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方案【通用6篇】

时间:2016-02-06 05:39: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方案 篇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小学劳动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为了更好地组织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增强他们的劳动动手能力。

2.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珍惜,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内容

1. 美化环境:学生们可以参与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如植树造林、修剪花草、清理垃圾等。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实用技能: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如种植蔬菜、制作手工艺品、维修小家电等。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社区服务:学生可以参与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如帮助老人购物、打扫公共场所、清理街道等。通过为社区做贡献,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与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组织

1. 活动时间: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季节特点,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活动。可以将劳动实践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组织专门的劳动实践周或者劳动实践日。

2. 活动形式: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其中包括一个小组长。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劳动任务,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

3. 活动评估: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进行评估,可以通过班级评议、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等方式进行。评估的重点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劳动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活动成果

1. 学生的劳动能力得到提高,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实际的劳动任务。

2.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培养,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4.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方案 篇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更好地组织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增强他们的劳动动手能力。

2. 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造思维。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价值观。

二、活动内容

1. 实践技能: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实用的技能,如烹饪、编织、木工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创新实践:学生可以参与一些创新实践活动,如发明制作小工具、设计制作简单机械等。通过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3. 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事业单位、社区服务等。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组织

1. 活动时间: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活动。可以将劳动实践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组织专门的劳动实践周或者劳动实践日。

2. 活动形式:活动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学生或者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劳动任务,通过个人或者团队努力完成任务。

3. 活动评估: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进行评估,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同学评议和自我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估的重点是学生的劳动表现、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活动成果

1.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实际的劳动任务。

2. 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他们能够主动提出创新想法,并将其付诸实践。

3.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加强,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方案 篇三

  一、目的意义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积极倡导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理念,二年级决定开展“煮茶叶蛋、包饺子”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茶叶蛋、饺子的来历和文化内涵,掌握茶叶蛋、饺子的基本制作方法,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二、时间安排

:第12周星期三(11月16日)上午:包饺子;下午:煮茶叶蛋

  三、准备工作:

  1、各班主任做好宣传沟通教育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

  2、活动前可让孩子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茶叶蛋、饺子的来历,向父母学习茶叶蛋、饺子的制作方法。

  3、班主任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管理小组(6—8人),指定小组长,协助老师管理、布置准备材料:

  (1)每人带2—3个熟鸡蛋、调羹、塑料碗。

  (2)小组长分工带八角五香、红茶叶、桔子皮、盐、料酒、酱油、醋、抹布、桌布、餐巾纸、课外书等。(调味品必须要小瓶装好。)

  (3)小组里选定2个孩子带饺子馅(菜馅按自家的口味准备,最好带熟肉馅,生肉容易变质,也不容易煮熟!用冰箱食品袋或干净的饭盒装好)。

  (4)每组选定2个孩子带饺子皮(先要用食品袋包好,再干净的饭盒装好)。

  (5)每班带大个的电饭锅2个,大勺子1个。

  (6)住校生一一对应由走读生负责赞助。

  4、活动场地:各班教室

  5、卫生准备:提前剪好指甲、准备肥皂洗手。

  四、活动要求:

  1、正副班主任参与指导孩子的活动,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和卫生教育。

  2、教育学生在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自由走动。

  3、老师要特别注意用电安全,电饭锅一定要放在桌子上,不可放置在地上。

  五、活动成果:

  1、煮茶叶蛋、包饺子的活动照片、形式各样的饺子图片等。

  2、请任课教师、兄弟年级的教师品尝我们的劳动成果。

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方案 篇四

  本期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认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形成初步的劳技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将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教学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思想、他人的实践经验,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二、与其它学科整合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

  1、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5、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6、结合语文、数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7、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2、体现综合。

  劳动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际。

  1、学校图书室。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2、信息技术。

  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3、绿色学校的创建。

  结合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做好综合实践活动。

  4、红色教育。

  结合学校的红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的教育。

  5、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6、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五、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拟定适应综合劳动学科特点的学期教研计划。

