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县【优质4篇】

时间:2014-02-06 05:25: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淳县 篇一

高淳县,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部,素有“南京后花园”之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一个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首先,高淳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县境内有金牛湖、旅顺湖、横山森林公园等多处风景名胜,让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尤其是金牛湖,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绿树成荫,是游泳、垂钓、划船的绝佳去处。

其次,高淳县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县城内有许多古迹遗址,如大明寺、高淳行宫等,让人感受到这里的文化底蕴。此外,高淳县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高淳剪纸、高淳绣球等,体现了当地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最后,高淳县的美食也是不能错过的。这里以鲜鱼为主打,有“金牛湖三白”之称,即白鱼、白虾、白蟹,口感鲜美,深受游客喜爱。此外,高淳县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高淳锅贴、高淳米酒等,让人垂涎欲滴。

总的来说,高淳县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美食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度假。相信在这里您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与美好。

高淳县 篇二

高淳县,一个宜居宜业的地方。这里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是一个适合生活和创业的理想之地。

首先,高淳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位于南京市东部,交通便利,距离南京市区仅有几十公里,是南京的重要后花园。这种区位优势为高淳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高淳县的产业多元发展。这里有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支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尤其是农业方面,高淳县以种植水稻、蔬菜、水果等为主,产量丰富,品质优良,受到市场青睐。

最后,高淳县注重生态环保。县政府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保护环境,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使得这里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居民生活得以改善。

总的来说,高淳县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地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定居和创业。相信在这里,您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成功和幸福。

高淳县 篇三

高淳县 篇四

高淳县历史上是原隶属于南京市管辖的一个县,现已撤县设区。高淳县隶属于南京市,地处南京南部,被誉为南京后花园,是世界慢城联盟授予的“国际慢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全国百强县,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圣地”,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西部为水网圩区,东部为丘陵山区,全境为固城湖、石臼湖和水阳江环抱,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已形成精品陶瓷、机械制造、新型材料、出口服装、生物制药、保健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3个高新技术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高淳县,设立高淳区。

目录 简介历史沿革行政区划自然地理收缩展开 简介 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秦淮区、白下区,设立新的秦淮区;撤销鼓楼区、下关区,设立新的鼓楼区;撤销溧水县,设立南京市溧水区;撤销高淳县,设立南京市高淳区。2013年3月28日南京市高淳区正式揭牌成立,从此建县制522年的高淳县成为历史。 高淳县是原属于南京市管辖的一个县,地处苏南板块,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先后创成国家生态区、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圣地”。2011年再次跨入全国百强县。2011年底,户籍总人口431057人。 在明孝宗朱佑樘的弘治四年(1491年)高淳建县,现今高淳县人民政府驻淳溪镇镇兴路228号。 高淳地处江苏南部长江以南、为南京市郊,东邻苏、锡、常,西接安徽的宣城、马鞍山;总面积802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人口43万。境内地势西低东高,西部为水网平原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区。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157mm,年平均气温15.9℃,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宜人,生态优越,风光秀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环保优秀县。高淳农业资源丰富,特色物产丰饶。全区有固城湖、石臼湖两大天然淡水湖和长江支流水阳江。是清朝乾隆皇帝钦赐的“江南圣地”,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先后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区、商品油基地区、省淡水鱼类重点生产基地。56万亩耕地盛产优质粮油,26万亩优质水面,年产螃蟹、甲鱼、青虾、银鱼、珍珠等名特优水产品3.5万吨,以及各种水生蔬菜万余吨。10万亩山地竹林郁郁葱葱,林、桑、茶、果等土特产久负盛名。 高淳工业经济迅速崛起,竞争优势明显。已形成精品陶瓷、机械制造、新型材料、出口服装、生物制药、保健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3个高新技术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份额高达48%;建筑、水运、水产三大特色经济闻名全国,支撑起农村经济的“半璧江山”。薛城古人类遗址、春秋古固城遗址、古老的人工运河——胥河,明清古街、玉泉古寺等大批名胜古迹保存完好;孔子周游、吴楚争霸、陈毅东征等大批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跳五猖、大马灯、打水浒等民间艺术流光溢彩。先后开发建设成高淳老街、游子山、迎湖桃源等三大景区,使高淳成为南京及周边城市市民观光、休闲、度假的优选之地。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王余祭在离今高淳县城东面十五公里的地方筑“子罗城”。因城高坚固取名“固城” ,即今固城镇 。并以此为基础设立“濑渚邑”。因为古中江又名“濑水”,固城就建在中江北岸的沙滩上,所以取名“濑渚”。三年后楚灵王下固城。楚平王为太子时据守固城,后人又把固城叫做“楚王城”。 周景王五年(公元前540年),吴迁其邑于陵平山下,名陵平。十六年(公元前529年),楚国又攻打吴国,并夺取、占领陵平,更名平陵。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攻下固城。进城后,伍子胥下令烧毁城内所有殿宇楼阁。史书记载:“吴伐楚烧固城,大火逾月未熄。”固城成了一片焦土。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固城被越军占领,划到了越国的会稽郡。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国打败越国,固城再属于楚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改濑渚邑为溧阳县,因地处濑水的.北岸,“濑”与“溧”古音相通,古人又习惯以水之北为“阳”,这是高淳置县开始。县境范围含今高淳县、溧阳市全境及溧水县南境,县治今在固城镇。秦初到东汉四百多年间,固城是今高淳县、溧阳市、溧水县南境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国吴时,废溧阳县建制,作为屯田之用,在原县境东部置永

