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1【优选3篇】

时间:2016-01-03 01:15: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1 篇一

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本教学设计将结合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创意写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在讨论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皇帝会相信那些骗子的谎言?”、“为什么其他人都不敢揭穿谎言?”等,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权力和社会问题。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同时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学生可以扮演皇帝、骗子、宫廷大臣等不同角色,通过模拟对话和行动,深入理解人物关系和冲突。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重新演绎故事情节。学生可以改编故事结局,加入新的情节和人物,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皇帝的新装》这个经典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参与式的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1 篇二

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时,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美术和手工制作等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本教学设计将结合多种艺术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同时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的氛围和情感。老师可以选用一些古典音乐作品,如肖邦的《军队进行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让学生闭上眼睛,用音乐表达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感情。通过音乐欣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同时培养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美术的方式让学生展现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学生可以用水彩、彩铅等工具,在纸上绘制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通过美术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同时加深对故事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最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新装”。学生可以用纸杯、纸板等材料,制作皇帝的新装、骗子的服装等道具,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通过手工制作,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皇帝的新装》这个经典故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艺术的魅力中感受到乐趣,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1 篇三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使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教学重点:这篇课文学生比较熟悉,讲时主要引导学生学习

1 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 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 学生体会并学习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着重分析皇帝的性格特点)

一 由开始教学借助联想和想象的作品的教学单元,引出《皇帝的新装》。

二 简介作者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三 简介童话特点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四 正字音

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 钦差qīn 更衣gēng (改换)

随声附和hè(“跟着唱”、“跟着说”)和好hé 自称chēng(“说”)相称chēn(“适合”、“配得上)

圈定quān,(“画圆形”讲)猪圈juàn,(养猪的栅栏)

五分析

(一)分角色朗读(或听朗读录音)。

根据“思考和练习三”的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时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二)分析段落,概述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皇帝喜欢穿新衣服,(故事发生的缘由)。

第二部分(2至4段)两个骗子向皇帝行骗(故事的发生)。

第三部分,(5至22段)大臣和皇帝受骗、骗人(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23段至末尾)皇帝裸体参加游行大典(故事在高潮中结束)。

(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笑新装)

(三)口头复述故事。

——要求:(1)叙述有条理,情节完整;(2)不遗漏人物重要的对话和心理独白;(3)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四)这篇课文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请同学们说说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五)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六)分析皇帝是个怎么样的人?

1第一部分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用夸张手法表明了他的心思兴趣都在穿漂亮衣服上,爱慕虚荣,奢靡无度,昏庸懒惰,荒废朝政,这就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缘由,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留下了有力的伏笔。他还喜欢“显耀一下他的新装”,这又为后文写他穿着那套“新装”——裸体游行预作了伏笔。

2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的话?

——第二部分:骗子先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抓住了皇帝爱好新衣的特点,针对这个特点行骗,投其所好;又说用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

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击中要害因而能够诱使皇帝上当。揭露了皇帝的愚蠢、懒惰、虚荣心十足。

3 皇帝为什么要派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了解骗子织布的情况?

——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织造的情况,但一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新衣时,心里未免害怕,所以决定先派最有理智、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接着又派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他想,这样比较稳妥。表现出他很心虚,害怕自己看不见这布。这是由于“愚蠢”和“不称职”而产生的心虚。

4皇帝在看骗子织布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皇帝听见两位官员这样说,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一想到这一点,他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只得说道:“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的满意!”并且装模作样地“仔细地看着织布机”,表明他在观赏布料。这位皇帝为了保住尊严,维持专制统治,也只能这样自欺欺人,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头衔,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进一步揭露了皇帝的崇尚虚荣、愚蠢无知,口是心非;

5分析皇帝在换上新装时的动作细节的描写

——皇帝在换上“新衣”以后,“在

[4]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1【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