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学反思:“我可以捉住阳光!”(实用3篇)

时间:2011-08-08 08:40: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阳光教学反思:“我可以捉住阳光!” 篇一

在教育领域,阳光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积极、阳光的教学方式。它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真正的阳光教学并不容易,需要教师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首先,阳光教学要求教师具有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热情和活力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在教师自身充满阳光的时候,才能真正地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阳光教学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思考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最后,阳光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加以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总的来说,阳光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在阳光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伙伴,共同探索知识的乐趣,共同成长。只有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地捉住阳光,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让自己的未来变得更加光明。

阳光教学反思:“我可以捉住阳光!” 篇二

阳光教学是一种积极、阳光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我看来,阳光教学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学生自己的责任。只有学生自己有着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才能真正地在教学中捉住阳光。

首先,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学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只有在这样的心态下,学生才能真正地享受学习的过程,不断地提高自己。

其次,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从中获得知识。同时,学生还要勤奋学习,自觉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最后,学生要有个性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生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加以发展,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总的来说,阳光教学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学生自己的责任。只有学生具有积极的心态、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地在教学中捉住阳光,让自己的学习之路更加光明、更加美好。阳光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追逐着那道永不落下的阳光。

阳光教学反思:“我可以捉住阳光!” 篇三

  作者/潘 莹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

  

  那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一册中的《阳光》一课。在教学“阳光是大家的,谁也捉不住阳光”这一段时,我感慨万千地说:“是啊,阳光是公正无私的,它给予每一个人都一样多,谁也无法捉住它占为己有。”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有人嘀咕了一句:“我可以捉住阳光。”

  

  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曾经说过,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真实情境间经常性地存在着某种偏差,其实这种“偏”正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正是学生对文本教材碰撞的.自我解读,其中应该不乏有价值的成分。由此想来,课堂中那个嘀咕的声音不正是这种“儿童文化”的外显吗?其他学生的真实思想中是不是也存在着这样的想法呢?

  

  我再一次对教材进行了认真钻研,于是在第二课时中就有了这样的对话:

  

  师:(轻轻地)上节课谁说可以捉住阳光?

  

  生:老师,周筱说她可以捉住阳光。

  

  师:周筱同学真棒,有自己的看法。周筱,来说说你怎样捉住阳光,好吗?

  

  生:(大声)我家有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它,我可以捉住阳光,

  

  教室里爆发出—阵笑声。这—下,其他学生的思路也被

打开了,有的说:“我家有太阳灶,利用它可以捉住阳光来烧饭。”有的说:“我家有太阳能蓄电池,利用它我可以捉住阳光,想什么时候用电就什么时候用。”……

  

  “大家都说的很有道理,我们来修改一下课文,让它更科学,好吗?”这一下,学生的兴致更高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都是科学家发明的,改为‘科学家能捉住阳光,阳光是科学家的’。”“聪明的人可以捉住阳光,阳光是属于聪明人的。”“妈妈晒东西时捉住了阳光,阳光是妈妈的。”……当有人说出“我们捉住了阳光,阳光是我们的”时,学生完全在愉悦、自豪中领会了阳光的宝贵,人类的伟大。我也被学生的灵动所感染,所折服。

  

  课后,兴奋之余,我也有了更加深刻的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端上桌子的都是好菜”,习惯了分析作品中的成功之处,缺乏批判的眼光,我们在呼唤师生民主平等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平等,教师“跪”着教书,学生便习惯了“跪”着学习。

  

  课堂上发现亮点后,教师及时予以关注和引导,并进行放大,让所有学生都来关注,推敲课文中的语言,改变句子的说法。学生的智慧得以催生,情感得以撞击,视界得以敞亮,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我想,这是比任何设定的所谓知识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

  

  教师若能时时“为学习而设计教学”,通过富有智慧的教学策略重构教学,学生就会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智成长的愉悦。

阳光教学反思:“我可以捉住阳光!”(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