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优秀4篇)

时间:2017-08-08 04:25: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篇一

在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中,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卡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的练习。教师将一些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完成加减法运算,然后找到对应的答案卡片,通过比对答案来检验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问题,让学生进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的应用。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幅有关购物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物品和价格进行加减法运算,计算出购物总金额。通过实际情境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些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学生在合作中也可以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希望通过教师的努力和指导,学生在混合运算同级运算这个主题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篇二

在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中,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内容之一。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课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境的方式引入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的内容。教师可以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扮演各种角色,通过角色的对话和行动,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的练习。通过情景化的设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的练习。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数学迷宫游戏,让学生在迷宫中寻找正确的计算路径,通过解决迷宫中的数学问题来找到出口。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案,并在全班范围内展示各组的解决思路和答案。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和知识传递,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希望通过教师的努力和指导,学生在混合运算同级运算这个主题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篇三

  一、复习导入:

  1.你能计算并说一说出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12+5-7= 25-4+9=

  18-8+3= 45+5-10=

  教师:为什么这些算式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呢?(学生:因为这组算式没有括号,而且只有加减法。)

  2.揭示课题:

  教师:在一个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和除法或者有其它运算我们又如何计算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今天,我们来研究只有同级的混合运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释题:

  教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学生:什么是同级运算?教师:在数学上规定加法和减法为同级运算,是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为同级运算,是二级运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只有加减法运算的运算顺序。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如果遇到新的知识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就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还是从我们学过的知识入手。

  (1)出示例1①(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道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指名读题。

  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3)列式、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要想求阅览里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学生:要先求中午走了24人后,还剩多少人?)列式为53-24=29 29+38=67,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53-24+38=67,在这个综合算式里,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学生: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从刚才这个实际问题和以往我们的计算经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我们要怎样计算呢?

  学生汇报: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为什么要强调没有括号呢?(因为有括号就会改变运算顺序。)只有加、减法是什么意思?出示:53-(24+38),这样的算式只有加、减法,能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吗?

  学生齐读总结出的规律。

  因为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所以这个规律还可以说成是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同级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学习脱式的写法

  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我们可以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在这个综合算式里,先算53-24=29,我们可以在算式的左前方写上等号,在等号的后面写出53减24的.结果29。在29的后面把没有参加运算的加号和38照抄下来,和上一个等号对齐在下面再写一个等号,再算出29+38的结果67。像这样的写出每次运算结果的计算方法叫脱式计算。(注意等号的写法:要用尺画,大约5毫米长;上下两个等号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2.学习只有乘除法运算的运算顺序。

  同学们,刚才我们总结出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的计算规律。除了加、减法,还有哪两种运算也是同级运算呢?根据我们总结的规律,类推一下,如果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

  (1)出示例1②

  同桌交流:(老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学生汇报(多指几名同学说)

  (3)计算例1②

  掌握了运算规律,你们能试着算一算吗?

  (5)展评

  (6)读计算法则。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总结出了只有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规律,让我们一起把总结的规律读一读吧!

  三、巩固练习

  1.哪些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在( )里画“√”。

  32-30+16( ) 12÷(2×3)( ) 21÷3×8( )

  45+10-25( ) 42-(6+7)( ) 6×6÷4( )

  2.小法官,判一判。

  3.用脱式算一算。

  23+6-11 2×8÷4 72÷8÷3

  4.计算

  32+14-8 25-12+45 35-6-12

  3×6÷2 4×6÷8 48÷8×9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比较脱式与直等式的优缺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同级的运算顺序,学会用脱式解答同级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同级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脱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学生完成后,教师订正

  教学意图: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为运用迁移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同学们在做些什么?

  2,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3,怎样列式计算?

  自己想一想,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反馈交流,总结运算顺序

  分步计算:53-24=29 29+38=67

  综合算式:53-24+38=67

  总结:只有加减运算时,从左往右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29+38

  =77

  总结:等号对齐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顺序

  48-8+17 15÷3×5

  = =

  = =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23+6-11 2×8÷4 72÷8÷3

  = = =

  = = =

  (二)改错

  ①15-6+4②2×6÷3

  =15-10 =2×2

  =5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①小题是错的,应先算15-6.

  第②小题是错的,应先算2×6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布置

  练习十一1,2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优秀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