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优选5篇)

时间:2011-06-03 09:24: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薇甘菊 篇一

薇甘菊的功效与用途

薇甘菊,又称洋甘菊,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其花朵细小而美丽,常被用于制作花茶或药用。薇甘菊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镇静、消炎、抗氧化、促进睡眠等功效。

薇甘菊茶是最常见的薇甘菊制品之一,其制作简单,只需将薇甘菊花朵用开水冲泡即可。薇甘菊茶有助于缓解焦虑、失眠、消化不良等问题,同时还能帮助降低血糖、降血压、提升免疫力。因此,薇甘菊茶在日常生活中备受欢迎。

除了饮用外,薇甘菊还可以用于皮肤护理。薇甘菊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缓解皮肤炎症、减轻皮肤红肿和瘙痒。将薇甘菊花朵加入沐浴水中,可以起到舒缓肌肤的作用。此外,薇甘菊精油也被广泛用于按摩和芳香疗法中,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总的来说,薇甘菊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无论是饮用薇甘菊茶还是使用薇甘菊精油,都能带来身心放松、健康保健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品尝薇甘菊的好处吧。

薇甘菊 篇二

薇甘菊的种植与养护技巧

薇甘菊是一种易于种植的植物,只要遵循一些基本的种植与养护技巧,便能在家中轻松栽种薇甘菊。首先,选择适合薇甘菊生长的土壤,最好是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在春季或秋季将薇甘菊种子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薇甘菊是一种喜欢阳光的植物,因此在种植时应选择充足阳光的位置。同时,要注意避免土壤过于潮湿,以免影响薇甘菊的生长。在生长期间,定期给薇甘菊施肥,并及时除去杂草,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薇甘菊的养护也包括定期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在薇甘菊生长过程中,可以适当修剪植株,促进新梢的长出。同时,要注意观察植株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持植株的健康。

总的来说,薇甘菊是一种适合家庭种植的植物,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种植与养护技巧,便能在家中轻松种植薇甘菊。通过种植薇甘菊,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花朵,还能享受到其带来的药用价值。让我们一起在家中种植薇甘菊,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吧。

薇甘菊 篇三

薇甘菊 篇四

薇甘菊 篇五

icrantha Kunth),也称小花蔓泽兰或小花假泽兰。是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如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印度洋圣诞岛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包括斐济、西萨摩亚、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大约在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2008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目录 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地理分布传播途径收缩展开 形态特征 薇甘菊为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茎细长,匍匐或攀缘,多分枝,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幼时绿色,近圆柱形,老茎淡褐色,具多条肋纹。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长4.0~13.0 cm,宽2.0~9.0 cm,基部心形,偶近戟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数个粗齿或浅波状圆锯齿,两面无毛,基出3~7脉;叶柄长2.0~8.0 cm;上部的叶渐小,叶柄亦短,头状花序多数,在枝端常排成复伞房花序状,花序渐纤细,顶部的头状花序花先开放,依次向下逐渐开放,头状花序长4.5~6.0 mm,含小花4朵,全为结实的两性花,总苞片4枚,狭长椭圆形,顶端渐尖,部分急尖,绿色,长2~4.5mm,总苞基部有一线状椭圆形的小苞叶(外苞片),长1~2mm,花有香气;花冠白色,脊状,长3~3.5(-4)mm,檐部钟状,5齿裂,瘦果长1.5~2.0mm,黑色,被毛,具5棱,被腺体,冠毛有32~38(-40)条刺毛组成,白色,长2~3.5(-4) mm。

生长习性 不同种群的薇甘菊其染色体类型不同,有的种群为二倍体,有的'为四倍体(这是薇甘菊生存力极强的原因之一)。薇甘菊从花蕾到盛花约5天,开花后5天完成受粉,再过5~7天种子成熟,然后种子散布开始新一轮传播,所以生活周期很短。开花数量很大,0.25m²面积内,计有头状花序达20535~50297个,合小花82140~201188朵,花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的38.4%~42.8%。薇甘菊瘦果细小,长椭圆形,亮黑色,具5“脊”,先端(底部)一圈冠毛25~35条,长2.5~3.0mm,种子细小,长1.2~2.2mm,宽0.2~0.5mm,千粒重0.0892g。此外,薇甘菊茎上的节点极易生根,进行无性繁殖。 薇甘菊幼苗初期生长缓慢,在1个月内苗高仅为11cm,单株叶面积0.33cm²。但随着苗龄的增长,其生长随之加快,其茎节极易出根,伸入土壤吸取营养,故其营养茎可进行旺盛的营养繁殖,而且较种子苗生长要快得多,薇甘菊一个节1天生长近20cm。 在内伶仃岛,薇甘菊的一个节在一年中所分枝出来的所有节的生长总长度为1007米。由于其蔓延速度极快,故有些学者称其为“一分钟一英里的杂草”。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薇甘菊种子在25~30℃萌发率83.3%,在15℃萌发率42.3%低于5℃、高于40℃条件下萌发极差。光照条件下有利于种子萌发,黑暗条件下很难萌发。种子在萌发前可能有一个10d左右的“后熟期”。种子成熟后自然储存10~60d,萌发率较高,贮存时间越长,萌发率越低。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太平洋诸岛屿、毛里求斯、澳大利亚、中南美洲各国、美国南部。中国广东、香港、澳门和广西。

传播途径 薇甘菊种子细小而轻,且基部有冠毛,易借风力、水流、动物、昆虫以及人类的活动而远距离传播,也可随带有种子、藤茎的载体、交通工具传播。 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1℃;平均风速>2m/s,有霜日数<5d,日最低气温≤5℃的日数在10d以内,寒潮较轻、寒露风较轻的地区。 因此,在北纬24°以南地区均可能生存,如海南、香港、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

薇甘菊(优选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