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优秀3篇】

时间:2014-05-01 05:15: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一

《荷塘月色》是我国文学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通过描绘夏夜的荷塘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在高一语文教学中,通过教授这篇文章,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首先,教学目标应该明确。通过学习《荷塘月色》,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朗读、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文章,体会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思考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再次,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情境模拟、写作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学评价要全面客观。在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小测验、写作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和感悟程度,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荷塘月色》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二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夏夜荷塘为背景的散文,作者朱自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一种恬静、淡泊、优美的生活境界。在高一语文教学中,通过教授这篇文章,可以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之美,领悟生活的深层次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首先,教学内容要突出文学鉴赏。通过对《荷塘月色》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

其次,教学方法要多样灵活。教师可以采用朗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再次,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通过学习《荷塘月色》,学生能够感受自然之美,领悟生活的深层次意义,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教学评价要科学全面。在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评价、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和感悟程度,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荷塘月色》的过程中,感悟自然之美,领悟生活的深层次意义,培养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三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悟本文写景形神兼备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同学们,荷与月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见的两种意象,朱自清把这两种意象结合起来,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独特的风景,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赏析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与月色之景。(板书: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

  二、美读(4分钟)

  问题:文章的题目是《荷塘月色》,那么全文集中描写荷塘与月色的是哪两段?

  明确:第四第五段

  请两位同学来配乐朗诵第四段第五段。

  三、赏景(8分钟)

  1、问题:荷塘和月色的描写,整体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宁静的、优美的、朦胧的、柔美的

  2、问题:这两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色。

  3、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把你的赏析跟大家分享一下。

  明确:在点评学生的赏析中,指出景物的特点,用了哪些手法等。赏析不到位的,及时点拨。举例如下:

  (1)荷叶 写荷叶用了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一种轻盈的、旋转的动态的美感。

  (2)荷花 在写荷花是用了拟人和博喻。用袅娜、羞涩来形容荷花,让我们联想到它像是美丽的女子那样轻盈和娇羞的神态。就像我们学过的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在写荷花时用了比喻,把荷叶比作明珠突出其明亮、比作是星星,突出其多,比作出浴的美人,表现其纯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3)荷香 在写荷香时用了通感,抓住了歌声特点,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特点。这也正是了香味的特点,只有在特别宁静的时候才能闻得到。

  (4)流水 在写流水时用的是拟人手法。“脉脉”一词,好像饱含深情,实际上是写池水对荷塘的滋养与养护之情。

  (5)月光 月光本无形,但是把它比作流水,就有了流动的特点,泻下来,把月光从高处照满荷塘的景色写得很传神。

  (6)月光 借助叶子和花来写月光。叶子和花在月光下像是梦,突出了月光的朦胧和柔和。

  四、得法(10分钟)

  (一)以“荷叶”赏析为例,通过三个赏析的示例分析和升格后的优秀示例的分析,总结赏析景物的要领。

  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示例一:

  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叶子比喻成舞女的裙。

  示例二:

  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 “亭亭”的一词表现出了荷叶的`风姿秀丽,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

  示例三:

  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的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既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致、典雅、圣洁、飘逸、灵动、俏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动摇,使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联想到舞女的裙。

  优秀示例: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的自然舒展比喻成舞女的旋转的裙,突出了荷叶的飘逸、灵动的特点,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所以作者才会看到叶子舒展的样子,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舞女的裙。作者欣赏这样的美景,表现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明确:示例一:有手法,没有指出景物的具体特点。示例二:有手法,抓住凝练的词语“亭亭”写,缺乏荷叶与裙的相似特点的分析。示例三:有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分析了凝练的语言,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缺乏条理,有的地方用词不准确。

  (二)赏景要领

  明确:

  1、抓特点

  2、找手法

  3、炼语言

  4、加想象

  5、融感情

  ......

  我们在赏景的时候,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看作者用什么手法,怎样运用准确而凝练的语言来突出这种特点。还要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沟通各种感觉,使客观景物变得亲切可感。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品味作者蕴含在景物中微妙的情感。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是赏景的要领,其实也是写景的要领。用这样的要领来指导我们写景,会使你描写的景物更加生动和传神,更加有表现力。

  五、析情(10分钟)

  以上是我们对景物的赏析和总结。本文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那么景物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呢?(板书:情)有人认为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中体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你认同吗?结合文本和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淡淡的喜悦 无尽的忧愁

  (板书:喜悦 忧愁)

  学生可能找到的文本的依据,言之成理即可。

  (1)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月光是淡淡的

  (3)月光不能朗照

  (4)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5)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6)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7)惦着江南

  (8)写江南采莲的用意

  (9)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

  可见,超脱是暂时的,不宁静是长久的,喜悦是淡淡的,忧愁是深远的。这正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正直的进步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内心想暂得解脱,但最终没法解脱的写照。我们学过《雨巷》,这也是大革命失败后进步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的表现。同学们可想象一下,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是戴望舒,背着手在池塘边踱着步子,颇不宁静的是朱自清。

  六、结语:(3分钟)

  朱自清把他的喜悦和忧愁寄托在荷塘美景中。他的《荷塘月色》像一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清幽、情致清雅。它又像一幅画,浓淡相宜,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你看,荷花和明月,是这样的景物,其实,大到河流江海,山川日月,小到芥豆之微、青萍之末,我们都可以发现它们异乎寻常的美,所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感受美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要锻炼我们传达美的能力。

  七、致用

  同学们,在过往的岁月里,一定有一片风景走进了你的内心,在你的内心生根发芽,或让你心旷神怡、或让你哀婉叹息,它可能是一片海滩、一泓清泉、可能是无边花海、金色麦田,也可能是你母校的夕阳朝露、一草一木......请你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的手法,写出你心中的那片风景,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做到学以致用。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八、板书: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宁静 优美 朦胧 柔美

  情: 喜悦 忧愁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