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推荐3篇)

时间:2015-04-03 09:41: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篇一

在冬季的雪地里,孩子们总是兴奋地玩耍着,堆雪人、打雪仗,然而,我们能否让他们在雪地里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呢?通过本篇教学设计,我们将带领孩子们成为雪地里的小画家。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绘画工具,比如颜料、刷子、水杯等。然后,找一个适合绘画的雪地区域,让孩子们在雪地上展开他们的艺术创作。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图片或者简单的绘画主题,比如雪人、雪景等,帮助孩子们找到灵感。

在绘画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运用不同的色彩、线条和形状,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可以教导他们一些绘画技巧,比如如何混合颜色、如何运用光影效果等,让他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完成作品后,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展示活动,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通过展示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还可以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让他们在雪地里度过一个充满乐趣和意义的冬日时光。让我们一起成为雪地里的小画家,共同创造出属于我们的美丽雪景吧!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篇二

冬季的雪地里,孩子们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引导孩子们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成为雪地里的小画家呢?通过本篇教学设计,我们将探讨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可以从观察开始。带领孩子们走进雪地,让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感受雪地的纯洁和美丽。可以带上相机或者纸笔,让孩子们记录下自己眼中的雪景,以便后续的绘画创作。

接着,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绘画训练。可以先从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开始,比如如何运用线条和形状、如何表现光影效果等。通过这些训练,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熟练地运用绘画工具,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运用不同的色彩和材料,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尝试一些新颖的创作方式,比如利用雪地的纹理、雪花等元素进行创作,让他们的作品更加独特和有趣。

最后,在展示作品时,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评选活动,让孩子们互相欣赏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在雪地里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成为真正的小画家。让我们一起在雪地里留下属于我们的艺术印记吧!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篇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4.学会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写课后第2题填空题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音、读成句。

(二)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认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是冬眠动物。

(四)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二)读懂课文内容,学会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板书:13 雪地里的.小画家

1.“雪地”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把大地都变成银白色的了)

2.什么是画家?(绘画技艺很高的人)

3.课题讲的谁?(小画家)

4.什么地方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述:我们学学课文,看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人的,都画了些什么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

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成句。(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说出每一句是第几行)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四种小动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状不同,青蛙是冬眠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它们很高兴)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

(3)“一群”是多少?(好多个)

(4)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自己练说)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板书: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形状,说出它们形状上的特点,说说它们的名称。看书上插图与图片比较,说说小画家们画得像不像。

(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依次问其他几个动物画的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垫像梅花,小鸭的脚趾间有蹼连着,印出样子像枫叶,小马的蹄印像月牙)

4.读第4句话。(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小动物走过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们画的画。把它们各种形状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丽的画)(自己练说后,指名回答)

5.读第5、6两句话。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师述: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为了减少消耗,就卧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像睡觉一样,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再恢复正常活动。

(四)指导朗读。

师述: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自己练读后,指名读,找2~3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6个生字:画、叶、牙、用、笔、几,认识新偏旁“?”,竹字头。

(二)完成书后作业第2题。

(三)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学会6个生字。

1.画,huà,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提问。(画,huà,用部件加笔画方法记,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中间是“田”,下面是竖折、竖两笔,一共8笔)

(2)自己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口头组词语。

画家 图画 绘画 画报 笔画

2.叶,yè,读准字音,读词语:枫叶。

(1)识记字形。自学后提问。(略)

(2)口头组词语。

树叶 叶子 落叶 绿叶

3.牙,yá,拼读音节,读词语:月牙。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说。(用数笔画方法记,一笔横“一”,二笔竖折“”,三笔竖钩“”,四笔斜撇“牙”。一共4笔,月牙的“牙”)

(2)口头组词语。

月牙 牙齿

4.用,yòng,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用,yòng,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半包围结构,外面同字框,里面是横、横、竖。一共5笔。第一笔是竖撇)

(2)口头组词语。

用处 作用 用电 功用 费用

5.笔,bǐ,拼读音节,读词语:画笔。

(1)认识新偏旁“?”,竹字头。笔顺是撇(),横(?),点(),两边一样。

(2)识记字形。(笔,bǐ!,上下结构,上面竹字头,下面“毛”字,一共10笔)

(3)口头组词语。

毛笔 钢笔 铅笔 画笔 笔记本

6.几,jǐ,拼读音节,读词语:几步。

自学字形。与“几”字有什么区别?“儿”第二笔是竖弯钩(乚),“几”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三)指导书写。

1.画:引导学生自己找准位置(整体部件),看教师范写字后,独立写字头。

2.叶、牙、用、几4个字方法同上。

提示:“用”第一笔是竖撇。

3.笔。

(1)整体位置:上小下大。

(2)部件位置:①竹字头上的两上“”在竖中线左右各一个,左边第二笔横尾压竖中线,右边第一笔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