平县(今溧阳市境内),治今溧阳市城南古县村附近,是今溧阳市内设县之始。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除永世县地外,又恢复设立溧阳县,属丹阳郡。 隋时,废永世县并入溧阳县;不久溧阳县并(古)丹阳县(县治在今江宁小丹阳镇)东部区域,改称溧水县,最初县治改在今高淳开化,后迁至今溧水县永阳;此时的溧水县辖区除了包括秦置溧阳县整个区域外,还包括(古)丹阳县东部地区。至此高淳使用长达810年的溧阳县之名终结。 唐朝(620年)分溧水县东部地区异地置溧阳县,即今溧阳市的前身,县治初在今溧阳市旧县村。 明朝弘治年间从溧水县分出置高淳县至今,县治为淳溪镇,属应天府。县因高淳古镇而得名。高淳镇即今淳溪镇。 清,改明应天府为江宁府,高淳属之。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期间,高淳县属天京省江宁郡。 清同治三年(1864),陷天京,高淳复属江宁府。 民国元年(1912),废府,高淳县隶江苏省。 1914年,于省、县两级间设道,高淳属江苏省金陵道。 1927年,废道,县隶于江苏省。 1934年,江苏省实行行政区督察制,高淳县属溧阳行政督察区。 1935年9月,改属第十行政督察区(驻江宁)。 1937年12月7日,侵华日军陷高淳县城,建立伪政权;民国高淳县政府撤至第五区青桂塘,受江南行署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9年5月2日,属于苏南行政公署镇江地区专员公署领导。 1953年1月,撤销苏南行政区,成立江苏省,高淳县属江苏省镇江专区;1958年改为常州专区,高淳属之。 1959年,又改为镇江专区,高淳县属镇江专区。 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高淳县由镇江专区划归南京市管辖。 2013年2月21日,撤销高淳县,设立南京市高淳区,以原高淳县的行政区域为高淳区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高淳区位于江苏省西南端,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溧阳、溧水毗邻,西南面与安徽省的当涂、宣州和郎溪三(区)接壤。全区总面积802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个镇、134个行政村,总人口42.17万。 2011年底高淳县总共管辖8个镇:淳溪镇、阳江镇、砖墙镇、古柏镇、漆桥镇、东坝镇、固城镇、桠溪镇。 桠溪镇 总面积149.22平方公里,总人口59749人。下辖1个居委会:桠溪居委会;22个村委会:新墙村、胥河村、镇东村、韩桥村、花义村、镇南村、桠溪村、安乐村、观圩村、兴旺村、新塘村、顾陇村、瑶宕村、穆家庄村、兰溪村、桥李村、跃进村、尚义村、荆山村、永庆村、赵村、观溪村。 淳溪镇 总面积82.6平方公里,总人口 111307 人。下辖8个居委会:淳西社区、大桥社区、河滨社区、栗园社区、淳安社区、南漪社区、北漪社区、凤岭社区。 21个村委会:西舍村、渔业村、王村、甘村、八字角村、花奔村、宝塔村、戴村、渭凤村、邢丰村、临城村、薛城村、长乐村、杨家村、姜家村、南塘村、双进村、甫头村、河城村、驼头村、荣复村。 阳江镇 总面积125.03平方公里,总人口 69973 人。下辖 26 个村委会:东湖村、横溪村、南溪村、狮树村、关王村、西莲村、新正村、永联村、丹湖村、潦田村、一字村、龙潭村、小花村、费家嘴村、襟湖村、太平村、官城村、保城村、永丰村、沧溪村、胜利村、北固村、大月村、临湖村、高墩村、屏埂村。 砖墙镇 总面积64.73平方公里,总人口 34514 人。下辖14个村委会:仙圩村、三和村、永成村、大涵村、茅城村、北埂陈村、木樨村、凤卞村、陡门村、桥湾村、夹沟村、港口村、水碧桥村、四园村。 古柏镇 总面积52.62平方公里,总人口35730人。下辖15个村委会:段曲头村、永宋村、戴家城村、韩村、凤纬村、三保村、武家嘴村、袁村、唐翔村、双红村、卫棠村、江张村、古柏村、丁坛村、联合村。 固城镇 总面积83.47平方公里,总人口40694人。下辖17个村委会:蒋山村、花联村、桥头村、曙光村、固城村、双岗村、双全村、游山村、庙岗村、禅林村、振兴村、漕塘村、九龙村、花庙村、义保村、前进村、三陇村。 漆桥镇 总面积52.46平方公里,总人口25564人。下辖7个村委会:漆桥村、双联村、中心村、双游村、茅山村、和平村、荆溪村。 东坝镇 总面积110.07平方公里,总人口44175人。下辖1个居委会:东坝居委会;12个村委会:东坝村、沛桥村、东风村、新中村、红松村、付家坛村、青山村、和睦涧村、游子山、下坝村、河南村、青枫村。

