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优质3篇)

时间:2016-06-01 04:12: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需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合理的组队方式。在组队时,老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和学习风格,避免出现组员之间差距太大导致合作困难的情况。同时,老师也可以采取随机分组或跨年级分组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与不同的同学合作,拓宽视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给学生分配任务时,老师应该清晰地告诉他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任务,避免出现任务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的情况。同时,老师也可以为小组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目标感。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机制。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定期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同时,学生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反馈,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或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需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篇二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尝试过小组合作学习,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然而,我也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一些学生不积极参与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可能会依赖于其他组员,不愿意付出努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设立组内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一些组员之间不和谐的问题。有时候,由于个人之间的性格差异或意见分歧,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出现冲突和摩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一些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有时候,学生可能会对学习目标和任务不清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目标感。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机制。在学习过程中,我可以定期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同时,学生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反馈,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需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相信小组合作学习会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篇三

 

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目标,如讨论、演唱、合奏、创作、游戏等。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民主化,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也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扩展学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及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教学中。我在音乐学科中也积极努力做着这方面的尝试,我们音乐教师也应对这一“课堂模式”做更深入的研究与反思。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呢?

  我在音乐学科教学中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发现“热闹”的场面背后,最初只有41%的同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积极效果,51%的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只是流于形式,8%的同学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在浪费时间,毫无功效。例如,在教学《高亢的西北腔》时,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对作品的感受,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把作品表达出来,例如,画画、一首小诗、图式等等。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我身边的一个小组在认真地研究着,讨论着,由于意见不一,争得面红耳赤;离我视线较远的地方的一组,四个女同学在认真地讨论着,两个男生在嬉闹,还有一个女同学坐着闷声不响;其他的小组表面看来很认真,但不知合作的结果如何。

  十分钟后,小组学习结束。各小组开始交流展示,但效果不理想。有的小组有形式但无内容,有的有内容但形式单一,由此可见,刚才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失败的'。那么,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即合作内容、合作态度、合作时间等。如何提高和改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合作价值

  形式为内容服务。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主动,使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设计适合多人合作学习的活动和作业。首先,必须有合作价值,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活动和作业或是引人入胜的场景,或是令人兴奋的刺激,或是让人困惑的问题,或是可以预见的成就。其次,我们在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时,应该注意内容含量不宜过小,如果单个人力量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大家合作的必要;内容难度要大众化,过难容易冷场,或者导致只有少数人的真正参与,而且,创作活动不宜出效果,过易会使学生无须作深入的思考,缺少思维价值的合作,没有什么意义。

2、合作学习的态度要诚恳,要有集体协作的意识

  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发现他人的优势,学习他人,悦纳他人,完善自己,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种情感同化的态度,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努力。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有些小组的学生虽然面对面地坐在一起,却各忙各的事,无法交流,不会合作,小组学习如同虚设。那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学生,其主体性受其身心尚未成熟的状态制约,认识水平、交往水平、自律水平是逐渐发展提高的过程,学习行为需要监护、引导和规范。比如前面提到的《高亢的西北腔》中的小组合作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合作。因此,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制定选择小组活动规则,探索小组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明白聆听别人的发言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指导小组长的工作方法,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等。譬如,我在给其他班学生欣赏《高亢的西北腔》时,改变以往的小组合作方式,在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谈谈对乐曲的感受时,让学生采用“任务分割,结果整合”的方式,做到人人参与。有的可以从情绪上谈,有的可以从速度、力度上谈,有的可以从节奏、旋律上谈,指派一名学生记录大家的发言,然后代表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协同作战、共同成功。

  另外,在每次交流结束时,教师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评价小组合作的能力。以此经常提示、强化,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使他们真正懂得,不是聪明的人能成功,往往是能吸取别人的意见,与他人合作的

人能成功,进而不断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3、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充分

  现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遗憾:学生刚刚进入角色 ,学生的思维刚刚展开,所研究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便偃旗息鼓,终止大家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因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了其深入展开。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用得当,在教学中确实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决不是万灵丹,一服马上见效,它通常需要花长时间苦练才能成功。除了要有良好的学科知识之外,要设计良好的合作学习教案或教学活动,还需要有很好的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础,整合成良好的教学专业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