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时间:2011-01-08 04:28: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教学设计 篇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到各种一次性的生活用品,如纸杯、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这些用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负担。为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我们可以设计一堂以此为主题的环保教学课程。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一次性生活用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引导学生反思这些用品对环境的影响。然后,我们可以介绍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替代品,如可重复使用的水杯、购物袋和餐具等。通过比较一次性和可重复使用的生活用品的优缺点,帮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回收和再利用活动。学生可以主动收集家里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如废纸杯、废塑料袋等,然后进行分类处理。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废品回收的相关知识,如废品分类、废品回收的流程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乐趣。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创意再利用活动。学生可以利用废纸杯制作手工艺品,利用废塑料袋制作环保袋等,展示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再生价值。通过这些创意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够深刻理解环保的意义。

通过这样一堂以一次性生活用品为主题的环保教学课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能力,让他们成为未来的环保使者。

《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教学设计 篇二

在当今社会,一次性生活用品的使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教学活动。

首先,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性生活用品的使用调查。学生可以自愿参与,调查家庭每天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种类和数量,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普遍使用情况,还可以引发他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

接着,我们可以邀请环保专家或志愿者来学校进行环保讲座。专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次性生活用品对环境的影响,讲解环保的相关知识,如垃圾分类、废品回收等。通过专家的讲解,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减量行动。学生可以自愿签署减少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承诺书,如自备水杯、购物袋等,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吸管等。学校可以设立环保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减量行动,形成环保的良好氛围。

通过这样一系列有趣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能力,让他们成为关注环保、热爱环境的未来之星。

《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教学设计 篇三

《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由于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它在生活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一次性生活用品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凸现。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一次性生活用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有利于环保的生活习惯。

  教材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让学生知道一次性生活用品被广泛的使用。教材出示了8件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并要学生“说一说,自己使用过哪些一次性用品,那些是经常使用的。”联系生活实际,我们不难发现一次性用品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部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制作材料。塑料袋之所以造成污染是因为制造它的材料——塑料,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方便筷之所以对环保造成压力是因为我们需要砍伐森林以获取制造它的材料——木头。通过填写表格,将制造一次性用品的材料和不同用途的一次性用品对应起来。会让学生更好理解一次性生活用品为什么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为下面的探究活动作好铺垫。

  第三部分:塑料制造的一次生活用品的处理方式。在一次性生活用品中塑料制品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同时塑料制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也最为突出。“白色污染”指的就是塑料制品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因此,教材选取塑料制品作为典型个案供学生研究。“塑料制作的一次性用品经使用后都到哪里去了?”结合这个问题,教材提供了4幅图片和一段文字(教材63页)。这些图片既有其独立性,又相互关联。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某一幅图片进行深入的讨论,如:注释为“塑料垃圾污染了环境”的图片,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散落的塑料垃圾会造成怎样的污染?”,“猜测一下这些塑料袋为什么会大量的散落在图中的这片地区?”,“这样的现象常见吗?”。也可以从一幅图联系到其他的图片进行讨论。还是以注释为“塑料垃圾污染了环境”的图片为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些散落的塑料袋我们可以怎样处理?”由此引起学生对“拾荒”、集中送往垃圾场填埋或塑料厂制造再生塑料等塑料垃圾处理方式的`讨论。

  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要介绍“当前塑料垃圾回收使用率低,大量的塑料垃圾污染着环境。”的事实状况。

  第四部分:实验比较纸质、木质和塑料的降解期长短。承接上一个教学环节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身边散落的垃圾中除了塑料制品之外还有哪些材料的垃圾?为什么和其他材料的垃圾混在一起的塑料垃圾背上了白色污染的骂名?”由此问题引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教材将实验方法和实验记录表格设计得简洁明了,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实验的过程进行简单的设计。

  第一课时的教学建议到这一环节结束,以下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五部分:塑料制品不当处理的危害。在汇报了实验现象之后,讨论:塑料制品与木制品、纸制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帮助学生建立对“降解”概念的感性认识。学习64页的资料,充分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原因。再组织学生说一说:“塑料制品处理不当有哪些危害?”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补充材料更充分的说明塑料制品污染环境的原因。

  第六部分:塑料制品的正确处理方式。垃圾分类分装是当前世界上最普遍的垃圾回收方式,我国2004年就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将逐步把垃圾类别和各类垃圾桶的颜色标准化。教材提供的图片中教师要从颜色、符号介绍分类垃圾桶的意义和作用。垃圾焚烧发电是一项环保新举措,其中燃烧后的废气、废水处理技术含量非常高。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自己或者安排学生搜集一些资料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正确处理塑料垃圾的办法?

