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最新6篇)

时间:2014-07-07 08:24: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一

为了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我们精心设计了下册的数学教学计划。在这个学期,我们将主要围绕加法和减法进行教学,并通过各种趣味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我们将通过教学游戏引导学生学习加法。通过让学生参与有趣的加法游戏,例如数学接力赛、数字拼图等,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在游戏中,学生将学会如何用手指、计数棒等工具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并逐渐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接着,我们将引导学生学习减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将学会简单的减法运算,以及如何通过画图、数数等方法解决减法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我们还将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例如,通过数学故事讲解,让学生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数学应用等,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通过数学游戏,如数学趣味竞赛、数学填字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

最后,我们将通过综合练习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同时,我们也将鼓励学生多做数学习题、练习数学技能,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自信心。

通过这个数学教学计划,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掌握基本的加减法技能,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在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首先,我们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例如,在购物、游戏等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技能。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其次,我们将通过数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通过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挑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和求知欲。

同时,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经验,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将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想法,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这个数学教学计划,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一年级学生全面发展数学能力和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数学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他们的乐趣和挑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3)班现有学生56名,其中插班生3人;一(4)班现有学生55名,其中插班生3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少数学生由于基本素质低,接手能力差,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仍远远未达到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我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注,让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并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思维的乐趣、在成功体验中获得的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清净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七、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做好培优辅差的工作。

  八、教学进度安排表

  (一)生活中数……………………………………5课时

  (二)观察与测量…………………………………4课时

  (三)加与减(一)………………………………10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1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8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1课时

  (五)、加与减(二)…………………………………15课时

  小小运动会…………………………………1课时

  (六)购物…………………………………5课时

  (七)加与减(三)…………………………………6课时

  今天我当家…………………………………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2课时

  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四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钟表,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厘米、米的认识,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一班44人,二班42人。经过了一学期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常规有所了解,他们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学能力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他们天真、好动,好奇、好问、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让每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进步。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并会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

  3、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5、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6、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8、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9、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10、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五、教学措施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上。

  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就同一问题情景,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在自主练习时要为学生提供难易、数量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5、教师应创造性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虽然本教材已构建成以教科书为核心,以教师教学用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和教辅读物为辅助的立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教师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以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6、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实施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

  1、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逛公园 (共计8课时)

  第二单元 下雨了 (共计3课时)

  第三单元 丰收了 智慧广场(共计7课时 )

  第四单元 农夫与牧童 趣味拼摆(共计3课时)

  第五单元 绿色行动 (共计10课时)

  第六单元 小小存钱罐 (共计3课时)

  第七单元 大海边 智慧广场(共计15课时)

  第八单元 阿福的新衣 我们身上的“小尺子”(共计5课时)

  第九单元 我换牙了 (共计3课时)

  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 (共计8课时)

  2、教学进度

  第1周3.5——3.620以内的退位减法P2-5

  第2周3.9——3.1320以内的退位减法P6-13

  第3周3.16——3.2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钟表P14-22

  第4周3.23——3.27100以内数的认识P23-31

  第5周3.30——4.3100以内数的认识智慧广场单元检测P32-36

  第6周4.7——4.10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P37-43

  第7周4.13——4.17100以内加减法一P44-51

  第8周4.20——4.24100以内加减法一、单元检测P52-56

  第9周4.27——4.30人民币的认识 P57-62

  第10周5.4——5.8期中检测、100以内加减法二P63-67

  第11周5.11——5.15100以内加减法二P68-75

  第12周5.18——5.22100以内加减法二P76-83

  第13周5.25——5.29100以内加减法二、智慧广场、单元检测P84-92

  第14周6.1——6.5厘米、米的认识P93-101

  第15周6.8——6.12统计、单元检测P102-105

  第16周6.15——6.19 总复习P106-113

  第17周6.23——6.26 总复习P114-115

  第18周6.29——7.3期末质量检测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五

  一、 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活泼好动 ,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爱好。通过入学测试全部达到了入学要求。

  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 ,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学习 ,也不会学习;有些同学学习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学生入学后的起始学习内容,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刚入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并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数与代数领域。包括联系实际情境认识10以内的数,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习的重要基础。另外,还安排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二是把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与计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无疑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点教学内容。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今后认识物体、图形,学会观察,学好数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打好基础。

  统计与概率领域。一方面,通过“分一分”初步学习把物体按某种标准分类;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以便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全册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美丽的田园》。旨在结合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六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27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一年级下期数学教学计划。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下期数学教学计划》。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