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浙江录取率高达85.4%(实用3篇)

时间:2012-08-05 04:18: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浙江录取率高达85.4%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考不再是独木桥这一传统观念已经逐渐被打破。浙江省作为教育强省,其高考录取率一直居高不下,今年更是高达85.4%,这无疑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机会。

首先,浙江省在教育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招生机制,让每位考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避免了高考成绩的绝对化。这种多元化的录取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掘考生的潜力,也能够给考生们更多的选择空间,提高了高考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其次,浙江省不断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通过不断优化高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前往浙江省深造就读。在高考录取率居高不下的同时,也保证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使得更多的考生和家长愿意选择浙江省的高校进行深造。

总的来说,高考不再是独木桥,浙江省高考录取率的提升给广大考生和家长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是浙江省取得这一成绩的重要原因,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高考录取率还会有更大的提升,为更多的优秀学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浙江录取率高达85.4% 篇二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不再是独木桥这一传统观念在浙江省已经被彻底颠覆。今年浙江省高考录取率高达85.4%,这一数字不仅代表了高考制度的公平和透明,也反映了浙江省高等教育的优质和吸引力。

首先,浙江省在改革高考评价体系和招生机制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考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地展现和发挥,避免了高考成绩的绝对化。同时,通过多元化的录取方式,让每位考生都有机会进入心仪的高校,提高了高考的公平性和灵活性。

其次,浙江省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一直备受推崇。高考录取率的提升也反映了浙江省高校的吸引力和声誉。通过不断优化高校的教学设施和课程设置,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前来就读。这种良性循环不仅提升了高校的整体实力,也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

总的来说,高考不再是独木桥,浙江省高考录取率的提升代表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和透明,也反映了浙江省高校的优质和吸引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希望浙江省可以继续推进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更多的优秀学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

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浙江录取率高达85.4% 篇三

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2012浙江录取率高达85.4%

浙江在线讯

  9月,杭州小伙李剑飞开始了他在浙师大的大学生活。今年,就读中策职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他,通过单考单招,考上了大学本科浙江师范大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

  3年前,他想走的是“读重高考大学”的标准路,但中考失利,他觉得考大学上本科无望,曾低落了很长一段时间。

  了解“职高生也可以上本科”的政策后,李剑飞重振旗鼓,努力为自己争取了上本科的机会。

  读大学本科的路宽了

  3年前,李剑飞在凤起中学读初三。

  “当时他的成绩不错,在年级排名前二十,数学蛮好,科学也不错,上重高希望很大。”李爸爸聊起儿子中考前的情形,记忆犹新。他说,让儿子上重高,考大学,是全家的一大希望。

  没想到,中考时李剑飞科学没发挥好,成绩一下子掉了好几十分。

  “很难过,很失落。”李剑飞捱过那段低潮期后,决定去读他的第二志愿职高。他在初中时,对电学很有兴趣,学得也很好,觉得“男生学点技能也不错,有门技术,能自己养活自己”。

  他的第二志愿是中策职校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但在当时,不管是李剑飞还是爸妈,都隐隐觉得,虽然以后还能读高职,但大学读本科哎,算了吧。

  “高一刚进职高时,比较低落,学习也没什么动力。”李剑飞说。开学后,高一班主任的一次家访给了他“正能量”, “我才知道职高生也有机会读本科,觉得自己也可以努力看看。”

  高中时,李剑飞在班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今年单考单招,他考了642分,全省第12名,顺利进入他的理想学校理想专业。

  孩子读书没让家里投大钱

  儿子顺利考上大学,李爸爸高兴坏了,不过回想这10多年来,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他说虽然家里很重视,但仔细算算,支出并不多。

  李剑飞小学读的是长寿桥小学,初中是凤起中学,都是家门口的公办学校。李爸爸说,因为觉得这两个学校教学质量都非常不错,就没动过读民办的心思。

  小学、初中都是全免学杂费的。高中读了职高,因为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属于艰苦行业,免学费,每学期还能拿到所有职高生都有的750块钱补助。

  进中策职高后,李剑飞因为专业出色,多次参加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大大小小的奖拿了无数,包括全国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两次冠军。每年,他都能拿奖学金回家。

  职高毕业一样很抢手

  “应该说,儿子挺给我们省钱的,也很省心。”聊起儿子的成长路,李爸爸很感慨。

  李剑飞的专业能力很强,有年暑假他去松下的一个分公司实习,工作是给员工培训。那些员工都是大专生,有些还是工作一两年的熟手,他们面对这个当时高二的“小老师”,也很是心服口服。

  “都是我很熟悉的生产流水线设备编程。”李剑飞说。那次实习,碰上生产线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出了问题,公司的技术人员花了一个多月都找不出哪里出了错,李剑飞在半天时间里就找出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方法。

  李剑飞的老师说,即使他高中毕业就出来工作,同样很抢手。但李剑飞觉得,“能进一步深造还是很需要的”,实习经历坚定了他考大学读本科的理想。

  “他如果有兴趣,希望他大学毕业后还可以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李爸爸说。

  记者手记

  上大学的路越来越宽了

  今年,浙江高考录取率达85.4%。翻看浙江年年攀升的.高考录取率,可以说,孩子的大学梦更容易实现了。上大学的路也越来越宽,能读本科的机会也更多。

  高校的招生录取模式,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更加多元化。

  为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做法,浙江省也在做一些新尝试。2011年,浙江省开始探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首先在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两所本科院校试点。“三位一体”招生即按高中会考成绩、高校综合素质测试和高考成绩2:3:5的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考生。

  这项改革,可以说是找到了高校多元评价、多元选拔的有效途径,让不同类型的人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教育部门曾对“三位一体”录取的学生进行跟踪分析,发现这些学生比统考统招的学生更活跃,心理调适能力也更好,而且,对所学专业也更认可。今年,“三位一体”招生试点扩大到14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考生和家长都感觉到,读大学的路,是越来越宽了。

  同时,随着浙江在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多,很多家庭在教育上的必要支出也越来越少。2006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一年,免除学杂费,浙江就动用了12亿财政资金。 2008年,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

段的学生,课本、作业本也免费了。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项费用,是公共教育均衡化的一大重要举措,让无数老百姓受益。

  (钱江晚报)

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浙江录取率高达85.4%(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