  第七部分:木质方便筷对环境的影响。教材从木制方便筷会消耗大量森林资源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这类不存在降解问题的一次性用品,是否就可以随意大量使用?“保护生态资源”、“不浪费”是讨论的核心。教师要抓住这2个核心内容,让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从污染后的垃圾处理扩展到保护资源,减少浪费等减少垃圾产生、优化环境的更高层面。

  学情分析

  现代生活中充斥着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等。一次性用品,表面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却让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他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垃圾灾难。让我们摆脱“一次性用品”的诱惑,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寿命更长。

  现在,环保理念虽已日渐深入人心,可生活中环保行为的落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就是最明显的表现。许多人明知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却依旧对它难舍难弃,这些发人深省的事实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知道塑料制品因为“极难降解”和“燃烧时释放毒烟”等原因会造成环境污染。

  3.知道正确使用和处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方法,意识到人类正确使用物质的重要性。

  4.意识到物质的使用对人类的生活即存在有利的一面,又存在有害的一面。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一次性生活用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学会正确使用和处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方法。

  评价任务

  1.认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材料及使用后的去向。

  2.做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一次性用品讲解速度,认识其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3.知道正确使用和处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方法。

  教学准备

  1.纸杯、方便筷、保鲜袋、餐巾纸、易拉罐、商场或超市的塑料袋等。

  2.反映一次性用品用过之后去处的图片:废品回收站、垃圾堆、铁路附近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放在同学们桌上的这些物品都认识吗?它们有什么用途?

  2.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板书课题: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也就是说它们原本的功能只能被使用一次。

  二、讨论

  1.你们还知道哪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

  2.这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分别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小组讨论,并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写在62页的表格中。

  3.小组汇报。

  4.将学生汇报的情况记录在以下表格中。

  材料一次性生活用品名称

  木材方便筷、牙签、纸杯……

  5.讨论。

  (1)这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是你经常使用的?用过之后,你一般怎么处理它们?

  (2)被丢弃的一次性生活用品最后到哪里去了?

  (3)这些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品除了丢弃之外,还可以怎么处理?

  三、塑料制品的处理方式

  1.刚才同学们谈到了用塑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处理。正好书上63页也提到了这类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处理。一起来看看,书上说的和你们说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

  2.看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3.当前塑料制品的回收率很低,大多数塑料制品被随意丢弃和填埋在地下。虽然塑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大多数是无毒的,但是由于塑料制品的一些特殊性质。它们还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4.布置实验任务。分组实验:将一个塑料袋.一根牙签和一张餐巾纸埋在同一个花盆中,定期给花盆中的泥土浇水,保持盆内泥土的湿润。每隔1周挖开泥土观察并记录(64页表格)一次它们的变化,持续观察1个月。

  5.各小组制定考察计划。明确分工,实验方法、实验地点等。

  第二课时

  一、交流

  1.各小组在实验之后有什么发现?

  2.介绍:塑料制品在自然条件下大约需要200~400年才可以像木制牙签和餐巾纸一样被分解掉。当它们被埋在地下,会妨碍植物的生长;当它们飘散在四周,会丑化环境,如果被动物误食会使动物死亡;当它们被随意焚烧,会释放有毒气体污染空气。由于废旧塑料制品多数是白色的,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白色污染”。

  二、正确使用塑料制品

  1.我们的生活中可以不用塑料制品吗?

  2.在塑料制品的使用上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怎样正确处理被使用过的塑料制品?

  三、正确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

  1.我们需要付出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改变目前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那么,像方便筷、牙签这样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的一次性木制品,是不是就可以随意使用呢?(1m木材可生产13000双方便筷,目前我国一年消耗约260亿双木筷,大约需要200万m木材)无节制的使用这些一次性的木制生活用品会造成什么后果?

  2.讨论: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我们该不该用?应该怎么用?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环节紧凑。这堂课首先让学生“分析一次性用品的种类、用途”,到“辨析一次性用品的优缺点”,再到“合理使用一次性用品”,一步一步,环环相扣,教学环节联系紧密。通过观看视频、讨论交流、现场体验、联系生活、实际操作、质疑引路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一次性用品,合理使用一次性用品,增强环保意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教学设计(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