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结构式家庭治疗(精选3篇)

时间:2014-08-02 08:44: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我看结构式家庭治疗 篇一

结构式家庭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帮助家庭解决问题并改善家庭氛围。在我看来,结构式家庭治疗具有许多优势和价值。

首先,结构式家庭治疗能够全面了解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角色和互动方式。治疗师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这种全面性的分析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只看到问题的表面。

其次,结构式家庭治疗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它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个成员都是系统的一部分,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因此,要改变家庭中的问题,需要全面地分析整个系统,而不是只关注某个成员或某个问题。这种系统性的治疗方法更加综合和长远,能够有效地解决家庭中的矛盾和问题。

此外,结构式家庭治疗还注重行动和实践。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会引导家庭成员主动参与,尝试新的互动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际的练习和行动,家庭成员可以逐渐改变既有的互动模式,建立更健康和和谐的关系。这种实践性的治疗方法非常有效,能够帮助家庭成员真正地改变和成长。

综上所述,我认为结构式家庭治疗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全面分析、系统性思维和实践性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问题、改善关系,实现家庭成员的共同成长和发展。结构式家庭治疗不仅能够帮助家庭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能够为家庭的未来建立一个更加健康和和谐的基础。

我看结构式家庭治疗 篇二

结构式家庭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家庭成员之间建立更健康和和谐的关系。在我看来,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解决家庭内部的矛盾和问题,还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结构式家庭治疗可以应用于学校教育领域。在学校中,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家庭”关系,经常存在着矛盾和问题。通过引入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方法,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更好的沟通和互动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学校的氛围,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结构式家庭治疗还可以应用于企业组织中。在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绩效也至关重要。通过引入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团队氛围和工作环境。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此外,结构式家庭治疗还可以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在社会工作中,处理家庭问题和矛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引入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关系。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家庭纠纷和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我认为结构式家庭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不同领域中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引入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人际关系、解决问题、改善关系,实现个体和组织的共同发展。希望结构式家庭治疗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看结构式家庭治疗 篇三

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治疗对象不只是病人本人,而是通过在家庭成员内部促进谅解,增进情感交流和相互关心的作法,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中病态情感结构,以纠正其共有的心理病态,改善家庭功能,产生治疗性的影响,达到和睦相处,向正常发展的目的。有关家庭治疗的学派纷陈,理论和术语各异,治疗模式也有差别。例如,行为学派的家庭治疗家把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下来,进行行为矫正。精神动力学派的家庭治疗家以探讨家庭中潜在的心理冲突和投射机制,启发内省力,促进人格成熟,以和谐家庭关系。在此两端之间,还有功能派、结构派、策略派、鲍温派、经验派、交流派等。治疗模式各不相同。然而所有这些学派又都有共同之点,那就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并采取积极干预的策略,一方面力图打破原有的僵局;一方面重建健康的交流和行为模式。 家庭治疗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直至今天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家族治疗运动在50年代获得推动力与全国性的重视。这个年代的家庭治疗师的先驱,在60年代与其他原本个人取向但受人工头脑学想法的影响而对个人取向更加不满的治疗师结合,这些治疗师深深受这种新的行为功能失调概念与治疗方式所吸引。由于早期的家庭研究没有受到重视,这个年代的临床学家只是急于要将他们应用到临床实物上,在这些历程中,他们发展出许多介入整个家庭的新策略。家族治疗在当时的世界各地都有相应的发展,尤其是在欧洲。在70年代技巧的发展远远超过理论的发展,新的治疗技术不断地被发展出来,包括与家庭相关问题的行为取向治疗。这个理论以快速的速度成长,而且有许多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的努力一直在进行。80年代,婚姻与家庭治疗结合成单一的领域。来自不同训练背景的实物工作者成立跨训练的组织团体,使得“家庭治疗师”成为专业的表征。90年代家族治疗的主流已经远离坚持“学派”的分别,进而走向整合,学者们对系统理论的兴趣再度复苏。另外建构论的观点也使得人们注意到家庭治疗临床工作中的语言和意义。

以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开创了专业心理治疗的先河,它视个人为主角,不管环境如何,始终保持着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但随着心理治疗地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某个人的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家庭成员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我们可以治好病人,可病人一回到家中就会复发,而且医生拿病人家属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因为他们是“正常人”。他们真的正常吗?事实并非如此。

家庭治疗认为,整个家庭才是真正的“病人”,而“被认定病患”不过是家庭这个病人的一个“症状”而已。在治疗上,当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针对整个家庭关系问题进行治疗才行。

这种家庭治疗的观点,其产生呼应了本世纪初的“人是环境的一部分”的概念,探讨了个人受家庭影响,而家庭则受社会影响这一理念,到现在,就连医学模式也转变成新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岂不是与家庭治疗的观点不谋而和了!

