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经典3篇】

时间:2015-01-03 01:41: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一

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中,下册的内容通常包括数字的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拓展、时间的学习、图形的认识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首先,我们将安排课程内容按照模块进行,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巩固和学习。在数字的学习中,我们会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分数和小数,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意义和大小关系。在加减法的教学中,我们会注重让学生掌握进位和退位的方法,以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游戏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和积极。

最后,我们将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给予帮助。通过不断地检查和反馈,我们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掌握数学下册的知识,并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中,我们将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为他们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应该是有条不紊的,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确保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首先,我们将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例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最后,我们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教学计划,我们相信学生们在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中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将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为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

  一、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62人,男生37人,女生25人。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96.6?、平均分:87.67分。

  本学期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学生智力好,具备良好的习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学生学习知识较扎实,能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能力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四个知识领域:

  (1)数与代数:有关乘除法的估算和口算,稍复杂的乘除法笔算、混合运算;小数的初步认识及大小比较、加减计算;年月日的认识和24时计时法。

  (2)空间与图形: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面积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3)统计与概率:平均数的意义及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4)实践与综合应用:数据收集的一般方法和统计知识。

  这部分教学内容联系了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体会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实践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加对其他领域的了解。同时还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并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合作探究中体现开放、民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习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四则混合计算。并能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结合具体情境,会认、读、写小数、比较小数大小,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3、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探索并掌握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估计给定的长、正方形的面积。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有关知识,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24时计时法。

  5、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关注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应用价值。

  6、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数据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解决问题。

  7、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意识,在体验数学价值的同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8、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措施:

  1、用好、用活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营造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各不相同,分析问题的角度各有特点,解决问题的途径多种多样,因此课堂上会经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教师灵活机智的处理。

  3、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体验这种经历。

  4、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应该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然后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5、重视解题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而言,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更多的是使学生获取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6、加强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首先要通过操作、探索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其次日常学习中要加强相应的口算和估算练习;再次注重认真仔细、及时检验等良好习惯的培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7、把评价和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包括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8、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9、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五、教学重点:

  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2.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年、月、日

  六、课时安排:

  1、采访果蔬会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12课时

  2、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2课时

  3、美丽的街景

  两位数乘两位数---------------------15课时

  4、我家买新房子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实践活动------10课时

  点击双休日---------------------------------1课时

  5、走进天文馆

  年、月、日----------------------------6课时

  6、家居中的学问

  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7、小教练

  统计-----------------------------------4课时

  8、回顾整理

  总复习------------------------------------5课时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