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时间:2013-02-08 02:16: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本节《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确定圆的条件》。在教学设计上,我采取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探究经过平面上几个点能确定一个圆的条件,先回顾复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几点确定一条直线”等知识,为下面寻找做圆的方法做好铺垫。由类比的数学思想得到探究经过平面上一点、两个点、及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方法,整个探究过程我坚持老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在得到“不在同一直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定理后,概括得到三角形的外接圆、外心等概念和外心的性质。

优点:

1、本节课中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探究经过平面上几点作圆的方法,层次分明,学生理解起来简单明了。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在作法上,让学生经历了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即通过画图、观察、分析、发现:经过平面上一个点可以画无数个圆(因为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都不确定,故有无数个);经过平面上两个已知点也可以画无数个圆(因为圆心分布在连接两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有无数个位置,故不唯一);经过

平面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因为圆心的位置是唯一的且半径的大小也是唯一的故能确定一个圆)。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手画图能力及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目标。

3、学生小组交流活动积极有序,讨论热烈。

4、学生点评积极大胆,准确到位,起到了小老师的示范作用。

5、本节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建议有如下几点:

(1)时间分配方面不够合理,出现前松后紧。

(2)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很纠结反证法要不要讲,很多老师认为最后的反证法可以不讲,因为时间有限,也很难讲清楚,在自习辅导时另做处理。

(3)处理“外心”在三角形的什么位置时可以采用几何画板来动态演示,更加形象、直观,又可以节省时间。对此,我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处理方法。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