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教学设计(最新3篇)

时间:2013-02-03 02:26: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养花教学设计 篇一

在养花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个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课程呢?以下是一个养花教学设计的示例:

一、目标设定

1. 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室内植物和户外植物。

2. 讲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光照、温度、水分等基本需求。

3. 演示如何种植植物、浇水、施肥等养护技巧。

4. 安排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种植植物,并记录每日生长情况。

三、教学活动

1. 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 种植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验,每组负责不同植物的养护。

3. 制作花卉日记:学生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自己的观察和心得。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种植的花卉,分享种植心得和经验。

四、评价方法

1. 植物生长情况观察记录。

2. 花卉日记的书写和内容。

3. 学生在种植过程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的养花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希望学生们在这样有趣的课程中,能够爱上种花这项活动,并在日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对植物的热爱和关注。

养花教学设计 篇二

养花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植物的生长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下面是一个结合科学与艺术的养花教学设计:

一、目标设定

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需求。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植物的生长周期、光照、温度、水分等基本需求。

2. 讲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适宜种植环境。

3. 演示如何制作花盆、种植植物、设计花坛等创意活动。

4. 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花盆、种植植物,并设计花坛布局。

三、教学活动

1. 花盆DIY:学生用废旧材料制作花盆,注重环保意识。

2. 花坛设计:学生分组设计花坛布局,考虑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美学效果。

3. 花艺创作:学生利用种植的植物进行花艺创作,展现自己的审美和创造力。

4. 花卉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花盆、花坛和花艺作品,分享种植心得和创作灵感。

四、评价方法

1. 创意花盆和花坛设计评选。

2. 花艺作品的审美和创新度评价。

3. 学生在制作和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通过结合科学与艺术的养花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希望学生们在这样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课程中,能够享受到种花的乐趣,并在日后的生活中继续热爱和关注植物。

养花教学设计 篇三

课文说明: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4.熟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诵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过程:

  指名分节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思考: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这中心句是从哪几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

  明确:中心句是课文最后一节: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讲的是对花的关心,情感体验;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讲的是劳动成果;“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讲的是养花的意义。 练习背诵第七节。

  1.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方面内容各在课文中的哪一部分? 学生发言后明确: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第五、六自然段。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第一、二自然段。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第三、四自然段。学习五、六自然段。

  ⑴齐读课文

  画出句子来读一读。为什么把“忧”和“泪”也当作是养花的乐趣?发言后归纳:因为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乐趣。

  (送牛奶的同志夸花“好香”,和朋友们一起赏花,把花分给朋友们);养花也有忧伤,(菊秧被砸死了,全家几天没有笑容)。从养花中体味到“忧伤”的情感,这也是一种乐趣。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几层意思?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三层意思。夸花赏花赠花第五、六自然段之间,侧重在内容上的承接,“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这一句中“当然,也有----”与下面内容衔接起来。这样写,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⑷指名读课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ⅰ默读课文边读

边画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①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③我只养一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因为爱花,所以爱养花。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平凡的花也有乐趣。

  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ⅳ指导造句:不是……就是……读原句:北京的气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

  了解: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同时存在好几种情况,从中选择两种情况。 讨论,口头造句:学生互平互议。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思考:

  ①第三自然短与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如此循环……的是什么?

  ④“多么有意思呀!”“这多么有意思呀!”这两句分别是对什么来讲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讨论汇报,明确:

  1)第三自然段开头用“不过”一词承接上文,然后用“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一句进一步加以补充说明,这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句,使上下文紧密的连接起来。

  2.齐读课问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造句:要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

  了解: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假设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那种结果。学生讨论,口头造句评议。

  4.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1)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明确: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是分总关系。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在全文中起了总结、点名中心的作用。全文层次清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逻辑性强。过渡自然而巧妙,语言间洁、准确。开头讲“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接着从不同方面讲述养花的乐趣,最后概括起来总述,点名中心。全文条例十分清楚。

  (3)总结全文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讲述“我”养花的乐趣的?

  ①总起,养花的目的。当作一种乐趣。

  ②养什么花。好种易活的花。

  ③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④养花要付出辛苦。有益身心。

  ⑤养花使人喜悦。夸、赏、赠。

  ⑥养花使人伤心。几天没有笑容。

  ⑦养花的乐趣。总结。有……有……既……又……

  总结全文

  1.读中心句。

  作业:

  1.复习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四、五、六、七自然段。

  4.完成练习册

养花教学设计(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