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彩5篇)

时间:2017-01-03 04:23: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3. 学生能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3. 学生能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故事情节,不出现理解偏差。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不出现语法错误。

教学过程:

1. 师生互动(5分钟):老师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

2. 故事理解(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故事中的难点问题,并复述故事情节。

3. 词汇学习(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故事中的关键词汇,进行词汇操练。

4. 句型学习(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故事中的重要句型,进行句型操练。

5. 角色扮演(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故事中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故事情节展开,通过词汇、句型学习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加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 学生能够进行情景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表达。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 学生能够进行情景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表达,展示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表达,不受语言限制。

2. 学生能够进行情景对话,不出现交流困难。

教学过程:

1. 故事回顾(5分钟):老师简要复述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故事情节。

2. 情景对话(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对话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创造性表达(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故事情节的延续或改编,展示语言能力。

4. 角色扮演(10分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自己创作的故事情节,提高口语表达流畅度。

5.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情景对话和创造性表达展开,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创作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加强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更多的语言实践,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作者:方霞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

2、思考讨论:

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一心”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

错过了客店,就没有其他人家投宿了吗?

正当师徒俩感到焦急时,事情出现了怎样的转机?

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灰尘、蜘蛛网还表示什么?

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

3、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想想还有哪里不懂。

4、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李时珍师徒俩就

在古寺里是怎样过夜的呢?四人小组一起读第二部分,讨论。

2、讨论,交流。

3、理解:“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4、练习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自由组合读,指名读。

5、说说这部分的意思。

四、学习第三部分。

1、自由默读第三部分。

2、师徒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吧?(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

3、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4、12段中有两个“……”,它们的意思相同吗?分别表示什么?

5、李时珍是怎么分辨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的?这表明李时珍的什么精神?(严肃认真,非常负责)

6、分角色读这一部分,注意语气。

7、小结。

五、作业

查找李时珍的资料、故事;一些中药及其药效。

板书设计: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破败)

喝水、啃干粮

边忆边写

端详、扯下、嚼嚼

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

教学后记: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主要记叙了,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他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学时,让学生先搞清寺庙如何“破败”,边讲边读;在体会李时珍和弟子庞宪的对话,明白“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的含义;最后理解他们虽累了一天,但还要记下当天的寻访所得,以及李时珍在分辨不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时,是亲自品尝,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学习本课,通过让学生说,分角色朗读等来体会李时珍的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育学生要向李时珍一样,做事严谨认真,这是很好的思想教育的材料。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四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五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彩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