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实用3篇)

时间:2017-07-05 09:39: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大数的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于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认知并不清晰。他们往往容易将数字大小概念混淆,导致在比较数字大小时出现错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数字大小的差异,加深他们对于数字大小的认知。

其次,我还发现学生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容易出现错位的情况。他们在进行进位借位运算时经常出现计算错误,导致答案不正确。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课堂上增加了更多的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进位借位的技巧。

最后,我还发现学生对于数字的应用认知不够灵活。他们往往只能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计算,缺乏灵活运用数字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字应用能力,我在课堂上增加了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数字运用的能力。

通过对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反思,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二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发现学生在掌握进位借位运算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我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进位借位运算时经常出现概念混淆的情况。他们往往无法准确理解进位借位的概念,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进位借位的过程,加深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

其次,我还发现学生在进行进位借位运算时缺乏练习机会。他们往往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缺乏足够的练习机会来巩固所学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进位借位运算的能力,我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以加强他们的计算能力。

最后,我还发现学生在进位借位运算中缺乏耐心和细心。他们往往在计算过程中粗心大意,导致出现错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计算的准确性,我在课堂上进行了更多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保持细心和耐心。

通过对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反思,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借位运算的技巧,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三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由三个方面:1、数数的过程中,怎样教学生学会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2、怎样教学生体会多位数中数位的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位关系?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数数的`过程中,怎样教学生学会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在教学中,我利用电教平台播放教学光盘,先让学生认识“一、十、百、千”,然后通过复制功能,一边摆,一遍数,让学生经历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一百一百数,一千一千数。由此,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在学习了算盘以后,我经常让边拨边数数。还通过拨比我大10的数、比我小100的数、比我大1的数等多种练习形式,让数数的活动不再枯燥单调,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动手、动嘴和动脑,多角度全方位帮助学生学会数拐弯数,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2、 怎样教学生体会多位数中数位的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位关系?在教学中,我注重利用电教平台,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等方式,逐步发现“十个一是10,十个十是100,十个一百是1000,十个一千是10000”,随后利用拨算盘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个位满10向十位进一,十位满10向百位进一……”,最终引导学生发现“相邻数位间的进率是10”这一普遍规律。 3、 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在写数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理解数位与计数单位。刚开始教学写数和读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先注明数位表,然后让学生对齐数位表写数。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数位有0的时候,学生不会多写或者少写中间或者末尾的0。读数的时候,学生根据数字上面标注的数位,就不会将数字对应的计数单位搞错。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将数位也熟记于心,很多孩子逐渐能够摆脱数位表进行熟练地读数和写数。 4、 在《万内数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认数工具,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如,前期主要可以利用点子图、小棒、小正方体等直观工具,后期主要利用更具逻辑结构化的学具,如计数器和算盘等,从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数感。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与操作结合,做到“一动多得”,确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如之前提到让学生用算盘拨我大10的数、比我小100的数、比我大1的数等多种练习形式,既帮助学生熟练用算盘表示数,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十进制,同时突破数拐弯数这一难点,可谓是“一动多得”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