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苹果》教学设计【精彩3篇】

时间:2019-04-05 09:29: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摘苹果》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摘苹果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1. 学生通过观看老师演示,学习摘苹果的正确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在果园中实际体验摘苹果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

1. 介绍摘苹果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对果园的环境和苹果的生长过程有所了解。

2. 老师示范正确的摘苹果动作,让学生观看并模仿。

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4. 带领学生走进果园,实际体验摘苹果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5. 结束课程,让学生分享摘苹果的感受和体会,引导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2.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受。

3. 考察学生对摘苹果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情况。

通过这堂《摘苹果》教学设计的课程,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摘苹果的技巧,更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美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苹果》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苹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2. 学生能够掌握摘苹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学生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1. 介绍苹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让学生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

2. 示范正确的摘苹果动作,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摘苹果技巧。

3. 带领学生走进果园,实际体验摘苹果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

1. 介绍苹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引导学生对苹果有更深入的认识。

2. 示范正确的摘苹果动作,让学生观看并模仿。

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带领学生走进果园,实际体验摘苹果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5. 结束课程,让学生分享摘苹果的感受和体会,引导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2.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受。

3. 考察学生对摘苹果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情况。

通过这堂《摘苹果》教学设计的课程,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摘苹果的技巧,更能够了解苹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实际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苹果》教学设计 篇三

《摘苹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摘苹果的场景,引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看懂主题图中的问题“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让学生先估一估,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再算一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对于能直接计算出得数的学生,利用计算器来理解运算方法;对于困难的学生,借助这一工具帮助学生探索计算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所以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很容易就能掌握对位方法,但在如何计算时有一定难度,所以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探索新知,解决问题。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让不同的人数学上获得不同的收获。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让学生在拨一拨、算一算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设疑,诱导学习

  师:孩子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到处硕果累累,香味四飘。有两个小朋友正忙着收苹果呢!(出示“摘苹果”情境图)看:他们正在说什么呢?

  生:淘气摘了17个苹果,笑笑摘了38个苹果。

  师:观察图片你还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您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淘气比笑笑少摘几个?

  生: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

  生:旁边的箱子能装得下他们摘的苹果吗?

  师:你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能自己解决吗?

  生:可以。

  生: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我计算不出来。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解疑,探索新知

  活动一:估一估

  在笑笑身边准备了一个箱子可以装60个苹果,如果把淘气和笑笑俩人摘的苹果装在这个箱子里,这个箱子能够装得下吗?现在我们不需要计算,只需要估算,同桌之间互相的讨论一下。估一估这个箱子能装的下吗?

  学生汇报时,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估算方法:

  生1: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生2:把38看作40,17看作20,40+20=60,装得下。

  活动二:算一算

  到底能不能装的'下就需要我们算一算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怎么样来列式呢?

  1、尝试解题。

  学生列出的“17+38=?”教师适时板书。然后让学生利用小棒或者计数器来尝试计算出结果,独立完成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10+30=407+8=15 40+15=55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先拨出17,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5,十位上的1加上3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5,和起来就是55。

  方法三:17+30=47,47+8=55。

  方法四:20+38=58,58-3=55。

  方法五:20+40=60,60-5=55。

  方法六:竖式计算

  3、比较这些方法,你认为哪个方法最好,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总结出竖式计算更方便更直观。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请学生汇报总结出两位数进位加法列竖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编成一首儿歌: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三、悟出,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的算一算,说一说。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汇报时,请4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2、串项链。(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估一估,说方法。

  3课本的练一练的第3题。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书写的方法。

  4、森林医生。(第72页练一练的第4题。)

  同桌一组讨论有什么错误;请学生按顺序说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四、知识拓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第5题:我们去春游

  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把各班人数做成卡片,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

  五、回顾,自我省视

  师:同学们,对于这节课对自己的表现还还满意吗?

  学生活动(谈看法)

  六、作业:体验,快乐学习

  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摘苹果》教学设计【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