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依据

时间:2019-06-03 02:36: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依据

(一)斯密斯—雷根教学理论作者原话:“……一些问题是由于媒体的发展要求加速设计过程,还有一些问题是由于与这个领域相关的理论基础越来越丰富。然而,最紧迫的却是系统设计过程模式中,前端分析之后就是‘设计教学策略’……”(二)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布鲁纳(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适合性》(1971)等。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间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因此,应该把发现学习作为儿童教学的主要方法,以鼓励儿童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布鲁纳指出,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其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进行再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找正确结构和意义。”布鲁纳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发现学习的方法,一是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二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三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四是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操作的发现技能。(三)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掌握学习”不仅是掌握学科的知识,而且还应该掌握学科的方法和手段。布卢姆认为,实施“掌握学习”必须把握3个变量,一是先决认知行为,指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二是先决情感特点,指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动机和态度。三是教学质量,指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直接控制因素。2、“掌握学习”的关键要素布卢姆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原理,把掌握学习的要素分解为课程计划、教学程序和评价3个层次,每个层次又有若干子要素,形成了“掌握学习”计划的要素结构。(四)南国农教育技术学——顶尖人物(还活着的)1. 南国农先生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科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体系,它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2. 南先生在电化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理论中包含了八室一站三系统,即普通电教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学科专用实验室、微型电教室、视听阅览室、电教教材库;卫星地面站;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南先生的现代教材体系理论,书本教材系统:1教科书、2讲义、3习题集、4实验、实习指南、5学习指导书、6教学指导书。非书本教材系统:7幻灯教材、8投影教材、9电影教材、10电视教材、11录音教材、12唱盘教材、13视盘教材、14计算机课件。普通教学法 语言教学:讲授、谈话、讨论 直观方法:演示、参观 实践方法:练习、实验、实习媒传教学法 单媒法:幻灯、录音、电影、计算机、语言实验室等多媒法:多种媒体优化综合应用的方法南先生建立现代教学模式体系的理论,初步形成的模式:多媒体优化组合课堂教学模式、远距离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网络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探讨中的模式:支架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南先生对素质教育概念的简洁理解理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创造型人才。所谓创造型的人才就是:1受过充分的教育,具有广搏知识;2善于独立思考,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有高尚理想和道德情操。南先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南先生的教师能力层次结构,基础层次:听、说、读、写、算、计算机应用;中间层次:1一般能力:组织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创业能力,2专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现代教育媒体的操作维护能力、教学软件编制与应用的能力;较高层次: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南先生的基本经验理论▲成功的实验,必须要有理论的指导 1、必须要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 2、没有一种万能的学与教理论。▲成功的实验,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 1、必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 2、没有一个人人适用、处处选用的万能软件。▲成功的实验,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恰当的选题 1、实验目标应明确具体、难度适中、便于检测; 2、选题力求适应社会需求、与教改结合。▲成功的实验,必须要有认真的评价 1、既重视诊断和终结性评价,更重视形成性评价; 2、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 3、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4、优秀成果要上报、上书、上刊、上网。▲成功的经验,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1、要正确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2、以先驱者为榜样,努力估一个创新的教育工作者。所谓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主要有:四种教育观:现代教学

观、现代师生观、现代人才观、学习时空观;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种教育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一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三种传播理论:拉斯威尔“5W”理论、施拉姆的双向传播理论、贝罗的SMCR理论。使用三种技术是指:现代媒传技术、现代媒体技术、教学设计技术。做两件事情是: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和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以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体系。(五)教育部文件:教育部2000“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提倡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的普遍应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课程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在于“信息技术整合于每一节课或每一单元的焦点是课程的结果而不是技术” ,而“整合”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技术的有无、多寡和先进与否,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都应服务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理解“整合”的目标时,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避免过分重视彰显技术优势,而偏离课程培养目标或忽视学生的体验和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依据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