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最新6篇】

时间:2016-02-04 07:38: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 篇一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是保障学校公共经费使用合理、透明和高效的重要制度。它为学校提供了规范和指导,确保公共经费的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并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校的发展和教学需求。

首先,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明确了公共经费的来源和使用范围。公共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的财政拨款、捐赠资金以及其他合法渠道。这些资源的使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设备的购置、校园建设、教职工薪酬和福利、教育培训、学生资助等。通过明确公共经费的来源和使用范围,学校能够更好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规定了公共经费的申请和审批程序。在申请公共经费时,教职工必须提出详细的申请理由、预算和使用计划,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审批程序要求审批人员对申请材料进行仔细审核,确保申请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此外,学校还建立了预算控制机制,对各项经费进行预算限额,以避免过度支出和浪费。

再次,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强调了公共经费的监督和审计。学校设立了专门的财务部门,负责对公共经费的收支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学校还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以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监督和审计机制的建立,有效地减少了经费的滥用和浪费,增强了学校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最后,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还规定了经费使用的责任和义务。教职工在使用公共经费时,必须严格按照申请和审批程序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挪用经费。同时,学校也对违反经费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以维护经费管理的纪律和权威。

综上所述,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为学校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确保公共经费的使用合理、透明和高效。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经费管理制度,学校才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 篇二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学校经费的利用效率和公共资源的分配公正性。本文将从公用经费的分类、申请和审批、使用和监督等方面,介绍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

首先,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对公用经费的分类进行了明确。根据经费的性质和用途,学校将公用经费分为教学经费、科研经费、后勤经费和学生经费等。这样的分类有助于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精细化,确保经费的专项化使用和合理分配。

其次,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规定了公用经费的申请和审批程序。在申请公用经费时,教职工需要提出详细的申请理由、预算和使用计划,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审批程序包括初审、复审和终审等环节,确保经费的使用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此外,学校还规定了一定的经费预算限额,以避免经费的过度使用和浪费。

再次,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规定了公用经费的使用原则和要求。学校要求教职工在使用公用经费时,必须按照申请和审批程序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挪用经费。同时,学校还要求教职工在使用经费时,要注重经费的合理性、经济性和效益性,确保经费的最大利用效果。

最后,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强调了对公用经费的监督和审计。学校设立了专门的财务部门,负责对公用经费的收支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学校还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以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监督和审计机制的建立,有效地减少了经费的滥用和浪费,增强了学校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学校能够提高经费的利用效率和公共资源的分配公正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只有建立健全的经费管理制度,学校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 篇三

  为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确保公用经费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霍邱县xx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办法》和《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实施细则》,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公用经费来源及使用范围

  1、学校公用经费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必须的经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核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初中生年均公用经费定额为840元、小学为635元。)。

  2、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二、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原则与办法

  1、 我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原则:集中监管、统筹使用、分级预算、计划调控。

  2、 学校会计加强对各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指导及使用的监管。各学校费用由各校校长审批,经手人 、证明人、审核人、“四签”后,再报中心学校审批列支。各学校费用收支仍在中心学校账套内分部门核算,以准确反映各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

  3、公用经费管理实行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制制度。年初,统筹管理的经费由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需要进行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报中心学校初审。统筹使用的经费由中心学校牵头,各学校校长参与进行费用预算编制。后由中心学校对各学校的公用经费年度预算进行审核,最后报教育局核准和财政局备案后执行。各校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统筹兼顾、规范透明、高效顺畅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更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学校公用经费预算要落实到具体项目、科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不留缺口,确保每一分钱用到学生身上。

  4、公用经费执行支出实行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各校预算及使用计划经上报并核准下达后,应严格按计划执行。各学校要制定实施预算计划,在学校内部把预算执行职责落实到具体岗位。

  5、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重大财务事项或活动资金支出超出1000元必须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中心学校要监督所辖各中小学的公用经费按计划规范使用,不得挤占、截流所辖各学校经费,原则上由各校自行支配,但村小超过500元支出项目须书面请示中心学校研究同意,方可实施。

  各学校要对照年度预算的总体目标,定期分析公用经费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经费的正常使用。

  三、公用经费使用要求与标准

  1、公用经费使用要严格按照教育、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及内控计划执行,做到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学校公用经费不得用于教师奖金、福利(按规定标准计提的福利费除外)的开支、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2、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日常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培训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住宿费以及大型培训讲座等费用的开支。

  3、差旅费:①学校要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天数和差旅费用。 ②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

  4、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交通费的开支范围:指汽车燃料费、租车费等。租车费是指师生集体外出需租车而发生的费用。凡所租车辆须有合法证明材料,学校不得租用非法车。

  5、设备购置费、设备购置费:指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由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实行政府采购。

  6、维护维修费:指不改变用途的各种设备(不包括车船等交通工具)日常开支的维修费用;各种房屋建筑物的不改变用途的维修费用和平房不改变结构、不增加面积的落地翻修费,校内公共设施,如道路、管道等设施的日常维修费用;房屋内部的装修及内部管线等改造支出;为保证网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日常维护支出。

  四、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的开支计划和公示监督检查

  1、学校应按照教育局《中小学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及本校经费预算测算表编制全年公用经费使用开支计划。