  2、检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学计划备课。

  3、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课教研活动。

  4、结合植树节进行植树活动。

  四、五月份:

  1、检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学备课。

  2、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研。

  3、从农村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4、结合学校红色教育开展活动,组织调查三岔红色史。

  5、组织小学生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六月份

  1、学期综合实践及劳动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2、收集、整理本学期工作资料。

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方案 篇五

  劳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参加劳动,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制定我校中高段学生参加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劳动的实施方案。

  一、明确意义,加强领导。

  1以班级为单位,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使学生明确参加劳动的目的意义,产生爱劳动的情感。

  2学校指定有关班子成员和年段长为领队人,班主任和有关科任教师为带队老师。(具体安排见附表)

  二、严密组织,加强管理。

  1每次参加劳动前,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劳动观念教育,不仅要加强劳动技能的指导,还要注意劳动习惯养成的教育。要求学生服从指挥、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的劳动,爱护农作物,注意环境保护。在劳动中不嬉闹,不做危险的动作。

  2学生要穿好校服,佩带胸卡,戴好遮阳帽,穿平底鞋,带好毛巾,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3各班级要足额参加,个别有特殊情况须请假,必须由家长申请,报请领队班子成员批准。

  4活动当天按附表安排前两班于上午7点30分在少年宫门口集中点名上车,其余班级于8点在少年宫门口集中点名上车。

  5劳动后班主任要填好《班主任手册》中社会实践登记表,做好学生劳动评价,并组织学生写劳动体会,每班择优上交一篇给学校存档。

  三、明确职责,加强后勤。

  1每次劳动的领队要负全责,带队老师具体负责,负责劳动前、中、后全过程,确保学生安全。

  2交通车辆由学校与基地联系。

  3学校领队班子成员要准备好防中暑等常用药。

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方案 篇六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培养良好习惯,奠定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践行本校校本教材《行为习惯指南》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树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劳动本领,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同时也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学校特举行“我劳动我快乐”首届学生劳动技能大赛,进一步推动养成教育的深化。

  二、参赛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竞赛,低年级和高年级原则上要求全员参与,有病不能参加者班主任要说明情况。中年级各班10名学生(班级推荐5名,学校抽点5名)

  三、活动时间及内容

  低年级:穿衣服、系鞋带(3月22日下午第一节)

  中年级:扫地(4月12日下午第二节)

  高年级:叠衣服(4月19日下午第三节)

  备注:雨天等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四、活动地点

  中年级:操场

  低高年级:东院

  五、比赛方法及评价标准:

  低年级:穿衣服、系鞋带

  比赛方法:口令响后,各班学生比赛开始:将衣服(校服)穿整齐(拉链拉好, 领口平整),鞋带系好。

  评价标准:一年级在规定的三分钟,二年级在规定的两分钟内活动,时间到活动停,评委团开始逐班检查酌情打分,取最后的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列名次。

  中年级:扫地

  口令响后,各班10名学生开始打扫指定区域的垃圾,要求打扫彻底,垃圾倒掉。

  评价标准:在规定的5分钟内清扫指定区域,时间到活动停,评委团开始逐班检查打分,按清扫处理垃圾的干净彻底程度酌情给分,取最后的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列名次。

  高年级:叠衣服

  比赛方法:口令响后,各班学生将自己的校服放在凳子上叠整齐。

  评价标准:在规定的半分钟内把校服叠整齐,时间到活动停,评委团开始逐班检查打分,按衣服平整程度酌情给分,取最后的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列名次。

  六、奖项设定

  各年级按所获名次分别在当月班级量化考核中按5、4、3、2、1的分值予以加分,团体前三名另颁发奖状

  七、活动组织:

  组织领导:z书记 z书记

  组织者:政教处 大队部 各班主任、辅导员

  协助者:电教处 总务处

  主持人:

  计时:

  备注:请各班布置学生回家自行练习。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方案【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