自然地理 高淳区地形东高西低,分为圩区、半山半圩、山区三大类。水田土壤主要为青泥土、白泥土、黄泥土、马肝土、泥骨土,旱地土壤沙土、黄土、夜潮土等。高淳区东部低山丘陵为茅山山脉的余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延伸,山势平缓,是太湖水系与水阳江、青弋江水系的分水岭—西部圩区是固城、石臼、丹阳等湖的湖积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沟渠纵横交错。东部低山丘陵区河流东入太湖,河网密度较稀;西部圩区河流西通长江,河网密度较大。高淳区东部为茅山、天目山余脉结合部,是蜿蜒起伏的丘陵山区,西部为碧波荡漾的固城湖、石臼湖所环抱,是河网稠密的圩区,总面积约802平方公里。 天目山:雄踞黄山与东海之间。龙飞凤舞俯控吴越,狮蹲象立威镇东南。东西两峰遥相对峙。东峰大仙顶海拔1480米,西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两峰之巅各天成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因而得名。 茅山:地处江苏省西南部的句容市境内,是江苏省境内主要山脉之一。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景区面积约为71.2平方公里。 石臼湖:是溧水区、高淳区和安徽省当涂县两区一县间的界湖,又名北湖,是由古丹阳湖分化而成的。湖水主要来自皖南的青弋江和水阳江水系,由当涂的姑溪河和清水河流入长江,现湖泊面积20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67米。石臼湖与秦淮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明代以前,溧水区城西南的胭脂岗是秦淮河与石臼湖的分水岭,岗北的水属秦淮河水系,岗南的水属石臼湖水系。 固城湖:位于高淳区南部,又名小南湖,湖区分属高淳县和安徽省宣城市,但以高淳区为主,在历史上与石臼湖同为古丹阳湖的一部分。现湖泊面积35.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6米,湖水主要来自安徽的水阳江与青弋江水系,并可通过胥溪河和溧阳、宜兴间的漕河接通太湖水系。石臼湖东岸的固城镇是胥溪河的起点,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于吴国、楚国、越国的军事要邑。固城湖旅游资源以自然湖泊风景取胜,具有较强的审美与生态价值,已达到国家三级旅游资源的景观质量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可成为高淳县较有影响的亲水旅游胜地。 高淳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157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9℃。高淳不属于地震带,历史上没有造成灾害性的地震记录。经查证,地块周边地区也没有因为雷电、洪水、干旱等造成自然灾害的记录,故无较大的天灾潜在危险。

高淳县【优质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