的时候应该都完工了,我很期待。

  村中还进行了电网改造。在以前,每逢下大雨,村中大都会停电让我们生活很是不方便。这次回家,电网改造差不多完成了,因此,我也尽了我的力,帮忙搬运电线。几天后,电网改造完成了,线路,电线杆感觉都很好。看样子貌似不会停电,终于等到一天下大雨,我看是不是会停电,因此我一直等,结果雨停很久都没有停电,我很是高兴。电网改造后,村中的电费也低了很多很多,以前是一块多一度电的,现在只要四角多一度电。减少了一半多。侧面还是减少了农村的生活负担。

  城市在发展,村农也在进行建设,教育水平在提高,农村生活状况也在好转,农村未来呈现一副美好蓝图。

  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的农村生活,农村修水、修路、修电的不容易,以及农村对教育的重视,更加让我有了认真学习的信念。另一方面来说,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我们村,还有我自己的状况。我认为这次社会实践很有价值。

社会调查报告 篇六

  本调查主要涉及民众生活压力感、社会安全感、社会支持感、社会信任感,分析主要的社会关系及社会冲突。

  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持的全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社会心态部分,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28个省市130个区(市、县),260个乡(镇、街道),520个村(居委会)抽取7063个家庭户,然后在每个被抽中的居民户中按规则随机选取1人作为被访者,由调查员手持问卷对该被访者进行访问。调查时间为20xx年4~6月。本文主要涉及公众对社会状况的感受、主要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和冲突。

  (一) 生活压力感——遇到最多、感觉最大的生活压力来自经济方面

  近年来,教育、医疗、住房负担过高是民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调查显示城乡居民遇到最多的生活问题是“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难”,其次是“医疗支出大,难以承受”,再次是“住房条件差,建/买不起房”,比例分别为51.3%、45.5%和45%;排在第四到第六位的生活问题分别是“人情支出大,难以承受”、“子女教育费用高,难以承受” 和“家人下岗失业或无稳定收入”,比例分别为34.8%、34%和30.1%; 排在第七到第九位的生活问题是“社会治安不好,常常担惊受怕”、“社会风气不好,担心被欺骗和家人学坏”和“赡养老人负担过重”,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4.5%、23.3%和22.3%;选择比较少的问题是“家庭成员有矛盾,烦心得很”和“家人与邻居有矛盾,担心发生纠纷”,比例分别为9.8%和5%。

  城乡居民对所遇到的压力评价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住房、医疗、下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低、赡养老人、人情支出、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民众感到生活压力大的依然是经济压力,其次是社会压力,人际压力较小。

  (二) 社会安全感——食品安全感最低

  安全感是人们对于目前处境的一种主观判断,是一种面临风险大小的判断。调查发现,居民安全感最高的是个人信息、隐私安全,最低的是食品安全,其他各项由高到低分别是人身安全、劳动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

社会调查报告【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