以Minuchin大师为传始人的结构家庭治疗一直强调“人是社会环境中的人”,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究竟什么是结构式家庭治疗呢? 个体在社会团体中,会回应别人所给予的刺激,也

会引发别人对他的反应,个人的体验是否真实,决定于内外两部分。这些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

通过其对家庭求助问题的看法及家庭系统的观点深刻地反映出来。下面我们来看看结构家庭治疗的一些独到观点。

一、关于结构家庭治疗求助问题的观点 结构式家庭治疗往往从探究家庭对问题的认识开始,他们习惯于问家庭是怎么看自己的问题的。而家庭(包括被认定的症状病人自己)会认为来接受治疗是因为家中某一成员的症状,这个症状是“病人”个人的问题,这个“病人”被标定为“有问题”或“就是问题本身”。结构式家庭治疗师通常会挑战家庭对求助问题的一贯看法,他们认为,问题可能存在于个人内部,也可能在其人际关系的背景之中,或者在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之中。

结构式家庭治疗与传统的个体心理治疗相比较,结构式家庭治疗认为探索问题的方式必须改变。它不再视个人为问题的中心,也不再只收集与个人有关或来自个人所陈述的资料。结构式家庭治疗在界定家庭求助问题时,有三个基本原则 :

首先,个人的精神生活并非全都是内化过程,在持续不断、重复发生的互动过程中,个人的行为影响到他的人际背景,同时也受到他的人际背景的影响。生活在家庭中的个人是家庭这个社会系统的一员,他需要适应这个系统。他的行为受到系统某些特质的影响,而这些特质也包含他自己过去行为对其产生的影响。个人会对系统其他成员的压力有所反应,而他可能同时也是造成系统中其他成员压力的重要来源。所以,个人是一个独立的次系统,也是系统的一个部分,要把个人放人整个系统去思考。

其次,系统的改变会促使系统中成员的行为和内在精神过程也跟着改变。这种影响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相互的,是不断推进的过程。

最后,当治疗师在处理一个症状病人或一个家庭时,他的行为变成整个人际背景中的一部分。治疗师和家庭会合成一个新的、有治疗性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再进一步影响其成员的行为。

在结构式家庭治疗中,当家庭因为某个成员的症状行为来寻求治疗时,这个“病人”的症状实际上是家庭认定的结果,也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被认定的症状是正在维持或曾经用来维持系统的一个策略。不管带症状者是谁,当家庭认定了某一成员就是问题时,从某种意义来说,家庭会用它独特的运作方式增强个人的症状,个人也会选择牺牲自己来维持一个僵化的、已与环境失调的家庭结构。

二、关于结构式家庭治疗家庭系统的观点

结构式家庭治疗认为家庭是一群彼此在情绪上、行为上相联系的人,居住在一个共同的空间内,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发展出彼此熟识的、已经定型的互动模式以及许多与此相关的规定的聚合体。就像按照一定的节拍跳舞一样,在不断的舞蹈过程中,家庭成员按照这个既定的互动模式跳舞,引发和检查自己的行为并对其他人的行为产生期待,再根据检查的结果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这些互动模式形成一张用来互相补充需求的网,并产生出各种家庭的情境。所有家庭成员的认知、感受与行为都是与家庭情境互动的结果。

结构式家庭治疗师就是用这个家庭系统的框架来分析和治疗家庭的。他们视家庭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运作的结构功能系统,这个系统:① 结构是开放的、不断变化的、具有弹性的;② 发展朝向一定的可以重新建构的方向;③ 必须能随着社会环境和家庭生命周期的改变不断地做出调整,以满足家庭成员不断变化的需求。

结构式家庭治疗认为症状来源于家庭系统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功能

失调的权力层级和界限;二是对于改变适应不良。家庭治疗师的任务就是去看到、找到、然后评估家庭的互动模式,预测家庭接下来可能的行动,找出家庭运行的特质,如:① 家庭中有意义的联盟及分裂、情感的纠葛与疏离;② 家庭的权力结构;③ 代际界限清晰与模糊程度;④ 成员间的沟通模式等。

