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精简6篇】

时间:2014-08-05 02:20: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理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课间活动方面的设计。课间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首先,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应该充分利用。一般来说,大课间活动时间为30分钟到1小时不等,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时间段。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活动项目。比如,可以设置一些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手工制作活动,如折纸、剪纸、绘画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大课间活动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在学校里,学生们往往只是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而在大课间活动中,他们可以和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学一起玩耍,这样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游戏,如拔河、跳绳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一些交流活动,如语言角、读书角等,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最后,大课间活动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在进行活动前,学校应该对活动场地进行检查,确保场地的安全性。同时,学校还应该配备专门的活动老师或者安全巡视员,负责指导学生活动和保证学生的安全。在活动过程中,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综上所述,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应该充分利用活动时间,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并保证学生的安全。这样的活动方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可以共同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快乐的课间活动环境。

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课间活动方面的设计。课间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首先,大课间活动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活动项目。比如,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跳绳等,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对于喜欢艺术的学生,可以开展一些手工制作活动,如折纸、剪纸、绘画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如音乐小组、舞蹈小组等,让学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特长。

其次,大课间活动应该注重学生的社交能力。在学校里,学生们往往只是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而在大课间活动中,他们可以和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学一起玩耍,这样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游戏,如拔河、接力赛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一些交流活动,如语言角、读书角等,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最后,大课间活动要保持多样性和创新性。学校可以不断尝试新的活动项目和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新的体验和收获。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外聘专业人士来进行一些特色活动,如科学实验、戏剧表演等,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和提高活动的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并保持多样性和创新性。这样的活动方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快乐和成长。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可以共同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环境。

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每位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工作主线,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意见的精神,本学期我校根据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和体育锻炼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系统地设计了能切实提高全体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的锻炼内容和方法体系,促使开展大课体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并以大课间体育为辐射点,推动学校体育及其它工作的不断深化。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增创了团体操(校操)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组织机构

  组长:高惠娟副组长:滕金花

  检查协调组:李芳、张建良、陈艳芳

  体育指导:柏秋香、金艳东、宋菊英、吴蕴雯

  成员:全体任课教师

  四、活动形式

  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一节课后(时间为30分钟左右)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采用“先集中——后按项目以班为单位分块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旨在全员参与,体现快乐学习,快乐体育,快乐成长的新理念。

  五、实施方法

  (一)上午大课间体育活动结构模式及各环节的要求。

  (二)室外大课间体育活动结构模式与各环节要求晴天见表一,雨天见表二。

  六、管理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教育意义和健体的作用,使师生达到共识: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

  2、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

  七、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体育教师指导活动。

  2、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

  3、负责值日的行政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

  4、因学校资金有限,体育器材各班让学生自己配备些。

  5、雨天各班自己安排室内活动。

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一切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开展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2、通过大课间活动,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3、通过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2、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周、班主任、副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分小组活动的形式。

  4、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体育融为一体。

  四、活动安排

  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第一节课后,时间为30分钟。

  第一部分:整队、进场(3分钟)第一节课铃声响后,同学们随着音乐整齐的走出教室。

  第二部分:自由活动————游戏(18分钟),在正副班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操场做游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或游戏(内容是可变的,班主任选择后上报体育组,选用轻快、活泼的音乐)

  第三部分:整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入操场指定位置准备做操。(1、5分钟)

  第四部分:广播操《初升的太阳》。(3、5分钟)

  第五部分:结束部分————整队、退场(时间3分钟)。同学们随着音乐有秩序的走进教室。

  五、组织机构

  组长:张玉翠

  副组长:张丽郑进联王玲玲

  成员:各班主任

  六、活动时间

  上午:7:40预备

  第一节8:00~~8:30大课间8:30~~9:00

  第二节9:00~~9:40第三节9:50~~10:30

  眼保健操10:30~10:35第四节10:45~11:25

  下午:1:55预备

  第一节1:50~2:30第二节2:40~3:20

  第三节3:30~4:10课外活动:4:20~4:50

  七、制度建设

  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班主任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大课间辅导员老师职责:

  1、室外体育活动,必须跟班到位,协助班主任组织大课间活动,并监督学生活动安全。

  2、协助班主任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

  注:如遇雨天,大课间活动在室内举行,活动的内容有:讲故事、阅读体育杂志、课外书籍、诗歌鉴赏、室内游戏等。

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落实宜兴市教育局、宜兴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专项督查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推进“阳光体育活动”,有效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根据宜教督(20xx)6号和宜教普(20xx)5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活动方案,以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活动目的

