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精彩3篇】

时间:2017-03-01 05:33: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提高教学质量。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方式,找出不足之处,进而改进提升。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个人的一些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首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我会首先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学生的反馈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我会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例如,在上一堂课中,我发现我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加明确地设定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清晰明了地知道自己需要学到什么。

其次,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我也会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所在。例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更多的讲解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最后,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我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我会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发现在上一堂课中,我在讲解知识点时缺乏生动的例子和案例,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引入更多的生动案例和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的来说,通过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方法,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优势和不足,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进行改进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坚持反思的习惯,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方法,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进行改进。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教学反思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我会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我会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例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更多的互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我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我会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发现在上一堂课中,我在讲解知识点时缺乏具体的案例和实例,导致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引入更多的生动案例和实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我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我会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明确地传达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例如,我发现在上一堂课中,我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明确地设定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清晰明了地知道自己需要学到什么。

通过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方法,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优势和不足,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进行改进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坚持反思的习惯,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篇三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是数学三

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而且,这部分知识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领悟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上完课后,我就这节课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主动投入

  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生活中的实例是学生认识分数的重要素材。引出分数时,我选择学生熟悉的数学活动情境,呈现了本单元的基础学习内容,体现了玩中认识数学以及人与生活、自然的有机联系的思想。主题图呈现从整数到分数的拓展。教学设计中围绕三个问题开展教学:图中有些什么?数一数有多少个?你可以怎样表示?学生通过观察、数数后知道:图中有8棵树,16个小朋友,7只鸽子,2个食盒等.16个同学可以用16表示,7只鸽子可以用7表示,教师揭示这“半个苹果怎样表示”?让学生形成认知矛盾冲突,从而感受分数的产生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新的求知欲

  二、恰当引导,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训练学习思维

  在新课伊始,从整数的.平均分开始,从4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到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两份,再到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结果是半个。让学生把各种食品分一分的过程中,唤起已有知识“平均分”,并由“平均分的半个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引出1/2。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1/2的意义,自然衔接1/2的写法。初步认识1/2后,安排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动手折出圆形纸片的1/2,并及时进行交流,学生在动手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1/2的表象。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经历了1/2的产生、形成的过程,真正的理解、体会了1/2 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形纸的1/2。所以学生在叙述1/2时说得比较规范、到位。

  随后的想想说说,结合生活的具体事例认识1/2,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二分之一的认识。

  在折1/4时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出现了横折、竖折、斜折多种折法,

资料共享平台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让学生动手折纸,不只是对1/4认识的简单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不但要求学生折纸,还要求学生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四分之一。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存在1/2的情况,这个环节我感觉自己放手不够,总是担心孩子们说不上来,所以我代替他们列举了好多现象,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今后该放手的要放手,要相信学生。

  2、学生自己创作A4纸的1/2与A4纸的1/4,然后比较大小,让学生通过直观做出判断,1/2大于1/4。我感觉这个环节自己处理得不够细致,本想直观的东西学生容易接受,所以没做过多的说明,其实我忽略了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应该让学生说一说,除了从直观上以外,你还可以怎么理解1/2大于1/4?可以另外再比较一组不涂色的分数,直接比较大小,引导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去比较大小。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

  在比较结束后,应该有如下的延伸思考:比1/5大的分数还有几分之一?比1/6小的分数还有几分之一? 将分数的大小比较推向高潮,学生体会:分子都是1,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3、 最后环节,寻找生活中的分数欠缺。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说出用“剪”来证明斜着折也是平均分,评价语言要及时:“你真大胆,老师佩服你的勇气,我们就来试一试。”

  5、课堂上,教师的体态声音也是必备素质。语言的语调很重要,轻重缓急要得当,是吸引学生的条件之一。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基础。

  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中的例题和“想一想”,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感悟把一盘桃平均分成4份和2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1/4和1/2来表示,从而发展对分数的认识。经过施教,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景,让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教学源于丰富的、有趣、现实的日常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求新知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