  2、学校要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固定资产等管理制度和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各校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做到账实相符,安全有效。每学期学校对帐、物、表、册进行自查,中心学校定期组织核查。

  3、学校要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在校内公布,采用上墙公示,接受师生的监督。同时,要定期进行公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金收支管理。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 篇四

  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行为,确保公用经费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1.公用经费主要指财政拨付的办公资金。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教职工和学生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费、邮电、宽带、电话费、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准用于发放人员福利、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不准以教师培训为由进行公款旅游、休闲、疗养等方面的开支;严格控制招待费,不准用于购买烟酒礼品等费用支出。

  2.学校公用经费按照专款专用,公用经费预算要体现“保运转、保安全、保质量”的原则,要体现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倾斜的原则。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培训所需的差旅费、生活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教学业务费(包括教学水电费、取暖费、教研教改费、教学差旅费、资料印刷费、宣传费、体育维持费等)支出比例不低于35%。

  3.学校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

  4.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凡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原则上实行政府采购,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由区级财政部门、区教育局组织政府采购。

  5.学校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

  6.学校要严格控制租车费、接待费(按上级标准)等非业务性支出。要厉行节约,努力提高公用经费使用效益。

  7.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要实行报告制度。1万元以上支出报区教育局审批,要进行立项、招标、审计;1万元以下,5千元以上支出经校委会研究决定;5千元以下,2千元以上支出提交申请报告,由财务管理小组审批;2千元以下1千元以上,由校长审批;1000以下,500元以上支出提交申请报告,由行政校长审批;500元以下支出提交申请报告,由主任审批。

  8. 学校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在校内进行公布,采用上墙公示、网上公示等形式,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同时定期进行公用金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金收支管理。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 篇五

  财产管理:

  1、班集体财产:开学初交到班上,后勤作好登记,由班主任签名接收;期末由学校验收。如果完好率:中学达90%奖励20元,达95%奖励50元;小学达95%奖励20元,达98%奖励50元。期末如达不到以上标准,每下降5%,扣期末班级评比5元。

  2、教师财产:每个教师分的办公设施,调走时必须如数完好交回学校,如果没交回,则照价赔偿。

  就餐管理:

  工会活动,每学期最多一次,超过的由参加人员自行负责。

  报销方法:(1):同级来访,每人次8元。(2):乡级来检查:每人次10元。(3):区级检查:每人次12元。(如有特殊检查,可适当放宽4元/人次)。

  参加人员:三位校长及部门负责人员。

  包车制度:

  校长包车必须经教代会批准。

  其他人员包车必须经校长批准。

  用水、用电管理:

  为了使教师与学生节约用水用电,从XX年春期开始,用水按2.5元/m3计算;用电按0.47元/度计算。

  教师办公用电每人每期补助50度。

  教室的照明原则上在第一节下课时必须关灯,如确实看不见的时候,再开灯。

  教室做到随手关灯。没有关灯的班级,每次扣2分。三位校长、行政值周、后勤人员每天检查。

  为保证安全,学生寝室不允许用烧水的电器烧水,发现一次,扣该学生所在班级操行分5分。

  通讯费:

  通讯费从XX年1月起:校长报100元/月;副校长报80元/月。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 篇六

  为节约学校的资金使用和费用开支,分清责任,明确审批权限,确保学校经济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经费管理归口

  1、学校办公室归口管理经费

  (1)汽车燃修费:汽车修理费、燃油费、年检费、养路费,车辆保险费等;

  (2)招待费;

  (3)电话、邮寄、网络费;

  (4)评优评先等部门及个人综合奖励费

  (5)报刊杂志,文印复印,宣传资料费;

  (6)学校绩效工资(含课时津贴,考核奖,加班费,午餐补贴、职工福利费;子女保育费、职工困难补助费)

  (7)社会保障费:离退休金、离休经费、退休经费、离退休其他支出、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工伤保险费,残疾人保障金。

  3、总务处归口管理经费

  (1)教职工基本工资;

  (2)基建费;

  (3)财务软件升级、电汇手续费等日常财务费用;

  (4)学校临时工、学校聘用人员基本工资、公费医疗等相关费用

  (5)设备购置费:专业设备、家具、用具购置费;

  (6)低值工具及办公、维修、实习用材料的采购费;

  (7)总务处小工劳务费、采购物资运输费,材料加工费;

  (8)水电费。

  4、教务处归口管理经费

  (1)专业与课程建设费;

  (2)教学改革专项费;

  (3)外聘教师酬金;

  (4)教师代课费;

  (5)高中考及教师竞赛等专项奖励经费;

  5、科科处归口管理经费

  (1)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目竞赛费用及获奖人员费用;

  (2)课题费;

  (3)校本课程开发与课时费;

  (4)论文奖励费。

  7、督导室归口管理经费

  (1)教研督导业务费;

  (2)图书资料购置费;

  (3)教材费、作业本费;

  8、政教处归口管理经费

  (1)班主任津贴及考核奖励费;

  (2)招生费用;

  (3)班级及学生奖励费;

  (4)学生助学费。

  9、团委归口管理经费

  (1)团费;

  (2)学报编辑费。

  二、经费审批程序(增加相关程序说明)

  由经办人签字,归口部门负责人审核,归口部门分管副校长审批。后经学校分管财务校长、校长签批。

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