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设计【经典3篇】

时间:2018-03-06 04:44: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规矩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学生能够分辨好的规矩和不好的规矩。

3. 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良好规矩意识。

教学内容:

1. 规矩的定义和种类。

2. 规矩的作用和意义。

3. 好的规矩和不好的规矩举例讨论。

教学流程:

1. 导入: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规矩,引出规矩的概念。

2. 授课:介绍规矩的定义和种类,讲解规矩的作用和意义。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呈现好的规矩和不好的规矩案例,进行讨论并总结规矩的重要性。

4. 总结:对规矩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良好规矩意识。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引出规矩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呈现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规矩意识。

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讨论质量。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规矩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短文,评估学生对规矩的理解和反思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规矩的重要性和作用,形成自己的良好规矩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遵守规矩,提升自身素质和修养。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到规矩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分析规矩背后的道德和文化意义。

3.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遵守规矩,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

1. 规矩的定义和分类。

2. 规矩的道德和文化意义。

3. 规矩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作用。

教学流程:

1. 导入:通过讨论学校和社会中的规矩,引出规矩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授课:介绍规矩的定义和分类,讲解规矩背后的道德和文化意义。

3. 情境模拟:设计不同情境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如何遵守规矩,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总结:对规矩的道德和文化意义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遵守规矩。

教学方法:

1.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讨论和情境模拟,激发学生参与和思考。

2. 实践教学法:通过情境模拟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规矩。

教学评估:

1. 案例分析表现:观察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

2. 规矩守则:要求学生制定自己的规矩守则,评估学生对规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认识到规矩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分析规矩背后的道德和文化意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遵守规矩,提升自身品德修养。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设计 篇三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设计

  教师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10个,会认的字9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3.重点理解课题,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文中有关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引导质疑。

  1. 教师板书课题,夸张双引号,学生观察与以往课题有什么不同?

  2. 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学生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

  2.检测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3.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的疑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说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还从哪儿体会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切入文中抓彭总的动作、语言、神态理解体会彭总的品质,并穿插着交流资料。

  根据学生所谈的体会及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部分。

  1. 整体感受。男女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师目标:

  1.进一步感情朗读全文,体会人物品质。

  2.学习语文天地D4中的第二题。

  3.学会写文中10个生字。

  导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直接导入。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规矩不能有”一课,你们还想读吗?

  二、引导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回忆内容。

  2.指导再读彭总的`话:“……这个规矩不能有!”你们知道这个规矩指什么规矩?彭总为什么说“这个规矩不能有”?可讨论指名回答。

  3.引导学生再读彭总的话,结合语文天地,注意问号和叹号的用法,体会说话人的心情。

  4.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可分组分角色演演。

  2.指名演的好的上台演。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字形,引导会区别:搞—稿辩—辨—辫奉—春,会用形声的方法记字。特别注意鬼9画。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设计【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