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能力测试题(2)

时间:2014-02-04 01:45: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第一题:德国人

  我的思路:

  1. 先确定8和9;

  2. 再做14;

  3. 接着4和5,因为“绿白”必须放在一起,五个位,“蓝”占第二,之后三位可插二空,“绿”喝“咖啡”,据“中”喝“牛奶”,即可定位“绿白”;

  4. 再做1;

  5. 接着7;

  6. 再是11;

  7. 再接2和3,“瑞典人养狗”,根据国籍排除一、三位,根据动物排除二位,“瑞典人”在四或五位;根据“丹麦人喝茶”,可得“丹麦人”在二或五位;五位重复,则试探性把“瑞典人”放五位,“丹麦人

”放二位;

  8. 再做13;

  9. 再是12;

  10. 接着15;

  11. 再是6;

  12. 最后是10。

  最后得出:德国人养鱼。

  第二题:亨利说,这个案件可以从分析 、B、C三者的口供入 手。而从A的口供入手更好一些。

  A说:"我既然被捕了,我当然要造口供,所以我并不是一个十分老实的人。"分析这句话,就可以推定A的口供有真有假。因为,如果A的口供全是真的, 不会说自己编造口供;如果A的口供全是假的,那么他就不会说自己不十分老实。

  既然A的口供有真有假,那么B的口供或者是全真的, 或者是全假的。

  而B说:"A从来不说真话。"由此可见,B的这句话是假的,这就可判定B的话不可能是全真的,而是全假的。 既然B的话全假,那么C的话是全真的。而C说A是杀掉下院议员的罪犯,B不是盗窃作案者, 所以B是奸犯芭蕾舞演员的罪犯,而盗窃油画的罪犯只能是C本人了。

  我的思路:根据一真一假半真假,对比ABC的答案,从A看,A与B有吻合,A与C有吻合,B与C完全不相符;再根据A说“不十分老实”,可推断A为半真,B、C为全真或全假;根据B说“A从不说真话”可推出B为假,则C为全真。

  第三题:

  1. 一名牧师和一个野蛮人过河;

  2. 留下野蛮人,牧师返回;

  3. 两个野蛮人过河;

  4. 一个野蛮人返回;

  5. 两名牧师过河;

  6. 一名牧师和一个野蛮人返回;

  7. 两名牧师过河;

  8. 一个野蛮人返回;

  9. 两个野蛮人过河;

  10. 一个野蛮人返回;

  11. 两个野蛮人过河。

  这里关键的一步是第6步,许多人不能解决此题,就是没有想到这一步。

  我的思路:实质到第6步时也只是在重复开始前面的思路,先安排3人,再安排2人的情况。只要抓住“传教士大于等于野蛮人”这个要点分配即可。

  哈哈~~~大家猜对了么!!!!

  /

逻辑思维能力测试题(2)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