事实上,家庭系统是治疗师的一个抽象,但它为治疗师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帮助治疗师找到家庭生活的`共通主题,帮助他组织通过观察家庭所看到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治疗师分析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找到问题的来源,结构式家庭治疗干预家庭的方式就是:增加家庭系统的压力,甚至造成危机,再促使家庭结构开放,对抗外来的改变,进而重新达至平衡。他们认为家庭结构的改变必定在症状消失之前。这些改变包括:重建家庭结构,如改变不良的成员位置,打破不良的互动模式,加强父母次系统的权力层级;建立清楚有弹性的界限;找寻更多替代的应变方式等。

三、结构家庭治疗主要采用的方法——模仿、聚焦、演出

“模仿”是指用模仿家人的态度、风格、情绪表达的广度或沟通的内容来“加入”家庭的过程。治疗者可说出自己的经验或模仿某成员的行为,这常可以拉近与家庭的关系。治疗者要留意家庭所使用的语言,是听觉性、视觉性、嗅觉性,还是体觉性的;也要留意他们所使用的隐喻、他们的动作、“家规”,如“勤俭”、“书香世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家和万事兴”等。 聚焦是指在治疗中,治疗者像是照相师,他利用相机镜头呈现他所想呈现的景象,例如,他要呈现一个房子,他可选景,拍出门锁、门跟窗,再从另一个角度来呈现烟囱等等的一组照片。对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来传递多层次的信息,它不仅是在描述,更是在传达一个概念。治疗者在观察一个家庭时,会被复杂多样的信息淹没。他会忙于要看出界限、注意权力、看出问题所在、研究互动行为的功能等等。治疗者必须在某种意义架构之下选择及整合这些信息,而这整合必须在治疗者的基本模式(schema)之下,以促成改变。亦即治疗者必须将这些资料重新安置,使之与他们之间的互动有关,并与治疗相应作连结,也就是说要将他们的症状行为与系统做关联。要做到这些,治疗者必须先选择一个焦点,再发展出一个工作的主题。与此同时,他必须要筛选掉许多虽然相当有趣,但与目前治疗计划无关的资料。这样他才能专注于他目前的治疗工作,而不会被太多的资料所干扰和淹没。治疗者的基本模式包括结构的目标和欲达到目标的策略。例如,要向情绪相当纠结的家庭结构挑战,治疗者可聚焦于家庭模糊的界限。他要如何做到这个就取决于治疗中出现的内容和过程,而许多资料将会依治疗的主题而被摒除或转化变形而加以利用,来达到治疗目标。锁定主题来探索的治疗者象挖井一般,从一个小的范围深入。他所探得的资料是与改变的过程有关,而非仅是家庭史和描述而已,他专注于家庭经验的某个片断,将得到掌管家庭行为规则的有用资料。?当然,治疗者必须相当明了自己“以管窥天”以偏概全出现危险的可能性。一旦他自己选定了焦点,就可能忽略掉某些资料。他必须敏感于某些警告讯号,如果家庭告诉她:“我们无法跟得上你”时,他必须听进去,因为那是说:“你是在和你的理论一起闭门造车,而不是和我们在一起。”治疗者也要明白,聚焦有陷入被同化的危险。当他顺应家庭而搜集资料时,他可能被吸引取得到家庭觉得容易说出的资料。治疗者的工作是去使家庭改变而非让他们觉得舒服。采集者退散

“演出”是指治疗者将家庭的冲突带入治疗情境,使家人“示范”他们是如何处理的。治疗者据此可计划调整他们的互动和促使结构改变的方法。例如,一

位母亲抱怨两岁半的女儿爱发脾气和在祖父母面前、在巴士上或其他场合让她受窘。在早期的治疗阶段,女儿一直表现良好,在第三或第四次的治疗时,女儿要求要吃口香糖,治疗者看到这个机会:他要求母亲不要给她糖,因为午餐时间快到了。这个小孩开始哭、闹和脱衣服,当母亲快要投降时,治疗者鼓励母亲坚持下去,半小时后,小孩缓和下来了,尽管治疗者和妈妈都累惨了。母亲终于能在这“演出”中坚持己见来管制小孩。用结构取向的说法来说,代间的界限重建了,有效的替代性的交流形态被介绍了,阶层体系建立了,小孩的脾气减少了,因为她知道母亲有能力处理了。

结构家庭治疗以其年轻有力的脚步漫步在心理学这个大世界里,我相信它会很好的走下去,为心理学的发展添砖加瓦,创造出一番新天地。

我看结构式家庭治疗(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