  1、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3、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荣清

  副组长:毛国祥、邱洪祥

  组员:黄华东、赵珍红、蒋海清、谈建强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负责教师:

  一年级:吴小仙、赵珍红

  二年级:潘惠芬、朱息妹

  三年级(1)班:沈艳、黄继英

  三年级(2)班:潘菊英、潘福南

  四年级(1)班:吕明蔚、邱洪祥

  四年级(2)班:宗伟、曹雪花

  五年级(1)班:李辉芳、毛国祥

  五年级(2)班:黄华东、黄汉勤

  五年级(3)班:周志娟、吴玲芳

  六年级(1)班:史美春、吴秀春

  六年级(2)班:沈彩娥、吴立新

  六年级(3)班:万春萍、潘军

  五、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一、二年级:以游戏为主:

  晴天:(捉迷藏、丢手帕、老鹰抓小鸡等)在校园内进行。

  雨天:(讲故事、猜谜语、背诗歌等)在教室里进行。

  三、四年级:一部分可参考一、二年级游戏内容:另加。

  晴天:跑步、跳远、拔河、踢毽、跳绳、徒手操、秧歌舞、武术、呼啦圈等。在校园内进行。

  雨天:(讲故事、演小戏剧、过独木桥、仰卧起座、夹弹子等)在教室里进行。

  五、六年级:

  晴天:跑步、跳远、跳高、垒球、篮球、乒乓球、跳绳、踢毽、拔河等。在校园内进行。

  雨天:(故事会和一些喜闻乐见、学生喜欢的,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学生自由组织、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教室里进行。

  以上活动仅供参考,各班都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序地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欢的活动。

  六、几点说明:

  1、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对本校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加强领导,平时经常检查督促,并组织有关活动方面的交流与评比,树立先进,带动全校,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2、大课间活动期间,有关负责的教师在活动中要认真负责,要重点抓安全教育,坚持不做和杜绝有危险性的行为和动作,始终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观点。要带领你所负责的学生,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

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全民体育健康”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实际行动喜迎祖国六十岁生日。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倡导全校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在校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使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热情,展现学校良好的精神面貌,为学校增添活力,形成动感而充满朝气的校园,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融育智、育德于健体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教师和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

  4、创造性原则。根据学校场地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

  下午第一节课后30分钟,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由于天气原因,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在教室进行棋类等游戏(器材自备),由班主任组织安排。

  2、制度措施。

  学校制订大课间活动时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实行领导督察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等多种制度,使大课间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

  3、资源保障。

  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这样既能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活动的器材原则上由学校购置,其它小型、易损器材由各班组织学生自带。

  4、安全保障。

  学校将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学生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5、实行激励。

  活动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考核分两方面:一是对班主任的考核。班主任的思想认识,责任心,工作态度将直接决定大课间活动的质量。为调动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应对此工作作为班主任的专项考核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发展。

  6、鼓励活动创新。

  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

  四、领导机制。

  体育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1、组长:xx。

  2、副组长:xx。

  3、组员:xx、xx、xx、xx。

  校长负总责,学校领导要到操场到

头参与活动和组织管理,各成员分别负责相关年级的活动落实,实行对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检查监督,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及时关注师生的活动动态,重视师生的活动安全。

  五、大课间活动程序安排。

  1、进场。

  2、快乐农家操。

  3、分散活动。

  4、退场。

  六、场地安排(就近,具体班级站位由本年级体育老师安排)。

  1、一年级:一年级教学楼前后。

  2、二年级:二年级教学楼前。

  3、三年级:水泥操场。

  4、四年级:水泥操场。

  5、五年级:篮球场及塑胶跑道。

  6、六年级:大操场。

  七、活动内容安排。

  一(1)跳绳、丢手绢(沙包)、跳房子、找朋友pk赛等活动。

  三(1)跳绳、踢毽子、陀螺、铁环、跳皮筋、呼啦圈、运球等活动。

  五(1)跑步、跳绳、球类、跳皮筋、铁环等活动。

  八、活动要求。

  1、每班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选择、设计分散活动内容,提前准备好活动器材,组织安排本班学生站队和活动。分散活动时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

  2、体育老师负责本年级班级的场地安排,并对学生的队列、农家操、分散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

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