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3-06-04 02:32: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学《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检查参考者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填空题

  1.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寻求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等方式,同相关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2. 公共关系的职能是指围绕着“塑造形象,优化环境”的总目标展开的传播、沟通活动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和效能。

  3. 现代公共关系是在60年代进入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并于80年代初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传入中国大陆的。

  4.组织、公众、传播在公共关系运作过程中均处于主导地位。

  5.媒介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

  6. 公共关系部的作用是确立企业的战略地位 增强企业职工的群体意识,提高企业职工的士气 提高员工素质。

  7. 良好的良好的员工关系是公共关系的起点,组织内部的公关工作首先要增强内聚力。

  8. 根据组织公关活动的内外对象将公众划分为内部公众 外部公众。

  9. 组织需要将社区作为自身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将社区公众视作“准自家人”。

  10.公关调查是开展公关活动时不可忽视的首要环节。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

  1. 公共关系与广告、新闻、外交等活动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2. 公关人员应无条件地服从客户或雇主的要求。

  3. 当组织行为不当造成不良影响时,正确的做法是认真检查过错,弥补公众损失,重新树立形象。

  4. 公共关系广告就是商业广告。

  5. 组织形象一旦建立起来就可以一劳永逸。

  6. 社会组织开展联谊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联络感情,增进友谊。

  7. 公共关系等同于具体的经济效益。

  8. 公共关系的实效在于取信于公众。

  9. 组织形象是靠组织员工行为规范的一致性来实现的。

  10. 商业组织与服务业组织的共同特点是销售商品和服务。

  1. 对2. 错3. 对4. 错5. 错6. 错7. 错 8. 对9. 对10. 对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

  1. 从传播主体的角度看,公共关系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受控制的( )。

  A、秩序 B、状态 C、过程 D、结果

  2. 引导公众舆论向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属于公共关系的( )。

  A、协调沟通功能 B、传播推广功能 C、收集信息功能 D、提供服务功能

  3.“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和沟通”是公共关系学的( )。

  A、主要内容 B、方法论 C、研究对象 D、根本目的

  4. 人生观的核心是( ) 。

  A、价值观 B、文化水平 C、知觉意识 D、理性

  5. 企业内部公共关系实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

  A、内部沟通,增强企业凝聚力 B、拓展企业外交影响力

  C、宣传 D、政府部门政务公开

  6. 最具高度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认可和支持是( ) 。

  A.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B.企业的认可和支持

  C.大众传媒的认可和支持 D.社会知名人士的认可和支持

  7. 在19世纪30年代,《纽约时报》率先发起了“便士报运动”,这一时期是( )。

  A、“凡宣传皆好事”时期B、“投公众所好”时期

  C、“说真话”时期D、“双向对称”时期

  8. 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A、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B、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C、做好广告宣传 D、促进产品销售

  9. 好酒也怕巷子深,这说明了企业注重()。

  A、真诚的原则B、全局的原则C、传播的原则 D、服务的原则

  10. 全聚德烤鸭店几乎无人不知,这是指企业的`()。

  A、知名度高 B、美誉度高C、职工素质好 D、烤鸭质量好

  1B. 2A .3C. 4A .5B. 6D .7B. 8AD. 9C. 10A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一、拿来主义时期(80年代初—1986年)

  现代公共关系起初是作为舶来品引进的,没有形成自己的公共关系思想和操作规范,且模仿和搬抄国外的理论和操作规则占主流,所以,被称为拿来主义时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关部挂牌公关从业人员出现。2. 国际著名公关公司抢先登陆中国市场。

  二、自主发展时期(1986年--1993年)

  近五年的公关引进,作为舶来品的公关已开始落户中国大地,到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公关事业已蔚然成风、遍地开花。众多迹象表明,公关作为拿来的事业经过本土的消化吸收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热闹的氛围。这样的潮起潮涌有效地促进了公关事业的职业化,公关研究的学科化。1.行业协会辈出,职业网络出现。2.公关出版物丰硕,学术成果推广快。3.公关培训活跃,教育层次多样化。4.公共关系科学研究和实践运作空前繁荣。5.国内外公关市场开始交流,国际公关职业市场正在开辟。

  三、进入成熟发展时期(1993年至今)

  1.公关职能部门渗透到各行各业。

  2.职业公关公司开始成熟发展。

  3.外资公关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4.公关教育立体化任重道远。

  2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划分,公众可分几类?应如何对待各类公众?

  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可将其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对于公共关系工作人员来说,顺意公众是组织的基本依靠对象,逆意公众是组织急需转化对象,独立公众是组织值得争取的对象。

  3在设计组织形象时,应如何确立组织目标?

  组织形象是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组织形象具有以下功能:规范与导向功能;凝聚与整合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第一,在确立目标时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制定一份目标清单,类似于决策科学中的“头脑风暴法”。第二,在收集到一大堆没有先后顺序的具体目标之后,下一步,决策者应该做的是将基本目标和手段目标有效地区分开来。第三,明确了基本目标和手段目标之后,就可以着手构建目标体系框架。所谓目标体系框架实际上是由“手段——结果”的逻辑分析推导出来的目标网络。

大学《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