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13-08-05 01:10: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自主研读感悟老子的品行

  1.你觉得老子是个怎样的人?又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呢?

  2.自主阅读思考:老子是怎么对待孔子的?划出相关的词句,朗读体会。

  (1)“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感悟品行:爱护晚辈)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感悟品行:诲人不倦)

  3、自由练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迎候”和“等候”这两个词语可以调换嘛?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2)“拜访”和“拜见”呢?

  小结:

  他们是德才兼备的人。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扎实、认真提态度。老师也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也能像孔子那样,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做到不畏艰难、谦虚好学、彬彬有礼,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三.孔子文化交流

  1.你知道关于孔子的什么资料吗?(学生交流)

  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习了解孔子的论语及三孔方面的文化。

  2.学习课文后的选做题。

  四.作业

  1、课外收集积累孔子的名言和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2、做一做“孔子书签”。

  教学反思

  《孔子拜师》是一篇极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课文。文章在叙述顺序和叙述方式上都很明朗。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立足于孔子的拜师过程及体悟孔子其人的人格品质的。这节课一共用了两个课时,结束之余,依旧有许多的问题。这种具有浓厚的人文内涵及文化底蕴的课文怎么教?

  应该来说,如果教师有这个能力,使出浑身的力气讲就是了,学生对于此种类型的课文的感受相对要弱一些,语言的训练点似乎没有那么丰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所谓的文化价值与内涵如何呈现,如何以语言的形式让孩子们感知并领会,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尽管我很认真地去备课,力求“面面俱到”,但上完课后才发现,还是有很多地方忽视了或者说处理得不到位。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重点词语抓得不够。例如在孔子拜师路上的那一句话中,其实除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外“上千里路”、“几个月”、“终于”等词都能体现出孔子这一路上的艰辛。而自己备课时没有真正地做到细心,把这些重点词语给遗弃了。这是自己最不满意的一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与反思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