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桥(精简5篇)

时间:2016-01-08 02:34: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金龙桥 篇一

金龙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横跨于永定河上的古老石桥,也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金龙桥建于明代,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北京市著名的古桥之一。金龙桥的得名源于桥两端的石狮,一只是金色,一只是银色,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因此得名金龙桥。

金龙桥全长约70米,宽约5米,桥面由青石铺就,整体结构稳固,保存完好。桥身上还刻有一些古老的石刻,描绘了一些古代人物和动物的形象,体现了当时的艺术风格和社会生活。在桥的两侧,还有一些石阶和石栏杆,显得格外古朴典雅。

金龙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要道,更是一座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古老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的建筑技艺,是北京市独有的历史遗迹之一。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来金龙桥参观游览,感受古老的氛围和历史的沧桑。

金龙桥 篇二

金龙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连接北宫森林公园和圆明园的古桥,也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金龙桥建于明代,是一座石拱桥,全长约70米,宽约5米,桥面由青石铺就,整体结构稳固,保存完好。

金龙桥得名源于桥两端的石狮,一只是金色,一只是银色,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传说在古代,金龙桥的桥墩上还有一尊铜铸的金龙,但后来不知去向。金龙桥的建筑风格典雅,石刻精美,是北京市独有的历史遗迹之一。

金龙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要道,更是一座景观胜地。桥边绿树成荫,江水潺潺流淌,游人如织。每到春夏之际,桥下的草地上百花齐放,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览。金龙桥不仅是一道历史的风景线,更是一座承载了文化底蕴的古老建筑,值得人们去探寻和传承。

金龙桥 篇三

金龙桥又名梓里江桥、梓里桥,号称“金沙江上第一桥”,位于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和古城区之间金沙江上,东连永胜,西接鹤丽,东距永胜城150余里,西距丽江城约80多里。建于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正月,由提督蒋宗汉捐资建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长江上现存最古老的桥梁,曾有“万里长江只一桥”的称喻。2006年被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地理位置桥体设计历史渊源历史意义收缩展开 地理位置 金桥东岸为梓里坡,山势较缓。此桥自建成起讫20世纪50年代末丽华公路树底桥建成通车之前。

桥体设计 梓里金龙桥桥面单孔净跨92.3米,引桥(含桥亭)丽江岸长24.2米,永胜岸长15.1米,全长为131.6米;桥宽为3.5米(木板面)。其主体结构是由18根手工锻制的大铁链悬系两岸,其中16根为承重底链,上横铺木板,再直铺行步木板、横行钉木档成为桥面。其余2根铁链为两侧护栏,高出底链80厘米,以扁钢条作等距支撑。铁链两端,分别拉设于东西桥亭的地面,再延伸压入引桥石板下,缠绕锚固于引桥地下地龙石室内的石硫上。悻里金龙桥建成后,丽江东路驿道畅通,促进了马帮运输的发展,丽江与江东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日渐频繁。1985年,金龙桥被列为丽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渊源 光绪二年(1876年),清贵州提督蒋宗汉(1839年-1903年,字炳堂,鹤庆人,彝族)私人捐资10万修建该桥,历时5年,于清光绪6年(1880年)建成。

历史意义 桥的主体结构是由16根大铁链悬系在两岸,其中14根为承重底链,上铺横竖两层木板,另2根铁链为两侧护栏,每根铁链由约500个铁环扣联而成,桥总长116米,净跨90米,桥面宽3米。 用16股铁索固定于两岸岩壁上。距今己有120多年的历史,是丽江市重要的.古迹之一。据《新编丽江风物志》介绍,金龙桥是我国桥面最宽、铁索最多的铁链桥。同时,金龙桥也是金沙江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铁链桥,处于“茶马古道”的要塞,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金龙桥地处梓里村委会。梓里村原为永胜子土司管辖,叫子里。后又划归丽江木土司,又更名梓里。地名同是一个音,但用了一个木傍的梓字,意为木土司管辖。 金龙桥东连永胜,西接丽江鹤庆,是过去四川内陆通往丽江、西藏乃至印度、尼泊尔的交通要塞,在丽江茶马古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在茶马古道活跃时期,每天从桥上走过的骡马都在四五百匹以上,多时达千匹,丽江古城的生活用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这座古桥上运送。雍正《云南志》乃称:"金沙渡有三,上渡在(永北府)城西北一百五十里的梓里"。乾隆、光绪《丽江府志》以旧地名称金龙桥为"古井里渡",并注"冬春用双木槽,夏秋用溜筒"渡江。从这些历史资料的记载说明,梓里为丽江永胜鹤庆三县的三角地带,滇、川、藏的交通咽喉,重要地理位置不言自明。

北京市凤凰岭古桥

金龙桥 篇四

淮阳单孔

石桥

金龙桥 篇五

金龙桥(精简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